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淘姜 > 惜春x2(第1页)

惜春x2(第1页)

惜春小小年纪,画里却透露出消极厌世的倾向。

黛玉默默的一页一页翻看,惜春偏于写意,只是画中除了烟云飘渺的风景便是一些佛寺元素,似乎受佛教文化影响颇深。

惜春虽话不多,但她善于观察周围环境,见黛玉蹙眉,惜春忐忑的问:“林姐姐,可是有何处不妥?”

黛玉揉了揉惜春的小脑瓜,惜春感受到暖和的善意,不由得眷念的眯起眼睛,往前走了走,顶住黛玉掌心摩挲。

“我看很好,四妹妹的画生韵俨然,可见天赋卓绝,远超多数人。意境到了,技法上的小瑕疵倒不足一提了。”黛玉斟酌道:“至于技法,咱们现在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多临摹一些大师的作品,以四妹妹的聪敏很快便能开悟,正好前儿我得了一本画册。”

说着,黛玉从书架上取下一个匣子,将收在里面的画集取出递给惜春:“里面花鸟鱼虫应有尽有,虽不能看到实物,但从上面学习动植物构造打基础尽够了。”

惜春连连摇头:“林姐姐,这是你的爱物,我不好再拿你的东西的。”这本画册装裱精美,被小心的保存在匣中,一看就是被主人珍视的东西,她怎能夺人所好?

黛玉点了点她的额头,嗔道:“我现在少画,再好的东西放着让它蒙尘到底不美,书便是要给合适它的人看的,这东西在四妹妹手里才

更能发挥它的作用呢。”

惜春小脸微红:“好、好吧,多谢林姐姐。”

她捧着画册珍惜的翻开看了看,难得情绪外露:“此前我只有一本智能儿带来的《弥勒会见记》能看呢。”

黛玉恍然,《弥勒会见记》是佛寺印出来宣传佛教的书籍,里面配有插画记述了弥勒佛不平凡的一生,想来惜春画中众多佛教元素便是受此影响了。

她有些愤愤不平,惜春明明是宁国府的千金,手边一本正经画集都找不出来,还要靠临摹佛书中的图画练笔,惜春哥嫂就当真将她放在老太太处不闻不问呗?

黛玉暗暗叹气,她在府里生活了那么久,很少见到尤氏过来看惜春的,而老太太最重宝玉,宝玉本身又是个混世魔王,吸引了长辈们的全部注意力。老太太本就不多的精力如何还能分给其他人?惜春得不到什么关注,难怪养成孤僻清冷的性子。

黛玉颇有些大姐姐风范的将她牵到旁边:“你来看。”

她将惜春牵到案旁,取出一轴画展开:“这是石大师的《归乡》图,我看四妹妹风格与其颇有些相似之处。”

惜春定眼看去,画中一条小河静静流淌,河中归人驾着一叶轻舟,远处山峦叠嶂,近处几丛芦苇,映衬得轻舟愈发渺小,寥寥几笔透出一种寥落孤寂之感。

然而细看归人,只见他正饶有兴致的靠在船边捋袖掬水,颇有些落拓不羁。

惜春仿佛能从中看

到归人连绵不绝的孤独,心中触动,喃喃道:“潦倒清湘客。”

黛玉笑眯眯接道:“掬水思无涯。”

这句话一瞬间便将人从潦倒的愁绪中抽离,让人不再着眼与寥落的环境,转而好奇归人的思维世界。

“不知画中人在想什么,也许他只觉得流水穿过指间的感觉很舒适呢?”黛玉含笑看惜春。

“……”说不一定呢?惜春回想拂水的感觉,确实很舒适嘛。

她默默点头,再看画作却觉得生动有趣起来。这才细细的从中观察作者的用笔、设色。

黛玉不想惜春受佛教文化影响太甚,有信仰不是坏事,但若是放任事态发展,以惜春的聪明程度看破世事也不是难事,到时怎么收场?

所幸惜春还有项爱好。

黛玉翻出往期的京报,连环画一版《西游记》早已刊完,现在登的是《封神榜》,都是百姓们最爱看的故事。黛玉指着报纸人文板块最下面的小字对惜春说:“京报面向大众征集插画呢,四妹妹,你也投稿试试看如何?”

京报办到现在编辑们也有了一点心得,对于群众口味不说全部掌握但也能拿捏三分的。依他们所见图文并茂的叙事方式最受欢迎,于是编辑们便决定在人文板块试试水,不单是插画,书法、诗词也可,只要被选中刊登,作者也会得到一份稿费。

此前宝玉便投过自己的诗词,但翰林院的人觉得其诗虽偶有妙言但整体平平淡

淡,没什么不好但也缺乏出彩之处,有才的文人太多,宝玉的诗才放在其中泯然众人,是一首也没选上过。

惜春迟疑:“我画技稚拙,如何能与其他前辈相比?”连宝玉他们尚且看不上,何况是没正经学习过绘画的自己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