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淘姜 > 黛玉x3(第1页)

黛玉x3(第1页)

那人道:“痴儿,你现在明了了前世因果,还不快快去酬报灌溉之情?”此人正是警幻,因发觉绛珠与神瑛并未产生瓜葛,心急之下特来点醒绛珠的。

黛玉凝神听完后却瞬间明白了绛珠还泪的内核——重在一个‘还’字,还完后两不相欠。想必绛珠也能从此在三生石畔自由自在,再不必时时牵挂灌溉之恩未还了。

而这人言语间却透露出类似白蛇嫁许仙那般与恩人纠缠不休、无法了断的报恩方式,终究是落了下乘。黛玉摇头,此人还未开悟啊。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有个和尚说要化她出家,否则便一生都不能听见哭声、不能见外人,如此病才能好;又有初见宝玉时的熟悉之感——若她果真是绛珠,宝玉是神瑛,那他们的投契到底只是上天安排,前世余音?

黛玉心情微妙,好比与某人成为好友,一日却突然有人跑来说这是前世注定,那她肯定要对这份情谊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的。这关乎到主观能动和被动选择的问题,人嘛,都讲究我情我愿,谁愿被人推着做决定?

那人还在催促,她有些不快了,自己好好的一个人,做什么要替别人还债?

且这段故事出自于一个真容都不敢显露的莫名其妙之人,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尚存疑呢。

黛玉受林隽影响,浪漫之中又多了一丝探索世界的理性。她听了警幻

一席话,不仅没被她怂恿得马不停蹄的背上‘报恩使命’,反而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起宝玉这个人来。

宝玉此人虽做事不靠谱,但一腔赤诚待人的心意是真的。黛玉品了品,发觉自己是发自内心的被其性格中的‘真意’所吸引,并未受谁的影响,顿时安心:此后还可与之来往。

至于绛珠之事,理解她是一方面,但绛珠要还泪,关她林黛玉什么事?

她有父亲兄长,做什么要为别人流泪?且现在身体也渐渐好转,根本与见不见外人、哭不哭毫无干系,可见和尚亦是胡说,不可尽信。

还是哥哥说得对,要相信科学。

黛玉只当做了一个梦,醒来便放开了。

回家后她问林隽:“哥哥,你说人有前世么?”

林隽眉头一皱,心中警铃大作,黛玉突然问起这个问题,难道那僧道还真去找她了?他不动声色的说:“或许罢,宇宙间万事万物奇妙的很。怎么,妹妹对这个感兴趣?”

黛玉对他完全不设防,将梦里的事说了,感叹道:“我是不信她说的话的,我就是我自己,怎么能成为别人呢?只是不知道我这边不作为会否对那位绛珠仙子造成什么影响?”她对那位绛珠有一种微妙的情绪,既赞同她的想法又抵触梦里的人将自己与她混为一谈。

而她天性善良,也怕自己态度消极影响到绛珠。

林隽听说有人在她梦中透露绛珠之事,心下恼怒无

比。不管是那位警幻还是一僧一道对宝玉都是万分呵护,轮到一干女子反倒弄些似是而非的谶语出来坏人心请,想必不是什么正经神仙罢?

这是知道自己策划的大型历劫情景剧没按既定套路出牌,入梦向女主角透露剧情来了?

狗东西不讲武德。

所幸绛珠经过投胎一遭已经生成了全新的黛玉,人的性格塑造是受环境影响的。没了僧道逼逼歪歪,又脱离了贾府那个封闭世界,黛玉早已不是他们能把控得了的人物。她现在有自己的想法、喜好,怎么会甘心背上一个不知所谓的包袱?

林隽对各种神话故事里前世恩来世报的做法嗤之以鼻,依他说来都是这些神仙拈轻怕重、偷换概念。既不想自己经受报恩的风险干脆弄个新身份出来替他偿还,丝毫不介意别人的死活,仿佛他们不配拥有自己的思想、事业。哪里会想到新身份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凭什么要遭受这些呢?

说难听点就像懦弱的主人格受不了打击创造出一个新人格专为其承受磨难一般。

走捷径要不得啊。

虽然绛珠是黛玉的前世,但黛玉才是林隽的妹妹,他将两个人分得一清二楚,凡事肯定要以黛玉的利益为先的。

见她这么通透,林隽欣慰的竖大拇指:“你说得对,咱们做人首先就要为自己着想,人活于世若全为了别人岂不白来一遭?自己先过好了,若有余力再帮助别人才

是正理。”

黛玉见他赞同自己的说法,抿嘴笑起来。

林隽揉揉她的脑瓜,胡乱道:“你加把劲与贾府二小姐一起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倘若能救活更多人,到时病人感激的眼泪还不足以帮那位绛珠偿还灌溉之恩么?”

“饱含希望与激动的泪水比之神仙甘露也不差什么了罢?”

黛玉闻言心中郁气一扫而空,笑道:“哥哥所言极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