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我想要吕布 > 第38章 吕布的准备(第1页)

第38章 吕布的准备(第1页)

吕布得知丁原身死后,心中大为震惊。毕竟自己因为保护丁原还把自己的三万草原兵马留给了他,怎么还会生这样的事?

“就是因为那些草原人不堪一击。反而冲乱了我们的阵型,要不然建阳公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高顺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吕布。

吕布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心中震怒,他万万没想到丁原的死间接是因为自己,于是传来了麾下诸将。

“你们几个,即刻回雁门,把还没放掉的俘虏杀了。另外告诉张辽,把羌胡、林胡等草原部落的领迁移到雁门关下,让他们生活在我们眼皮下面。鲜卑拓跋、宇文、慕容三个部落作战勇猛,还算听话,把关外草原划成三个部分交由他们管理,让他们奴役这些草原部落,我要让这些草原人都变成奴隶,让他们生活的地方变成养马场!若有敢反抗者,直接绝其苗裔、灭其种族!”吕布迁怒于草原四部,给郝萌、曹性等六健将下达命令,六人见吕布动怒,领命后不敢有片刻耽误,即刻起身回到并州。

吕布也心知肚明,灭了草原其他民族只留鲜卑,鲜卑必然会慢慢展壮大,可是他没有办法,手下兵甲不足以支撑自己控制草原,只能暂时采取下策。吕布也计划好,等自己的大舅子严吉找到能改善造纸术的工匠后第一批接受教育的必须是鲜卑人,让他们熟读四书五经礼义廉耻,彻底汉化后肯定会相对容易掌控。吕布也从此之后再也不用反复无常的草原人为兵将,包括鲜卑人。

此时徐荣也在现场,知道吕布是因为董卓杀丁原才召集诸将之时表情极不自然。吕布质问道:“徐荣,建阳公是我的伯乐,对我有知遇之恩。而如今却惨死于董卓之手,你要如何?”

此时徐荣若是态度坚决的表示自己会站在董卓一边,那吕布会立刻将徐荣斩杀于此。

“将军,我在董卓麾下数年,却有功不得升迁,无过也偶遭惩戒,受到董卓等人排挤已久。奈何与丁公对待将军一样,我本出身微末,是董公一步步提拔我到如此职位,虽然对董卓不满,但知遇之恩不可不报。将军若是丁公之事迁怒于我,尽管杀了我便是,也算报了董卓对我的恩情。”徐荣说的不卑不亢,一副慷慨赴死的神情。

吕布见徐荣有情有义,不忍这等好汉无辜赴死,于是对他说:“我观董卓麾下诸将虽然个个都是豪杰,却只有你徐荣一人能被称为英雄。我不杀你,你回去吧!”

徐荣如释重负,急忙拱手道:“徐荣多谢将军,若有朝一日董卓兵败而下官并未身死,如果将军不嫌弃我定来投奔将军。”

“既然如此,我就拜托徐将军一件事。董卓怀有废立之心,而当今圣上并无过失而我又蒙受天恩。此时我领兵在外,如果董卓哪天真的废了皇帝你尽量替我保全皇帝性命。”

“末将一定尽心尽力!”徐荣说完之后孤身一人离开吕布大营,把带来的四千人马全部留给了吕布。可也因为如此回到董卓军内时被董卓鄙夷,彻底沦为边缘人物。

徐荣走后,吕布叫来赵云,说:“你把跟随你的五十人马放归冀州,放假一个月给他们足够的盘缠。顺便他们在冀州募兵,招来十人我封他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以此类推,不设上限。回来后全部交由你统领。”

赵云欣然领命,即刻安排同乡人马出。

一切安排妥当后,吕布对高顺说:“高顺,建阳公之仇我们必报,但是现在董卓麾下凉州兵士和何进残兵加在一起少说也有十七八万,我们全部人马不过万余,现在还不是他的对手。眼下我们急需补充兵员,日后才能与董卓决一死战。”

高顺知道吕布在安抚自己,并且自己站在吕布的角度也会这样做,于是说:“一应事物全部交由将军管理,高顺从此听命于将军。”

听到高顺的话后吕布也高兴了不少,他生怕高顺耿直的性格以为自己所做的这些是不愿意替丁原报仇。

“高顺一路奔波,快些回去休息吧。内部能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明天和我去冀州牧韩馥府邸,他可是董卓举荐的人…”

洛阳城内,董卓以及杀了敢起兵反抗自己的丁原,声望已经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于是他再次宴请百官,并且安排甲士立于筵席两侧。

百官进入之后见此情景皆被吓得两股抖,不敢落座。董卓见百官到齐,拔出腰间宝剑开口道:“今皇帝昏弱,我将效仿伊尹、霍光之事,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不从者斩!”

百官无人敢应声,只有袁绍站了出来,怒斥董卓道:如今皇帝即位不久,并没有失德,你却要妄言废立,不是谋反是什么!”

董卓大怒,持剑直指袁绍:“天下事在我,谁敢不从!汝要试试吾剑力否?”

袁绍也拔出宝剑说:“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董卓就要下令斩杀袁绍,李儒却劝解道:“大事未定,不可妄言杀戮,恐生变数。”

袁绍没等董卓言,提剑离开此地,把官印挂着府邸大门,辞官直奔冀州。此时百官不敢再反抗董卓,废立之事已定。

事后董卓问身边的人袁绍去了哪里,侍中周毖回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倘若招募豪杰聚众反抗,恐怕山(崤山)东各地都会响应。不如给他一些好处,以消除袁绍心头之怒。”

校尉伍琼回答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不如封他做一郡太守,还能收买人心。”

董卓同意两人的说法,当即举荐袁绍为渤海太守,还能受到韩馥节制。

而韩馥听说袁绍已经到了冀州,心知袁绍四世三公追随者众多,又听说他敢于当众与董卓对峙,声望颇高,害怕袁绍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怕他夺了自己的地位,经常派人去看管袁绍限制他的行动,而袁绍知道韩馥的用意,却是表现的毫不在意,任凭韩馥为所欲为,心中却十分怨恨韩馥。

韩馥手下官员等人见韩馥如此作为,与袁绍相比之下显得没有半点儿气度,纷纷背地里议论韩馥懦弱胆怯,有了叛离之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