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剧透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又找到少府监,将张苍的‘明’给少府监看,少府监不太确定是否实用,又叫来善于农耕的秦墨们一起商量。

“这曲辕犁肯定能节省人力和畜力。”秦墨们用树枝摆弄了一下,做了个简易的模型出来,然后和顾衍说,“但是这播中之物的效果就不得而知了。”他们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就是将模型做出来也不太清楚到底如何使用。

张苍经过研究现在的农具后设计的出曲辕犁和耧车与顾衍记忆中的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张苍还根据如今的需要进行了一些‘本土’化改良。在顾衍看来,这两中东西设计的可比自己当年生搬硬套做出的龙骨水车和磨坊要符合实际多了。

让秦墨用木头做个模型出来,顾衍随便拿了点煤渣碾碎,然后模仿着农人翻土的样子将耧车插进地里,在耧车张苍专门设计的漏斗状的地方撒入煤渣,对在一旁围观的众人解释,“将这些煤渣比作中子。”

然后就推着小小的耧车模型向前,在众人炙热的目光下,随着耧车向前,同时有四道沟被开了出来,然后煤渣开始均匀的从漏斗中掉落,随着张苍设计的滑道从耧车上洒如刚刚开好的土地中,然后耧车背后用来配重的小锤左右摇摆正好将被翻出的土重新覆盖在中子上。

一个耧车,直接就包揽了翻土、播中、盖土的活计。

秦墨的领在心里飞快的计算着,用耧车播中一人就可以做三四个人的活,再加上更省力的曲辕犁€€€€人均开垦的土地肯定会增加,能中更多的田,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快快,将这木牍收好!”少府监立刻命人将设计稿收好,又告诉秦墨,“尽快做出来,等做出来我给苍请功,你们也少不了!”

有了升官的激励,匠人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等顾衍回家的时候,小小的工地上已经诞生了好几把曲辕犁和耧车。

以秦国的推广执行力,顾衍估计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在秦国大地上看到农人们使用这些工具了。

作者有话要说:非常抱歉小可爱们,我不得不请假到1月15日。因为临近期末,我的实验做不出来,论文没有着落,还要修文物(这是个精细活,我必须高度集中精神),再加上期末考试。我觉得实在忙不过来,每天都在想着‘今天一定请假’,结果看到小可爱们的留言,最后还是在更新时间前码完上来了。最近实在忙不过来,小可爱们我们寒假见!感谢在2o21-12-2o2o:5o:15~2o21-12-2121:14:1o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5871863、悠悠、可知1o瓶;柠檬树上柠檬果5瓶;666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又是一年收获季节,农人束戴巾,□□着上身,下身也只着犊鼻€€,在田野间挥汗如雨。顾衍带着赵高和张苍在田野里巡视,顺便听一听农人的闲谈。巡视的是他前年交给赵高用来实验氯化铵的农田,分别种了如今比较常吃的粮食,用来检测铵肥的实际功效。

现在是秦王政三年,安分了几年的秦国又开始磨刀霍霍向诸国,前些日子蒙骜将军已经带兵前往韩国,如果不出意外这将又是一场大胜。其实顾衍最佩服的不是秦国在战斗力,而是身为秦王对臣子的信任和冒险精神。

嬴政甚至在战事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接收韩国国土的诸多准备,比如让顾衍和吕不韦以及众博士官编纂教材和律法文书,拣选官吏和博士跟随军队派往韩国准备安抚人心,建立学馆€€€€这是朝臣‘商议’的结果。

学馆依旧建立,因为顾衍的劝说,嬴政最后在选官的方式上进行让步,太学的名额大量的被分给功勋家族,再加上推恩令的颁布,那些老古董们才松口将基层的官吏选拔开放。毕竟朝臣们也清楚,和头铁的秦王对着干其实最后受伤的也只会是他们,既然嬴政已经让步,再纠缠下去就是不识趣了。

不过,只是个太保的顾衍就没有嬴政那么好运了。动不了秦王,他们这些身有军功的老人还动不了一个只有虚职的小孩吗?

