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剧透 > 第13章(第1页)

第13章(第1页)

越丫也没有什么恐惧的反应,只是点点头,“那倒是肯定要加赋税了。”

回到自己的书房兼寝室,顾衍将嬴政寄来的木牍拿在手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摸过。

在如今这个贵族统统使用纸这种更轻盈漂亮的书写物的今天,嬴政还坚持用竹简木牍无非是照顾眼睛不好的顾衍。

手边是从启蒙到律法儒学的课本,每一本都是顾衍精心编纂的。当然,他独自一人是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只能说暂时合适。

虽然教嬴政的时候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但真正要系统的教孩子,顾衍还是将科目分开了。启蒙班学的比较杂,识字,读顾氏童话,学识数和简单的计算,有兴趣的孩子还可以和他学画画€€€€就是拿烧过的碳在地上胡抹,真正有天赋和兴趣的孩子才会在高级班里学透视和阴影,或者水墨画。

不过启蒙班和高级班是顾衍在心里给他们的分类,在明面上只是单纯的甲班和乙班罢了。

黔的孩子们对农事和建筑类的知识更感兴趣,对读些文学,政治和律法的事情并不积极。这是自然,在他们心里那些都是肉食者谋,与他们无关,而学农事和建筑的知识能让他们在日后服徭役的过程中得到更轻松的活计€€€€管事或者精细的工匠。成为农官甚至有可能受爵,这样服徭役的时间就会减少。

说实话,这也是顾衍实在不能接受的一点。秦法对服徭役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秦民必须每年服徭役一个月,称为更卒。另外还要服兵役两年,其中一年在各郡进行军事训练,或为材官(步兵)、或为骑士(骑兵)、或为楼台水兵)。而另一年在京师或边疆戍边,在京师屯戍者称卫士,在边疆戍者称戍卒。虽然看起来不算多,但架不住服役的时间巨长。

秦民开始服役的年龄是从男子身高6尺6寸,即17岁始服,18岁正式服役。而秦制二十,男女赐爵一级以上,有罪以减,年五十六免。无爵为士伍,年六十乃免老。

那就是有爵的人56岁就可以退役,无爵的人要到6o岁才能退役。一般无农民在役年限为43年,按秦制规定每年服役一个月,合计129o天;另外服兵役两年,合计为72o天,二者共计为2o1o天,再加上各种法外之徭。(1)

还不能保证百姓都能活到6o岁,很多人其实都是干到死也没退休。

《徭律》还规定,凡征民夫修建的墙垣、壕等工程,必须对所建筑的工程担保一年。一年内如有损毁,主管工程的官吏有罪,并令原来的民夫重新修筑,不得计入服的时间。同时规定,如果需要临时修补苑围,应征范围旁边有田地的人修补,不得作为摇役,等等。

虽然曾经和嬴政争论时,顾衍知道这个数字不至于力役三十倍于古,但也绝对是非常沉重的量了。所以,孩子们希望能学一些能用一辈子的,让他们干轻松活计的知识也无可厚非。

至少,在顾衍没有说服嬴政修改律法之前他们这样的想法没有什么问题。

“要不,再想办法给大家加点营养?”虽然现在不能减轻他们的徭役时间,不过如果能让大家吃好,多补充营养,使百姓强壮也算是增加大家的生存几率了。

第二天,早早进行晨读的孩子们现书斋前面的空地,顾家的仆从运来了巨大的磨盘。他们当然认识这个东西,和水骨龙车和磨坊一样都是他们先生做的,但他们如今既不磨土又不磨面,拿它来干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1)卫宏:《汉旧仪》下卷感谢在2o21-11-28oo:o1:42~2o21-11-2922:42: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秧秧苗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灼灼唐枫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38594o52o瓶;she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章

菽是一种非常不容易食用的食物。想要蒸煮它都需要大量的柴火,但种植它的有多是贫困的农人,很少有人舍得耗费那么多的柴火去煮一个不好消化的作物。

可有的田确实不适合种植其他的作物,只能勉强的种菽。

分到下田的农人也只能食菽。

而菽价低,顾衍家的井有的是盐卤井,用笨办法熬了盐出来,虽然品相没有在咸阳那里精心做的好看,但用来换豆子肯定是绰绰有余的。随便拿了些盐去换了今日所需要的教学工具,顾衍招呼着孩子们围过来。

“菽虽难刻化,可我曾教过你们什么?”他笑着问小豆丁们。

“木以火灼,化烟化尘;水以寒激,化冰化实。万物一成不变,实乃法之不覆,技之未达也。”岐东里的一个小姑娘抢先脆声背道,“先生是要教我们如何改变菽的物理吗?”

“大丫你笨,用火煮菽也改变了它的物理,可好吃了吗?先生肯定不是教这个!”有个男孩没等顾衍解释,抢先怼了小姑娘。

这是甲班,也就是基础班,很多孩子前阵子才和顾衍学了‘物理’这个词,没有完全搞懂,但是每天必然挂在嘴边以显示自己学会了新知识。

“对,也不对。”顾衍先纠正了大丫的话,“我曾经教过你们,物理的改变是€€€€”

“维持原物。”顾熙接话,然后在自己叔父鼓励的眼神下继续说,“物理,实乃物之道理。树木变梁,是物理之变;水变冰,是物理之变。盖因此变并无新物产生,木依旧是木,水依旧是水。火烧木,有烟有尘,非物之变故,大丫举例,前半句不对,后半句对。”在书斋,他坚持称呼顾衍为先生。

顾衍笑着点点头,心里想着的却是大家族的孩子果然比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不是智力的差别,而是基础的不同。顾熙很小就以《国语》,《左传》启蒙,家中也藏书颇丰。虽然在他看来,《左传》什么的根本不适合给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用来启蒙,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样的前教育会让贵族子弟们更早的成熟,思辨力,记忆力都会得到更好的锻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