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成李世民他姐免费阅读 > 第86页(第1页)

第86页(第1页)

李昭啊,也是该让她在大牢里呆呆,吃吃苦头也是好的。

、跑路

至于入了大牢的李昭,却是一派淡然,不就是进大牢,有什么大不了的,一时半会的她死不了,她认下的罪,真要闹出去,虽然不为杨广所喜,却也会让民心更倾向李昭。

没错。李昭争的就是民心,当年高句丽的无心之举,为她争来了这一次征兵的几万人马,她不能自己挥霍了民心,相反还应该把握机会收拢民心。

从杨玄感手里抢来的粮草,当知道宇文述带兵马杀回来,洛阳城里有原本的守兵护着就成,她便立刻带上她刚征的兵,以及与杨玄感交战所俘虏的兵,直接将所有的粮草都发给他们,让他们赶紧走。

虽然那点粮草只能应个急,未必能保全他们的性命,却能让百姓记下李昭这份恩情,等到将来李昭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必会还回来。

大隋的天下必为唐所取代,杨广和襄国长公主是聪明人不假,也正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太聪明,处处想对付世族,为此不惜一切,却忘了天下立国之根本虽然得靠世族,却不是全要靠世族。

民心所向,要对付世族虽然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但完全可以慢慢的消磨,磨到他们再也没办法与朝廷抗衡,杨广却想将人连根拔起,妥妥是逼得世族们抱成团的反击他。

然后杨广悲剧了,大隋也跟着悲剧了。

“打住。”李昭让自己止住乱七八糟的想法,就是因为想得太多,说得太多,结果把自己弄牢里了,眼下她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自救?

李昭看了看四下,这大牢是刑部大牢,就她犯下的事,确实也得归刑部查查,杨广说起的三司会审,三司就是刑部、大理寺、御史台。

过了一遍这三位长官,李昭倒是乐了,都是与李家有姻亲的关系,不说看在李昭的面上,看在李渊的面上,他们必会照看一二的。

“李将军,这是我们大人命我送来的被子床褥,大牢不比外面,准备得不怎么好,我们大人说了,你且委屈几日。”李昭才在想一堆的亲戚自己人,这牢门立刻打开了,两个衙役抱着干净的被子和床褥进来。

“有劳你们大人记挂,烦请代我道谢,谢过他的一番美意。”李昭客气地与

人道谢,来送东西的牢头朝着李昭还以一礼,“李将军客气了,我们大人说了,你得好好地呆着,最近委屈你,不过会想办法让你出去的。”

不枉李昭一回来就把各家的亲戚都走了一遍,果然还是有效果的,才进大牢立刻有人来安抚她,也说了会让她出去,完全不需要亲爹出马?

不能这么想,虽说李渊是不在这儿不假,但是人没到,人情总是在的,就李家的亲戚们,他们哪一个不是看着李家的面子?看着李渊的面子。

可是,李昭也是暗叹了一口气,事情落在自己的头上,自然高兴自家的关系网,但换了皇帝来,看到下面的人抱团抱成这样,换了是你能容忍,反正就算换了李昭她也不能容。

“烦请你转告你们大人,让他不必为我周旋,也不必与人为我求情,相反,要是他能让越多的人参我越好。”李昭心下警惕,却不敢高兴,反而还提醒人,别为她求情,不仅不求情,最好告她,参她,往死里参,表现得越容不下她越好。

来人没想到李昭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呆住了,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你们没听错,你们想不明白没关系,只要将话与你们大人带到即可。另外,避免给你们大人惹麻烦,这被褥什么的你们带走。只要这牢房能干净点,其他的就当我与他人无二。”李昭虽然谢他们好意,但是她也算是被人盯着的,一时半会还没人顾得上她,等襄国长公主回过神来,谁知道她还会不会派人来?

不想给自己惹事,也不给人惹事的最好办法就是安安份份的呆着,也别弄特殊。

两人更是傻眼了,李昭却不管他们呆呆的样子,只管上前将被褥抱了起来塞到他们的手里,“你们只要将我的话带到,你们大人自然会明白,必不会怪你们的。”

办差的人怕办不好差事叫主家怪罪,李昭也懂,故而安抚他们,让他们只管放心的回去回话,她保证不会有人怪罪他们的。

“走吧走吧,别给你们家大人惹事,赶紧的走。”李昭催促他们赶紧的走,办差的人顿了半响,最终只能看着李昭赶着他们走的样子,抱着被褥离开了。

最后再没有人说要给李昭送被褥,

李昭即放心了。

想来刑部尚书也是个聪明人,故而一点就通。她就在这牢里安生地呆着,等到什么时候杨广把外面的事理完了,想要拿她杀鸡儆猴了,自然会让人开始提审她。

她在牢里安份地呆着,半点没有囚犯的不适应,有时候还会背书,一边读一边写,百家之言她是几乎都读过了。

襄国长公主确实在一开始得知李昭被关进刑部大牢后让人撤了回来,后来一想又不对,再让人去盯着,得来人禀告说李昭在大牢里背书,而且每天还都不重样的,襄国长公主让人记下送回来,却感叹道:“小小年纪,书读得倒是不少。”

李昭要是亲耳听到她这一声称赞必是骄傲地告诉她,那是自然。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家的藏书甚是珍贵,许多典籍都难求,李昭以前的时候就喜欢古文,虽然她当年学的主专业不是古文,却也附修了古汉语。

这也是为什么她到了隋朝能极快适应的原因,人小了许多,可是脑子也清醒了许多,从前小时候不懂得勤奋读书,即知天下必会再有乱世,而他们李家更是陷入其中,更要夺得天下,李昭便开始发奋,别管练武还是习字,她都不敢松懈。

在牢里也是闲来无事,将本来背过的书再背上一遍,也算是温故而知新。学海无涯,李昭也得时常的温习,只有如此常常温习才不会忘,到用的时候也就不会不知道用。

可是襄国长公主同样明白,像李昭这样关进大牢没人管没人问,她也能气定若闲的背书,可见是个沉得住气的人。

而关于朝中参李昭的人也越来越多,襄国长公主不傻,世族们难道还想借着李昭将李家拉下水去?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会迫切的想将李家拉下去?本来刑部尚书与李家的关系便亲近,不让人特别照顾李昭也就算了,似乎也急于将李昭定罪,李昭和李家,为什么突然成了众矢之的?

若是李昭下狱,世族们纷纷与李昭求情,杨广反而会重办,可是现在看起来情况并不如他们原本以为的那样,反而一个个都急于将李昭的罪定死了,叫杨广一时反而不知如何是好。

“这李昭还真是沉得住气,让人……”襄国长公主眼

下也说不清楚情况,只能说她这心七上八下的,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究竟哪里不对,哪里让她想不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