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淘姜 > 番外三(第1页)

番外三(第1页)

太上皇驾崩于嘉业十一年。

老皇帝活了八十多岁,算得上高寿。在世的最后几年亲眼见到老百姓安居乐业,大文越来越强盛,名震四海,来文朝贡者络绎不绝,老皇帝满足的闭了眼。

老父亲一朝去世,文烁自然悲痛不已。盛大的葬礼结束后,文烁接受了这个事实,待得漫长的孝期抚平悲痛,他突然升起一种隐秘的轻松。

自他登基后上皇虽没有太添堵,但头上有一尊大佛看管着总归要多些顾虑。而现在不一样,大文数他最尊贵了。

文烁看着自己治下一派太平气象,国库充足,兵强马壮。心想将从父皇手中接过来的内忧外患的江山治理成现在这般可不容易,早年绷得太紧,如今他松快些也没什么。

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被人恨不得拿着放大镜琢磨,他想要放松,有的是献殷勤的人为其鞍前马后。

毕竟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靠博取上位者欢心而谋夺前程的投机者。

张全福荣养后其徒弟张德海接替文烁身边大太监的位置,可惜这位没有他师傅合文烁心意。以往还罢,现在他想玩点新鲜的张德海都不解其意,他想不明白自然有人趁机钻营,很快一位姓夏的太监就得了宠。

夏太监为文烁建虎园、豹房,搜罗珍奇宝物,表演杂技百戏,想方设法的讨文烁开心。

后面他愈发胆子大了起来,竟与方士勾结

撺掇着文烁制药炼丹。

林隽得知后十分无语,莫非每个皇帝做到后期都要跌进丹药的巨坑中么?

这是什么皇帝第二定律?

他仔细看了眼文烁,四十六七的中年男人额头添了细纹,眼里也不似年轻时那般灼灼有光……他们正在老去,富有天下的文烁夜深人静时会害怕岁月的流逝、想要靠缥缈虚无的仙丹来延缓衰老么?

他劝道:“陛下不是每期《科学》杂志都读过么?怎的还信这些?您知道丹药里面大多含汞罢?前些日子刑部剖了一具过量服食丹药而亡的尸体……”

林隽摇头:“肾脏里都是丹砂,惨呐。”

文烁讪讪的:“我不入嘴,就看看。”他就是好奇丹药炼制过程。

林隽心里翻白眼:你看我信么?先是好奇制作过程,最后不得尝尝味道?

依他看来文烁就是闲的,找刺激。

他现任着户部尚书,面无表情的将户部最近几件要紧事报给文烁,并催他赶紧做决断。

待林隽走后,文烁坐了半天,幽幽的叹了口气,与夏太监道:“瞧见了?你们林大人说的可怕得很,那些东西都撤了罢。”

夏太监察言观色,见他面上不是很高兴的样子,上眼药道:“陛下有分寸着呢,瞧林大人管的,奴才看林大人就是拿着上皇的话当令箭了。”

上皇临终前特地将林隽叫道床前叮嘱他好生辅佐文烁,这事宫里的人都知道。

文烁拂袖将桌上的茶盏扫

到地下,“放肆!元卓也是你能议论的?”

夏太监砰的一声跪地请罪。

此后文烁便冷落了夏太监,奈何夏太监实在机灵,又有贵人相助,很快凭着一个稀奇玩意儿重新挽回文烁的宠幸。

如此一段时间后天气热起来,文烁住在宫里哪哪儿都不舒服,夏太监便旁敲侧击的撺掇他去北边避暑。

避暑自然要有行宫,承德原本的行宫还是前朝遗留,早已破得不成样子,势必要推倒重建的。

他心念一动,横竖如今不缺钱,便想重修避暑行宫,找到林隽提起这事:“听说南边冬天暖和得很,既然要开工,干脆两边都建。”

林隽眉目不动:“臣没有问题。”

文烁面上一喜:“既然元卓答应了,那便赶紧拨款修建罢。”

“唔,陛下建行宫要从户部拿钱?”林隽挑眉:“这不好吧?您的行宫该您自己出钱的。”

文烁一噎,这……自古以来为皇室修建行宫不都是从国库拨款么?

“朕的私库这几日正在盘账,先从国库拨一笔罢。”

林隽点头:“如此便等您账盘好了再动工,若嫌慢臣可以从户部调几个人加班,保证帮您把账做得清晰明了。”

文烁:“……国库不丰了么?”不应当,各地税收,海贸、工坊的收入都入了国库,这几年财政宽松,每年都有结余,如今的国库是大文立朝以来最充盈的时候了,何至于两个行宫都修不起?

“别看账上数字一

长串,实质咱们要做的事都排着队呢。”林隽对接下来的预算信手拈来:“盐场要添置一批机器,京城到蓟州打算修一条水泥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