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神是古代官职吗 > 第44页(第1页)

第44页(第1页)

在一群姑苏城民的围观下,马车上下来不少人,他们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数人奔向各自最近的卖报摊位。

“店家,我要买十张今日出的《武报》……”

“没有!”店家抬抬眼,很干脆的摇头。

“怎么会没有呢?今早我还在你这里买过啊……”那家丁急了。

“还十张,早卖光了!”店家懒懒地回答。

“啊……”那家丁急急跺跺脚,“店家,你看这时辰,别家还有没啊!”

卖报摊位的店家摇摇头,说道:“我们这里都是《武报》统一送货的,按理说,其他摊位应该也没有了。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往常的《武报》一般都会有多余的出来,今儿奇了怪了,不知道哪里闻讯而来的读者,简直像蝗虫,呸呸——不吉利,就像那啥扫荡过一样。单就我这里,今儿个通知《武报》那边补过不下三次货了。城西这我是看着的,肯定没有,这样吧,不如你到城东那边去问问。”

“哦,”家丁的表情明显很失望,他向马车里的人报告过后,又领命奔向了城东。

那家丁抵达城东后,一路询问数家摊位,一路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就在他对最后一家摊位也不抱希望时,正巧,他看见摊位旁一位中年男子付钱,然后从店家手中接过了一张报纸。

家丁以身体所能达到的极限速度,飞奔过去。

“店家!店家!今日的《武报》一份!”

店家异常淡定地回了一句:“卖光了!”

家丁一个踉跄差点就跪了,苍天不公,就差一步啊!收敛好情绪,转身,手指旁边的中年男子,说道:“这位兄台,麻烦你将最后一份报纸转卖给我吧。成么。”

也许是家丁不太友好的态度让中年人不爽,他很干脆地摇头:“不成,俺媳妇还等着呢。”顿了顿又憨厚地扰扰头,“你急啥子嘛,店家可是说了哩,明儿这里还会有这期的。”

家丁赶忙换了一张谄媚的脸,哭诉:“大哥,大哥你是我亲哥咧,我主子已经给我下死命令,大哥,我家可是上有老下有小啊!不能丢了这份工啊!”

中年人到底是个老实人,看这家丁哭得这么惨兮兮的忍不住心里泛起一分同情,表情也变得迟疑了。

家丁一见,有戏!立刻加强感情攻势,顺带补充:“大哥,大哥,小弟我绝对不让您吃亏,这里有十两银子,来换购你手中的报纸,成么?!”嘴里说着,心里十分肉痛地掏出十两碎银子。

十两!中年男子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作为一个朴实的农民,他表示这个价格让他惊悚。

“童叟无欺,成么大哥!”家丁又问。

“成,成成……”中年男子将报纸换过十两银子。

这样类似换购的情节,在姑苏的各大摊位附近陆续上演,购买者不一例外都是从马车上下来的人。

“小娘子,这是你要的报纸,”马车内一个丫鬟将接手的报纸,递向懒懒地倚在榻上的女子,女子身着月牙色百褶绢纱罗裙,墨黑的长发顺着腰背倾泄下来,暖风吹动车帘,几缕发丝在脸颊俏皮地飘动。

女子闻声抬眉,纤细的手慵懒地抬起一报纸翻看,直奔‘江湖’版面,待得细看了三次作者名后,恬静的脸上露出一份志在必得的笑容,嘴里低声嘀咕:“果然是他,只希望玉真那家伙没有骗我。现在的他应该才十三岁吧,史书上说他貌胜潘安,再结合另一个钟情的皇子身份,哈,正是萌夫好养成的时候。管他什么历史,到时候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另一半,注定是我。”

“小娘子?”丫鬟有些无奈地唤了一声,小姐去年高烧后性子就有些变化了,这本也没什么,可自从小姐在汴京看了《白蛇传》与那东家玉真有了交集后,性子越发活泼起来,经常嘴里神神叨叨说些让人听不太明白的话,还闹腾着一定要上姑苏玩,也是家主疼小娘子,拨了些人手随她闹去玩。

“嗯,雨竹怎么了。”女子有些迷糊地随口一问,顿了顿又补充道,“等到了客栈,你先让人去打听打听,苏氏学堂怎么去。还有福缘糕点在哪,对了对了,还有问问那‘秋丰’雅会具体什么时候在哪个位置举办。”

丫鬟有些无语,刚到新地安顿下来正是最忙碌、人手最不够的时候,怎么还得分人手去打听个什么鬼学府啊,小娘子你又不能入学!糕点作坊就算了,现在才春入夏呢,就急着打听‘秋丰’做什么!

但她终究只是个一等丫鬟,遂地应承:“是”。

☆、35火爆的销量

当天晚上,《武报》的二三楼还亮着烛灯,作为勤奋朴实的古人,胡主编一干编辑可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习惯,常常是不到酉时(晚8点)不下班,现在的他们正在办公地点,为明天发行的报纸做校对与排版。

“先生,胡先生,喜事,大喜事啊!”负责一楼接待小厮,风风火火地闯入二楼办公室,嘴巴都有些哆嗦。

也许是小厮来得太过突然,打断了其中最为碎嘴的编辑的编稿思路,他心烦道:“吵什么,红喜事还是白喜事啊!没听二东家说过么,在这里可不能尽说些私家里的东西,没得耽误了事。”

“我,不是,我……”那小厮本就是个嘴笨的,一下被这刻薄的话噎的不知如何是好。

见那编辑还要打嘴仗,胡编辑淡淡地瞟了那编辑一眼,编辑的气焰下去了,胡主编又看向这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摆的小厮,心里摇摇头,语气较为温和:“说吧,什么喜事?”他可不相信,这老实死板的小厮敢违背二东家的规定,这喜事估计是和《武报》有关。

“是,是……回胡先生,《武报》这次真的卖疯了,今儿《武报》大厅那里可是来了很多人呢,几乎个个都是来问今日这期《武报》和追买的,还有几个追问我们会不会将《大唐双龙传》出成书籍卖呢。”

“哦?”胡主编心里一喜,又疑惑道,“今儿下午不是追印了两次么,怎的还不够?”

“胡先生,不够,完全不够啊!也不知道看报的人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平时仓库有余积的报纸,今儿可是供不应求啊,小的刚刚可是去了一趟帐房师傅那呢,据估计,午时以前,就卖掉了12万张报纸,截至酉时(5点),销量已经超过了3万了。若是算上明日再次加印的话,只怕数据会超过5w。”

在场众编辑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五万,五万是个什么概念?

从唐代后期至宋真宗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和南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数倍滋长,许是没经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现在的大宋人口比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宋朝要多得多。

全境有户2000余万。每户以5口计,大宋境内约有1亿多人口。北方有户580余万,南方有户1200余万。南方人口主要集中在两浙、江南东、西和福建四路,相当今苏南、皖南和闽、浙、赣三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