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 > 第45章 社仓(第1页)

第45章 社仓(第1页)

袁鸿泰出去不到一柱香,就领着舜华回来了,顾不得孝中忌讳,直接领到外客堂,吩咐小厮看茶。

他进上房,在袁族长面前低语了一阵,袁族长立即出来见舜华。

“华姐儿,你说的是真的?”袁族长担心地问。

“听四爷爷说,南京和安庆城外,朝廷都搭起棚子在施粥,说明河南的难民都跑到南方来了,咱们这边,目前市面上还平稳,一旦难民过江而来,粮价立马就要涨。”

舜华只好借袁四爷的消息,加上自己的推测,为买粮行为背书:“刚开始,舜华只想买够到明年六月的粮食,等收了小春,再买新粮。听了四爷爷的话,才起意多屯一些粮食。

怕引起恐慌,袁大牛问起时,才假说为修房子准备的。”

袁族长父子听了都沉默不语。

舜华又说:“今年摘花挣了钱,族人交秋税时没怎么卖粮,但能拿出钱来买粮的人家也不多,大爷爷只要提醒他们不要卖粮,就能撑到明年。

关键是族里的社仓,要多存粮,万一粮价涨到族人买不起,社仓有粮,才能助族人渡过饥荒。”

汉人种地,靠天吃饭,有很多应对饥荒的办法。太祖朱元璋小时候饿得很了,当了皇帝后,在各地官府设常平仓,各村,各族还有社仓,在丰年储备粮食,到荒年,用于济民。

袁家村也有社仓,因老祖宗选的这块风水宝地,既得灌溉之便,又少受水浸,很少受灾,所以社仓里的存粮一直不多。

多了也不好处理,每年夏天,都要翻晒,鸡啄鸟吃的,损失不小。

“只是河南一省的话,粮价也涨不了多少。”袁族长到底是做过县令的,他分析道,“湖广是产粮大省,只要湖广不受灾,就不会出大事。”

舜华更心塞,她要怎样把明年“京师地震,淮水泛决、湖广福建大饥”这些消息传递给两位呢?他们会不会信?会不会把她绑到柱子上烧死?或者,沉潭?

“华姐儿说得不错,”袁族长又说,“太祖当年用‘高筑墙、广积粮’稳定了天下,号召各村各族建社仓,就是用来帮助乡民渡过饥荒的,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嘛,社仓今年就多存点粮食。”

袁鸿泰记下,自会下去安排,这是族里的事。

舜华想了一下,还是不放心,她跟袁族长商量:“大爷爷,社仓空余的仓库,能不能租给舜华存粮?”

袁族长狐疑地瞪着她:“你还听说了啥?”

“舜华没经过事,家里弟妹又多,不存点粮,心里没底。”舜华只得解释道。

“你打算如何做?”

“那个,上次毁苗官司,舜华不是得了一笔赔偿金嘛,放在钱庄里还要给保管费,舜华就想取出来,全买成粮食,放在社仓里。

万一灾害波及到咱们这里,有了粮食,族人们也有个买粮借粮的地方,总比背境离乡的逃荒强嘛。”

袁族长沉吟了许久,才说:“社仓有三个仓库,有两个常年没用的,今年既是要多存粮,族人也凑不出多少粮来,就借一间仓库给你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