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淘姜 > 考前(第1页)

考前(第1页)

这年九月,贾敏病逝。

她对这个结果有所预料,只是没想到身体衰败得比她预想的更快。

临死前她拉着林如海,殷殷叮嘱:“我这一去,玉儿就交给夫君了,孝期过后,夫君看或是贾家或是林家哪处好,拜托他们教养玉儿几年罢。”

林如海泪流满面,他们夫妻感情要好,如何禁得住生离死别。

贾敏不舍的看着林如海和黛玉,缓缓闭眼。

黛玉哭得不能自已,险些背过气去,林如海强忍悲痛安抚女儿准备丧事,颇有些精力不济。幸好林隽得到消息后匆忙赶到扬州,协助他料理琐事。

林隽将英莲也带过来陪黛玉,以免她过度伤心。

丧事过后,林如海面容憔悴,仿佛老了十岁,林隽看得心酸,忍不住劝道:“叔伯也要保养身体才是,您要是病了,黛玉妹妹要担心的。”

林如海打起精神:“贤侄说得是,此番多有贤侄相助,我们父女感激不尽。”

林隽皱眉:“一家人,叔伯何必这样客气。听说妹妹外祖家遣人来接,您是怎么打算的?”

他见过贾家前来奔丧的人,贾母的意思要将黛玉接到京中抚养。林隽私心觉得黛玉还小,母亲一去就被送到陌生的贾家,心中肯定不安。即使要去贾家,再过几年也不晚。

林隽看了眼林如海,巡盐御史官职虽小,但这个职位至仁宗以后由文初的临时差遣逐

渐制度化。获得对盐场事务的查勘权,其实际地位逐渐提高,隐隐凌驾于都盐运使司之上①,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皇帝自己人不能任职。

且他又是升了兰台寺大夫后被放出来兼领巡盐御史,是皇帝得用的人无疑。

贾家得用的人少,姻亲中除了王子腾就属林如海前途光明,没了贾敏,黛玉便是连接贾林两家的重要纽带。

所以贾母格外坚决,一定要接走黛玉。林如海看在贾家抚养黛玉的情分上,也不会不管贾家的。

“依我看,妹妹是不愿离开您的,她那么小,京中人生地不熟,您舍得让她一个人去?”

林如海叹道:“现在还早,过了孝期再说罢。”

林隽出主意:“过两年我也成家了,您可以偶尔送妹妹到我家住嘛,正好有英莲作伴。”

林如海知道他心意诚恳,难得笑了笑:“侄儿有心了,那我就等着喝你的喜酒了。”

看来他此刻并不打算送黛玉进京,只是不知道发生何事让他改变注意。

很快林隽就知道了原因。

十月,当今病重,在病榻上传位于皇三子文烁,居东内,以太上皇自居。

原来太上皇是这一年退位的。

不久后林隽收到林如海的信,要送黛玉进京。

信中隐晦提及“两淮盐政兹事体大,余恐不能长久”。

林隽恍然,怪不得要将黛玉送走呢,现在正是新旧交接的重要时刻,想必官场各处亦是人心浮动。林如海

作为上一任的重要员工,恐怕担心新帝为安插自己的心腹而将其清算。

这也与书中贾雨村起复对上了。先是新帝登基,急需培养自己的人手,是以才有起复旧员的命令。如此贾政才能运作一番,将贾雨村报上复职候选名单。

书中林如海至死都在任上,应该不会受到波及。

林隽接到信的时候,黛玉已经乘坐贾母遣来的船只,向京中去了。

他在信中安慰林如海不会有事,随后收到消息的孔李二人也赶到林家,三人聚在工作间,讨论老皇帝退位的事。

“我已决定参加明年的乡试,二位兄台如何?”林隽问道。

他与孔翎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有跃跃欲试的野心。明年正是乡试年,又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届科考,但凡考上,得到重用的机会更大。天赐良机,一定得抓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