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淘姜 > 前因(第1页)

前因(第1页)

林隽:?

他服了李学士,总是阴恻恻的看人,莫非是缺乏阳气的缘故?

“李大人找下官有事?”

李学士咬牙:“上皇宣你进宫。”他这些时日但凡宫里有召必让顾宜前去,没想到今日上皇指名点了林隽,他不得不捏着鼻子来找林隽。

林隽哦了声,见他脸色难看,假惺惺的说:“李学士身体不好?天气炎热,注意防暑啊。”

“不劳林修撰费心。”李学士忍下心中不快,常言道花无百日红,日子还长着呢。他淡淡道:“你去罢,谨言慎行,莫要丢我们翰林院的脸。”

林隽笑眯眯的拱了拱手,施施然出门。

来请人的依然是上次那位小太监,他殷勤的在前面带路,将林隽领到东宫。

太上皇正在配殿看书。

见到林隽,他放下书,起身往外走去:“陪朕出去走走。”

林隽落后一步跟在他身边,后面缀着一群宫人。

走到祇树林,这里古树盎然,安置着石桌石椅,是个躲荫的好地方。

太上皇坐下,让林隽也坐,随口道:“听烁儿说你曾经在外游学?外面可有什么新鲜事?说来朕听听。”

讲故事啊,这个林隽最在行了。只是面对老皇帝还要稍微注意甄选一下内容,拣新奇有趣的为上。

所幸他看得多,便坐到老皇帝对面,想了想道:“臣曾去过滇南一处,在当地的哈瓦人聚居地住过一段时日。他们

的风俗异于中原,譬如咱们中原若二人争论分不出输赢时,或请族老劝解、或告官府裁决,哈瓦人却不一样,您猜他们是如何化解纠纷的?”

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周围的宫女太监也纷纷蹙眉思考。

哈瓦人?太上皇倒还未听说过,文朝地广人多,各地总有许多少数民族聚族抱团而居,对外交流稀少以致常人难以深入了解。他被提起兴趣,道:“土人民风粗野,未经教化,无非是肉搏武斗一类以定输赢。”他以前遇到的各族土人便是如此。

林隽长眼微弯,道:“您说的也常有,只哈瓦人倒不一样,”他忍不住笑了笑,“他们有‘比牛角’之风俗,但凡是非不分时,便在族人见证下各自出牛角比长短以分是非。①甲牛角长便是甲对,乙牛角短便是乙屈,以其结果一局定输赢,比过之后再不可竞争。”

听到这个答案,宫女太监无不瞠目结舌:这也太简单了些。

没想到还有这种风俗,太上皇无语半晌,直指问题核心:“如此轻率的分辨义理,谁家有长牛角岂不鲜有对手?天长日久其势力莫不最大?”

不愧是当过皇帝的人,林隽竖拇指,“确如上皇所言,依我所闻,当地权势最大的扎格哈瓦家族便有一只祖传的长牛角,人所不能及也。”

“果然未经文教,行事无法公正。”太上皇摇头,“此举不可长远。”

林隽故事讲得引人入胜

,一老一小在树荫中侃侃而谈,老皇帝不时开怀大笑,林间氛围格外轻松。

过了一会儿,林隽喝了口茶,心想总自己讲老皇帝没有参与感,不像样。他做出一副腼腆的样子拣起话头说:“圣人,臣之前翻阅到承平五年的兵刑政,那一年您亲自带兵收复国土,重创鞑靼悍将莫□□,佩服得很。”

太上皇听他提起自己年轻时最辉煌的战绩,眼里露出一点自得,像是对小辈讲古那样炫耀道:“当时莫□□老匹夫兵强马壮,那一战可费了朕不少心力,最终还是朕赢了他,哈哈。”也是英勇无畏的朕将鞑靼攻占的十余座边塞重镇又打回来,撵得鞑靼贼子丢盔弃甲。

太上皇遗憾道:“可惜当时未将莫□□那厮斩于马下。”现在想起来都让他如鲠在喉。

“那莫□□受您一箭,即便当时未死,一年后病逝未尝没有受此重伤的缘故。”林隽道。

太上皇对上他敬佩的眼神,矜持颔首。

“正是您主导的平虏一役扭转战局。臣注意到您使计让鞑靼的健马发生骚乱逃走一批,从而大挫莫□□军心。随后兵分两路,一路诱敌一路夺取敌营,出奇制胜。”林隽仿佛一个记者,探寻道:“只是关于健马的记录有些模糊之处,臣可否大胆一问,您当时想出了何等妙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