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乌孙山下已是花开成海 > 第十二章 2018年十二(第1页)

第十二章 2018年十二(第1页)

求收藏、求推荐。

自己买的新大三通、两通都被张忠明悄悄用完了,这个两通是一个旧材料,上面的钢卡螺丝有点滑丝了,再加上宁西河水压力大,冲掉了已滑丝的螺丝。

傅韬连声感谢前来帮忙的老马,又给库尔班江安排检查滴灌毛管,然后匆匆赶回屋里,他怕妻子有个三长两短。

回到屋里看着妻子在昏睡,看来是刚才的药性起作用了,从这天起,伊郁喆原本还平稳的状况变得时好时坏。

也从这天起,心虚的傅方和张忠明再也没有在傅韬和伊郁喆面前胡搅蛮缠。

即使有气火,也是趁着傅韬俩人到地里忙碌不在院里时,张忠明对着土坯屋嘟嘟囔囔低声咒骂。

傅韬以为,日子以后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下去了。

他没有想到,眦睚必报的张忠明在用他猥琐的举止偷偷摸摸干着损人利己的事,当然是损傅韬,利他张忠明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傅韬终于体会到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

拉着妻子站在冬麦前,金黄的麦田里,成熟的麦穗颗粒饱满,粒粒都涨得鼓鼓的,快要爆破开来。

收割机走过,麦田一排排倒了下去,7月初正是收割冬麦的时机,傅韬在收冬麦。

收完冬麦,康拜英师傅右手竖起大拇指,对着傅韬赞誉着:“老哥,按照我2o年的经验,给您估个产量,每亩地少说62o公斤,一般差不到哪里去。”

傅韬高兴得合不拢嘴了,跟他估计差不多,冬麦长的饱满,宁西县一个冬麦经纪人,前几天已把2万元定金早早就打给傅韬了。

他让傅韬把麦子先卸到院落后面的大晾场上,明天边请人用清粮机清去上面的麦薏子,边装车,把冬麦用大吨位货车拉完。

乡里有粮站,可是到了卖粮高峰季节,粮站一般先收购当地农民的粮食。

若还有多余的收购指标,他们才收购种植大户的粮食。

再说了,就是收购大户的粮食,也要排队、化验、检测,环节太多。

傅韬他们一般为了图省事,把粮食卖给私人,过个称就行了,而且当场结现金,利索省事。

收割完麦子,天色已晚,夕阳西下,傅韬望着敞篷下和晒场上连成一片的金黄麦粒堆积如山,转了一圈看着收获回来的粮食,不时咧着嘴微笑。

今年冬麦面积和去年一样多,去年收割完后也堆在晒场上,清完粮后才卖拉走的。

堆积的粮食两年对比一下,今年产量那是相当不错,至少比去年每亩地多出1oo来公斤,按照每公斤2。3元价格计算,同比每亩地多收入23o元,1oo多亩地要多收入近3万元。

今年树上干杏遭受两次自然灾害,产量不会太多,前几天深圳朱老板打电话,急着让他把新鲜杏子空运过去,可是哪里有产量呀。

从朱老板话音听得出来,自家的树上干杏已经被当地顾客接受了,他们只认自家的树上干杏,这是好现象,打拼多年,总算是拨开浓雾见天日了。

蜜脆、红盖露苹果也能来个大丰收,倘若抓好玉米浇水的环节,应该不会错的。

不过,自家玉米产量,这么多年来从没有过75o公斤,对今年玉米产量究竟产出多少,还没底数。

不管咋样,抓好每个环节就行了,头水浇完了,玉米长势喜人,在这周围的农田地里,现在看着自家玉米长得最壮,不知后面情况咋样。

傅韬在麦堆前转悠着,想着庄稼地里的事,没有注意到,院落里,张忠明躲在皮卡车后面正偷偷望着晒场里的麦子。

张忠明按捺不住好奇心,想看看冬麦的产量,但又不好意思过来看,就躲在皮卡车后,微微弓腰看着晒场上满眼的金色麦粒。

傅韬仰着头看看天,应该没啥问题。

但是小心起见,根据多年经验,他让老陈等人下班前,把遮盖麦子的四块大帆布帐篷分别放在麦堆的东西南北四个部位,以防不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