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淘姜 > 科技(第1页)

科技(第1页)

易修武竖起大拇指:“隽弟不错,觉悟很高嘛,像我!”

文烁斜眼看他:我愚蠢的表弟哟,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他好奇道:“什么重要任务?”我怎么不知道?

林隽放下羊腿,找出纸笔开始给他汇报关于在琼州开展琉璃制造业和水果罐头加工业的设想。

“将玻璃热融液倒在这个铜制桌面上,拉动滚动条使融液铺开……”林隽给他们演示制造平板玻璃的方法,“随后静待玻璃成型,就能得到大块的平板玻璃了。”这只是个简单粗暴版平板玻璃系统,真操作起来还要等李茂在实践过程中精细改进。

“而后不拘是做穿衣镜还是做窗户使,相信很多人愿意买的。”

文烁心下震撼,昂贵的玻璃就是这么制造出来的?

要是真能产出大块玻璃,这明显又是一笔大生意啊!西洋来的穿衣镜一镜难求,皇宫里都没几块呢,这不是愿意买不买的问题,是到时候要抢着买罢?

文烁与易修武对视一眼,都能看出里面潜藏的巨大利益。

要真做出来,恐怕卫所那边就得换上靠谱的人过去了,琼州地理位置在那,还是不安全。

文烁哭笑不得:“元卓啊,你这是暗中憋了个大主意啊,怎么以前不见你拿出来?”

林隽无辜道:“以前也没研究出来啊,就这还要靠季荣试验呢。”

“放在琼州不保险罢?”文烁敲着桌子

:“当初咱们在闽省抓到的倭贼探子不也说不清倭岛到底投放了多少间谍过来?想必沿海地区不少。”

当初那探子还是林隽火眼金睛识别出来的呢。

探子在闽省生活十几年早已融入到当地,还是位小有名气的捕猎好手。没想到林隽不过几次接触就发现了端倪,悄悄与易修武说此人非我族类,藏匿在小山村中肯定憋着什么坏。

易修武半信半疑的跟踪他几天后还真抓住了把柄,这倭贼也是嘴硬,十八般武艺上全了才拷问出其原本身份。

果然是倭岛探子,专门来文朝沿海收集山川地理信息的,为以后犯边做准备。

事后易修武曾好奇询问林隽到底是如何发现此人为异族,毕竟此人已经近乎完美的融入进了当地生活之中。

林隽神情微妙:“唔,这是一种辨认倭人的直觉,你懂吧?”

易修武:“……”

“你看他此前过来道歉,正经人谁会那样鞠躬?只重形式而毫无实质歉意,可谓知小礼而无大义,重末节而轻廉耻①。一看就不是本朝人。”便是文朝读书人的揖礼那也是舒展流畅自有韵律的,哪像倭人那般,“恨不得马上就要趴跪下去了。”

易修武品了品,发现还真是,一拍大腿:“怪不得我看他别扭呢,我们武人通常都是抱拳,哪里会躬来躬去哦,四不像。”

倭贼暗戳戳的对中原投放探子,文烁上任后对沿海卫所下令严

查本地外来人口,还真抓住不少可疑人员。

所以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文烁现在满脑子生意经,若是被人学了去自家还怎么赚钱?

只是林隽也有自己的考量:“琼州就地取材更方便呢。”

文烁点着桌角,道:“如此便要让卫所加紧巡防了。”

他头疼得紧,卫所历经几十年也出现了各种人员腐败的复杂问题。现在盐务一桩走上正轨,新的开中已经在大同展开,今年的盐引价格总算走向正常。但是卫所的军户问题又不得不摆上台面,亟待解决了。

尤其是他派出的监察御史传回来的消息让他心惊:边地卫所尚还过得去,内地卫所因为不用再征调出兵武功荒废不说,卫所军官俨然成了土财主、奴役军户成为他们手下的佃户,而军户因为不堪压榨逃跑者甚众!

情况比林隽他们在大同看到的只重不轻。

而因为户籍是军籍,逃跑的军户大部遁入山林,长久以往甚至转变成盗匪也不是不可能。

乔渊他们在江南剿的匪徒里或许就有这样的人。

而军屯收获的屯粮这两年更是断崖式下跌,军屯开垦出的土地占了全国耕地的两成半以上,收获的粮食却不足税粮的半成。

可以说军屯除了在文初做出一定贡献,越往后越成为拖累朝廷的存在。不禁没有达到‘养兵而不病于农’的效果,甚至每年还要向朝廷伸手要粮。朝廷和军户苦不堪言,反倒是肥了

中间的上下军官。

可以说理想中的‘强兵’、‘足食’效果一个都没做到。

文烁将情况的严重性道来,愁眉道:“元卓,长青,你们说卫所军屯的未来在何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