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八零软娇小甜妻txt古穿今 > 拉煤(第1页)

拉煤(第1页)

“婶儿。”男孩见江珮出来,叫了一声,两个腮颊冻得红,都已经皴了。

“大海,你怎么站在这儿”江珮不想再和苏巧又瓜葛,但是这个孩子,却让她觉得有些可怜。听说学习成绩不好,脑子有些笨。

“婶儿,我妈在你这儿没”大海吸了吸鼻子,张开冻得紫的嘴。

“你妈没在我这儿。”江珮走过去,九岁的孩子长得瘦小,邋里邋遢的,“快回家吧,外面冷。”

“那你知道我娘去哪儿了”大海又问,身上冷得抖,满是灰的小脖子缩着,“我不想回去,我要去找我妈,我爸他老打我。”

心里叹息一声,大人的过错,为什么要孩子来承担“等我看着你妈,我就告诉她,让她找你。”江珮小声说,“你不愿意回家,就去学校上学,要不就去你爷爷那里。”

大海摇头,“我不愿意上学,我去找我爷爷吧。”

看着走远的小小身影,江珮的心中泛起悲悯。这是亲生的儿子,苏巧就这么狠心可是说到底这是人家的事,她是管不了的。

前屋,董母正在打扫院子,董淑莲去了石场做饭。

洋梨树光秃秃的站在院子中间,猪圈里的两头肥猪吭哧吭哧的吃着猪食。年底了,它们也快要出栏了。

“娘,爹说今晚上,让拉煤的师傅在这边吃饭,要准备点儿什么”江珮道,把自己拿来的火腿放在正间的方桌上。

“你去挖棵白菜,两个萝卜。”董母放下笤帚,“我下午去把你曾表哥也叫过来,晚上一块儿吧。帮了这么多天忙,也没叫过来喝碗酒。”

江珮只嗯了声。心里也猜到,董母必是心疼董志闻了,想把他叫回来吃饭,但是又不能惹怒董卓。

一上午过去,老屋的炉子被董卓安上了。炉筒子边上,用湿泥把缝隙抹上,免得到时候往外冒烟。炉子不大,正好出了炕沿一点儿,就是走路或是下炕的时候要躲避一下。

午后,董淑莲骑车带着董母去了下村找裁缝量衣裳,连带着董卓的布料也带了去,只要带上他原先的一套衣裳,让裁缝量量就行。

江珮来到前屋,先是帮着喂了猪,然后就开始准备菜。她算了算,今天晚上会有五个男人喝酒,根据人数来准备饭菜。也就是说,晚上差不多要准备八个菜。

董卓昨天买回来的莲藕和鲳鱼,江珮先洗了干净。这些日子,她已经学会了洗鱼,不过还是不喜欢手上沾满鱼腥的味道。

昨天晚上,老屋那边的棒子骨好剩了不少,可以再煮一锅汤,又拿来了火腿。剩下的就是家里的菜,洗洗炒炒就够了。

洗了萝卜白菜,刮了土豆,芋头。江珮把每样菜都提前准备下了,等着董母回来,只要下锅炒就行了。

董卓没什么事儿,就到村口去等着,看到时候要不要帮着推拖拉机,门前的这个坡太陡,有时候拖拉机会使不上劲儿。

董母和董淑莲回来的很快,也是知道家里有事儿,路上也不耽搁,只去新屋叫了曾木匠和董志闻。

厢屋三点以后,拉煤的拖拉机终于来了,后车斗里满满的煤粉。

这个时候,农村里烧煤一般是煤粉,因为比较煤块,相对来说便宜些,而且加上一点当地的黄土,用水拌开,更加经烧。

卸了煤之后,几个男人就去了东间炕上喝茶。董母也赶紧生了东间的炉子,舀了一壶水,放在炉子上烧着。

董淑莲和江珮在正间准备酒菜,刀剁得菜板“哒哒哒”的响。

临近傍晚,曾木匠和董志闻回来了。董志闻跟在后面,脸上有些不自在的走了进来,抬头看了眼董卓,小声叫了“爹”。

毕竟有外人在,董卓不能当着人家骂,只斜了董志闻一眼,也没说什么。

饭桌搬到炕上,端上菜,倒上酒,炕上的男人们开始吃饭,东间一片热闹。

董志闻坐在炕边上,很少说话,大多时候都是沉默的夹着菜,稚气的脸上有些颓丧。

装盘剩下的菜,被装进两个盘里,董家的四个女人坐在西间炕上吃饭,每人面前一碗骨头汤。

吃过饭,董淑月跟着江珮去了老屋写作业。

老屋这边没有生火,冷得很。江珮准备把炉子点起来,这样炕也热了,还可以烧水。

下午她看见董志兆和过煤,很简单,就是把煤粉铲上两锨出来,放在地上,中间挖一个坑,倒上水,然后和黄土搅和在一起拌匀就行。

白天董卓安炉子的时候,刚好剩了一些黄土,正好可以用。

和好了煤,该着生炉子了,这个江珮是不会的,但是董淑月会。

先在炉子底的铁条上放一把引火的草,然后再在草上面放一些松球,做够让火烧起来就行。最后,在松球上铺一层薄薄的煤泥,中间留一个透气孔。

如此把炉子里面装好,外面盖上炉盖子就行了。

董淑月举着两只小黑爪子,跑去水盆里洗干净。

炉子很快烧旺了,用铁钩取下炉盖,挑一锨板煤进炉膛里,依旧在中间留空透气。放上水壶,就可以烧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