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免费 > 第31章 孟德尔豌豆实验(第1页)

第31章 孟德尔豌豆实验(第1页)

洪武年间,金陵城。

朱元璋、刘基等人压下心中复杂的感受,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天幕上发现,天幕只是简单介绍了所谓特征是由基因控制,具体基因长什么样、如何控制,如何编辑等则一概未提。

朱元璋心里盘算了一下,抛开细菌病毒等且不说,从杂交技术到基因编辑,这中间明显是递进关联的。

比如说,杂交小麦当时是为了增加小麦的抗病性、抗干旱、抗倒伏等原先唯有的特性,其获得手段是通过大量的杂交试验来获得,其获得途径充满了偶然性。

到了草鱼这里,直接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了,也就是后世对于鱼控制各种特征的基因,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

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干预小麦鱼的特征,只不过一个是带点运气,另一个则快准狠,精准拿捏。

其中差距太大了。

杂交小麦、水稻是几十年前的技术而已,而今的后世,虽然从中了解、学到了很多很多的学问,但如今依旧看不透摸不准。

比如后世的武器、货币、化工体系、材料学等。

【孟德尔,奥地利生物学家,在修道院担任神父期间,因为发现了遗传学的基本定律,被尊为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在修道院种植豌豆时,开始了对遗传规律的探索】

【为什么他选择豌豆做实验品种呢,很简单,因为豌豆是一种典型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简单来讲,豌豆花是两性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雌雄同蕊,雄蕊的作用是产生花粉,雌蕊的作用是接受花粉并发育形成种子,两性花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自己传粉给自己,这就是自花传粉】

【同时豌豆花在花还没有展开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授粉,这就是闭花授粉,所以自然状态下豌豆都是纯种的】

【其次豌豆的相对性状比较稳定,而且很容易区分出来,比如植株是高茎还是矮茎,种子是黄色还是绿色,种子皮是光滑还是皱缩等等,这就便于观察和分析实验的结果了】

【最后豌豆一次能产生许多后代,这样人们很容易收集到大量有用的数据进行分析】

汉末南郡。

“生活处处皆学问呐。”庞统从没见过这种豌豆,对其称的上是毫无了解,但从天幕提到的自花授粉,那想必还有异花授粉,有两性花,肯定就对应了一性花等。

这些隐藏的一些知识点,都被当做常识给忽略不说了。

对所在世界的探索,是科学进步的基本要求啊,如果没有这些观察,又哪有这豌豆杂交实验,又哪有后来的杂交小麦、杂交水稻?

“想不到连进行实验的植物都有这么多需要考虑的细节。”刘备很是讶异,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他的恩师一样,实在是让人心生敬佩。

“严谨,实在是太严谨了。”诸葛亮赞叹不已。

接触天幕的次数不多,但每次涉及的人和事还真不少,从中诸葛亮也发现了,事涉人生、工作时,后世之人基本都是随意、摆烂、爱谁谁的态度,口头禅就是毁灭吧。

然而涉及到科学之事,后世的治学态度又是180度大转弯,从语言描述措辞到理论逻辑、实验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对照组,样本是否足够等都有明确而严谨的规定,容不得一点马虎。

();()  比如刚划上去的电灯泡评论区提到的科学知识普及里的问题和答案,就被评论区的后生吐槽,从这就可以看出,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这一点,也是诸葛亮最为佩服的地方。

从观察现象,到总结现象,提出理论,到实验验证。

这一套方法论是从评论区学到的,其中各环节环环相扣,逻辑上严丝合缝,让人心服口服。

【那孟德尔是怎么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

【他用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研究相对性状的遗传】

【例如这片是高茎豌豆,这片是矮茎豌豆,孟德尔把高茎豌豆的雄蕊去掉,然后把矮茎豌豆的花粉,传授到高茎豌豆的柱头上】

【这些高茎豌豆结出来的,就是子一代的种子,他把这些种子种下去,发现长出的豌豆都是高茎的】

【孟德尔觉得很惊讶,于是他又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矮茎豌豆的雄蕊去掉,再把高茎豌豆的花粉传授到矮茎豌豆的柱头上,把这样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还是高茎豌豆】

【同样的,他又对豌豆的表皮颜色,结果实验表明,子一代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豌豆都是绿色的】

【还有豌豆表皮光滑和褶皱,子一代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豌豆的表皮都是光滑的】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遗传学第一定律,也叫基因分离定律:控制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会彼此分离,随机地组合配对,下一代的形状表达则由组合后的配对遗传因子决定】

【比如说用来杂交的两株纯种豌豆,如果高茎是由DD控制的,矮茎是由dd控制的,那么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就一定是Dd】

【这时候子一代种子种下去下去长得高,那高茎就是显性基因,反之亦然,其他形状也是依理照推即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