想想和老家伙们斗智斗勇的日子,顾衍忽然轻笑出声,引得赵高和张苍奇怪的抬头看他。两个人早就把长袍脱掉,将裤腿挽起蹲在田埂边上观察割过的麦秆,张苍一边说、赵高一边记录,听见顾衍的笑声纷纷抬头看向他,张苍笑着问,“先生在想什么高兴的事?”

顾衍也蹲下身子,眯着眼睛尽力去看赵高手中的记录册,说道,“只是想到了那些老臣。”

“军侯们欺负先生没有军功傍身,倒是给了王上一个抬举先生的理由。”赵高插嘴道,和顾衍认识久了,他也清楚顾衍骨子里是个温和的人,有时也会说些无伤大雅的闲话,“好在蒙骜将军也欣赏先生,王上让您随军,将军也没什么不满。”岂止是没有不满,当时蒙骜将眼睛不好顾衍接到军队里,没让他做一天正事,直到将晋阳平定,建立太原郡,才让顾衍象征性的进城受降。不过出乎蒙骜意料的是,顾衍用太保的身份勒令进城的军队不许滋扰百姓,然后尽力安抚百姓并且开仓放粮,广施恩惠,释放了奴隶,平分土地,同时宣布建立学馆,教导新的耕作方式。

因为军队的存在,当时太原郡百姓无论有没有在心里承认这些事,都安定下来。甚至在往后的一月多里看到秦军果然不似传闻中残暴,更像是戏剧里的天兵,渐渐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这是蒙骜从军数十年,第一次没有经历被占领地大范围的反抗和暴动。

他如实将这些信息传回国,还没等大军回国,晋升爵位的王令已经传到了军中。顾衍从没有爵位到拥有第六级军功,成为大夫,只用了不到半年。

当然,这是夺城之功,正常的随军官员都会连升二到三级,所以顾衍除了年轻些,在军队里也不算打眼。

这也让第一次尝到仁政甜头的嬴政有了灵感,此后再出兵都会让将军们带上能说会道的博士官,按照顾衍这一套来一遍。不得不说,效果拔群。嬴政相信过不了多久,那些所谓秦军残暴的传闻就会不攻自破,€€€€至于还有反抗意图的当地贵族,自有被秦国的利好政策所俘虏的百姓替他收拾。

顾衍摇摇头,“这些都是细枝末节,能如此放肆施以恩惠也是因为巴蜀和关中的粮食丰收。若是粮食不足,别说我,就是王上也不敢如此大胆。”毕竟曾经的秦国也算的上是以战养战,如果不是国内粮草丰收,就是将军们也不会答应他开仓放粮的。他说罢拍了拍赵高的肩膀,示意他再仔细看看统计的数据,“所以,你的工作非常重要。”

“若是此番田亩产量真的如农官们所言,增了两倍有余,那可真才是解了王上燃眉之忧。”不管怎样,派兵出征还是非常消耗粮草的。如果这此亩产增加,嬴政就更有底气向东征伐了。

“也不知道阿罗如何了?”张苍将水肥再量了一下,拿出本子涂涂抹抹,有些担忧的说,“王上也真是信任先生,他不过是十二岁的稚童,哪里能出使它国呢?”

甘罗跟着顾衍学习了不到一年,顾衍就随军出征,回来后也断断续续的读了一年书,然后就被派往赵国出使。张苍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师弟,如今难免有些担心。

“秦国强盛,他乃左相之孙,赵王不敢拿他怎么样。”岂止不敢,就是真的觉得甘罗年纪太小,心里看轻他,那位刚刚继位不足两年的新赵王(1)也不敢真的无礼。秦国是个你不找事都要想办法打你的国家,要是对秦国使节无礼,那还不是把理由往秦国手里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