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清穿之懋嫔的养儿日常趣书网 > 第 85 章(第1页)

第 85 章(第1页)

“多大了?”宋冉问的有些小心翼翼,就怕听到这位李成瑞已经四五十岁了。

如此一来,就是她再开明也是不能接受的。

“今年刚刚及冠。”和卓红着脸说道。

宋冉听罢很是松了一口气,而后又问道,“这位李公子怎么年纪轻轻就做到了正三品官?他是科举出身还是勋贵出身?”若是科举出身那他就是经历科考一步一步爬上去的,不过这个年纪达到这个位置,应该也需要家族的支持。

若是勋贵出身,那这个官就是恩荫的或者捐的了,鸿胪寺卿虽然是正三品官,但是其实却是个清水衙门,平日里就负责接见接见外国使臣,若是家中给捐官的话,多使些银子应也不是不行。

“他是科举出身,十六岁就中了进士,去年才调到鸿胪寺,老家是在江南一带,阿玛与法玛都是当地有名的大儒,只是并未入仕,他家中还有两个兄长,一个是江南有名的文士,另一个也入了仕,现下在户部任职。”

户部?四爷不就在户部观政?

宋冉听了后心里盘算了一番,家里只有他与他二哥入仕,应该家庭还挺简单的,若是和卓嫁过去也不会有太多糟心事,而且近来京里乌烟瘴气,勋贵们都纷纷站队,宋冉私心里也是想给几个女儿寻一个简单些的人家。

而且听和卓如此说,李成瑞本人也争气,二十岁的年纪

就是正三品官了,还是正正经经的科举入仕。

宋冉心里满意了大半,但面上却是不漏声色,她又细细的问了问和卓李成瑞的情况,把他打发走后又着人去打听了李家。

她不方便出府,便让额娘她们帮着打听打听,这一打听,还真是不错,李家是江南有名的书香门第,世代出了不少大儒,家世底蕴很是深厚,而且家中也不缺银钱,李成瑞刚得中进士后便在京里置办了一个五进的大宅子,他二哥也单有一件大宅子,并不和他住在一起。而且除此之外在京里还有一些别的产业,宅子与田地铺子都有。不光是在京里,江南的产业更多。

而且家里人口也简单,李成瑞除了两个兄弟外并无其他兄弟姐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姑嫂矛盾。而且李家家风好,家里往上数几代都没有纳妾,想必到了李成瑞这里应也会如此。

若是两人真的成亲,到时候应也是住在和卓的公主府,如此一来她也能放心些,还是住在自己的地盘舒服啊,若是住在李府,宋冉也怕和卓不习惯。

李成瑞本人也是仪表堂堂,而且听说他性子并不是寻常古代男子那么古板,而和卓有自己的喜好与事业,若是嫁个重规矩的人也不好。

宋冉心里也是满意了大半,现下就等着四爷回来再问问他的意见了,听和卓说,她与李成瑞是在京郊船厂遇见的,他虽是科举入仕,但为人

并不死板,相反还对造船很有兴趣,休沐日的时候便会骑着马过去,而且还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不停的写写画画,对船工们也很是尊重,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会虚心求教,最终还提出了关键的建议。

李成瑞与和卓便如此熟识了。

晚间胤禛回来后,宋冉便与他说起了此事,胤禛听了心里也是挺满意的,但他还是仔细的询问了一番,又派人去打听了,而后才敲定与李家的亲事。

李成瑞早就对和卓有意了,在雍亲王府松口后,便忙不迭的请了媒婆上门定亲了。而说起来,和卓这门亲事与武氏也有些沾亲带故的,她家就在江南,武氏的娘家表姐就嫁给了李成瑞的大哥。

武氏知道后心里很是惊讶,没成想她与宋姐姐还有这等缘分呢,当即就送了和卓一套木质的制造精巧的江南院落,和卓喜不自胜,亲去武氏处感谢了一番,又回送了一个她亲手雕刻的小木船。

和卓平日里可宝贝她自己亲手做的小木船了,就是连李成瑞都没送呢。

而武氏也因此与宋冉的关系更好了。

李成瑞与和卓的亲事定下,宋冉也是了了一件心事,接下来就要操心乌那希的亲事了,不过虽然是定了亲事,但和卓年纪还小,还得等四五年才能出嫁呢。

不仅是乌那希与和卓,就是别楚克与尼楚格,四爷也都准备多留几年,几个小姑娘今年也才十三四岁呢。

和卓的从表

明心意到定亲,也就花了一两个月,但到了乌那希这里,宋冉就不知道该如何挑了,四爷已经私下里跟她漏了口风,乌那希的婚事她自己来挑就行,到时候定下后知会福晋一声,让她安排人准备。

天儿一日冷似一日,宋冉坐在炕桌前看院子里的落雪,她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复又看起手里的花名册来,京中的好儿郎几乎都在里头了,宋冉挑花了眼,索性着白雪去请了乌那希过来,若是她有看的进眼里的,自己也不会乱点鸳鸯谱。不过若是她没有合心意的,宋冉也能顶住压力把这事缓一缓。

实在是因着四爷催得紧,近来京中纷乱不堪,他也是怕夜长梦多,是以便想尽快把几个闺女的亲事都定下来。

她从炕桌上下来,穿着棉布绣鞋在屋里踱步了一会,待腿不麻后又披着披风在廊下站了站,看着底下几个小丫鬟正提了几筐柑橘来,心里一动,“这是今年庄子上的柑橘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