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乌孙山下已是花开成海 > 第十七章 2018年十七(第1页)

第十七章 2018年十七(第1页)

求收藏、求推荐。

在立秋后的这18天里,张忠明夫妻俩每天深夜起床,在黑魆魆的夜里两次前去他的2oo亩地更换125开关,跟以往相比,俩人的胆量也增大了,晚上也不怕被地上的杂草绊倒了,也没有晚上看不清楚的现象了,这在给他打工的多少年来从未出现过。

看来,他俩越老胆子越大、眼神越好、手脚越麻利了,与一般人真是不一样呀。

见张忠明俩口子给他们自己2oo亩地浇水时,再也没有出现一次24小时甚至高达48小时,再也没有出现任凭水在玉米地肆意流淌的现象。

见他们俩再也没有出现给自己打工时,天气太热要中暑了,白天只干六个来小时的现象。

看着他俩凌晨七点就去2oo亩地浇水,抽空回屋吃个早饭又匆匆忙忙在地里忙碌,即使炎热的大中午,再也不睡午觉,俩人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在地头检查滴灌带、毛管,晚上忙到很晚才回来。

他俩十几年前给自己打工时,浇水旺季,傅韬何时回到院落里,都能见到他们在院落喝茶、吃瓜、含饴弄孙的场面;但干起他们的2oo亩地时,浇水期间,几乎在院落里看不见他俩的身影。

傅韬变得沉默了,更加沉默了,原来,他俩干活也有拼命三郎的时刻,原来他俩给自己干起活来就不出现中暑的现象了,原来他俩的2oo亩地再也不出现玉米涝的地方出现青苔,旱的地方成片黄的现象了……

傅韬自嘲自己,应该是天下最大的傻逼了,算了,就这样啊,没有必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假如傅方俩口子是费坑中的臭石头,那他傅韬也绝不做那根搅屎棍。

心宽豁达的他依然给“没钱”的傅方垫付着水电费,依然给他们担保赊账,赊着化肥。

在傅韬心里,只要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至于傅方俩人,就随他们去吧,毕竟不是一路人。

他单纯的以为,就这样相安无事了,可是,他没想到,算计别人的人已经养成了习惯,他会想尽法子在不知不觉中去算计你一下。

让你防不胜防,无处可防,猝不可防,意想不到。

苹果成熟了,收获的季节到了,傅韬带着农工开始忙碌采摘早熟苹果---红盖露。

每天清晨9点种,布拉克村2o多位农工骑着摩托车、电动车、开着夏利轿车来果园打工。

由于果园早熟、中熟苹果成熟的季节不同,傅韬担心采摘工混淆了,于是他带着2o个男男女女在果树行子间摘苹果。

男工人爬上他制作的梯子采摘树梢上的果子,女工人站在树下采摘低处苹果,大家把果子先轻放在塑料桶里,摆在树下。

农工老陈、库尔班江与赛夫三人开着554拖拉机给采摘工放空桶,然后把盛满苹果的桶装载后面的拖斗上。

由于老陈这里人手少,有时忙不过来,伊郁喆就在拖拉机上帮着把空桶分别摆放在果树下,给采摘工备用。

老陈他们四人把拖拉机上的苹果,再轻轻倒在地头防护林下的林荫处,地上铺了层篷布,一天下来,大家都忙得够呛,但看着满眼的苹果,大家都很开心。

毕竟熟知傅韬经历的人都知道,他辛苦十几年也该到了收获时分了。

宁西市苹果经纪人每天凌晨八点开着卡车来果园挑选苹果,他带来的挑选工把苹果装在纸箱里,地头货价1。8元--2。3元不等,但到了宁西市场经过经纪人转手出售后,宁西市民吃的苹果至少达到5元。

这位姓苟的水果经纪人,以为干农村是件简单的事情,在跟傅韬接触的这段时间里,他的观念开始有了变化。

在大多数人传统的观念里,都有这样一种认识,便是你读不了书,那你只能去种田,好像种田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所以许多人以为农业很简单,普遍认为天底下农人是最简单的活。

其实这些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如今的农业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假如没有多年的积累及实践,把握相关的专业技能,那你只能渐交膏火了。

傅韬从一名经纪人转身为农业创业者,他在农村这块广袤的田地打拼了十余年,深深体会到农业创业的苦涩和艰难,生活很苦,日子不易。

当下,创业成功的项目,背后的原因总是类似的,而创业失利的项目,却各有各的死法。

但农业创业,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一是死于情怀,满怀着对土地的挚爱投身于土地创业中,盲目跟风,但这只能风行一时,最后光仅靠情怀二字是无法获取成功的。

做农业不能不讲情怀,但是光讲情怀是没用的,这几年诸如傅韬之类的许多人,在农业这一范畴的起起伏伏,几百万投资打了水漂的数不胜数。

二是失败于技能,如今已是凭借农业技术提高产量、增加利润的时代,傅韬从十几年积累的经验越感到,前些年每年赔钱不仅是遇人不淑的原因,而且与技术有关,这是笔太昂贵的经验。

宁西市有这样一位家境优越的男孩,厌恶城市的喧嚣,推崇农村的田园生活,于是辞掉宁西市的白领工作,来琼塔木乡承包了2oo亩地,计划种植树上干杏。

但由于他与雇佣的工人误把除草剂当成农药,致使5o亩的树上干杏悉数干枯,一年时间赔了3o多万元,扔下5o亩地,又返城打工,继续干起了白领。

从这位年轻白领的失利中看到,不懂技能出产和技能管理等,失利在所难免。

三是败于方针,我们每天翻开电视、翻开报纸、浏览手机,可谓到处都是支撑农业、扶持农业的方针信息,总感觉只要做农业,简直是每一个环节都有补助的。

冬麦有农力耕种补贴,玉米有种子补贴,水利有补助,大棚有补助,种苗有补助,农机有补助,各项琳琅满目的补助让人目不暇接。

还不时听说一些朋友做农业光靠方针就赚了许多,其实当你真正干起农业才会现农业补助犹如含羞草,像云又像雾,让人迷惑不解。

国家的大多数农业补助是针对当地农民的,种植大户无法享受,即使有针对大户的补贴,傅韬他们这些创业者都不知去哪儿找补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