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剧透 > 第39章(第1页)

第39章(第1页)

占卜完毕,€€芷沉默的看着手中的兽骨,没有将自己的答案说出口。

她有些悲伤的看向一直非常平静的长姐,€€家的家主,然后说,“阿芷知矣,多谢长姐。”

€€€€依旧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在纸上写下‘从汝心便好’五个字让弟弟交给€€芷,然后摇了摇头起身离开。

€€芷行礼,沉默的离开。屈知在将兽骨收回的时候,扫了一眼€€芷留下的刚刚用来摆阵的玉组配,以及手里兽骨,心里默念,“战事为凶,可对百姓却不一定是坏事”

回到屈家,€€芷坐在主位上面对族中族老们的询问,沉声道,“我楚人,什么时候怕过秦人?要战,便战。”就算占卜的结果不是吉,她也绝不会选择投降。楚人,必定是站着亡,绝不跪着生!

“诺。”族老们并没有任何异议。

因为是屈、昭、景三家共同的意志,就算是贵为楚国令尹的李园也不能阻挠,三日后信使就带着给项氏的信件和要他们转交给昌平君的信出了寿春城。

而在秦国,太学建好的那天,顾衍接待了两位客人。想起昨天嬴政给自己写信说不想见到这些人,但是作为降臣没有人接待有些失礼,所以他就安排他们今天来拜见秦丞相时,顾衍有些头疼。他倚着隐几,不露声色的按了按额角,正想开口说话,一个声音忽然响起。

“顾、顾丞相,脸色不好、不好,可是不、不喜我等。”显然他已经尽力将语放慢,让自己能说得更流利,但还是难免有些磕绊。

顾衍打起精神平和的对着声音的来源笑道,“非公子多虑,衍自幼身体不好不能久坐,并非不喜你等。”

张平在一旁给韩非使眼色,毕竟现在他们都寄人篱下,韩王的命还把握在人家手里,要是见第一面就得罪了秦丞相,估计还不等他们从丞相府出去,秦王下令将韩王斩杀的命令就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1)莫敖,楚国官职,没有具体的职责,但在王权出现真空的时候就可以暂替楚王,是楚国芈姓的族长,也管理楚王的宗祠之类的。一般由屈氏的贵族担任。顺便,屈原当过的三闾大夫也是屈氏的传统官职,负责推荐屈、昭、景三姓的子弟为官。

(2)巫祝本就指代女巫,男巫称为观。继承族长的女子是不嫁人的,这点要明确,家族的嫡长子的长女会继承家主,这点在齐国也是如此。

(3)《楚辞€€卜居卜》

可能有小可爱会疑惑战国时期的女性的地位是否有这么高,我能明确的和大家说,有这么高。中华文明并不只是男子写成的,女性在文明的天空中也有自己的半边天,只是女性们的努力在史书上并不多见罢了。用妇好为例,她是商的宗教领袖,拥有自己的封地、军队、朝臣以及庞大的信众,商王迎娶她不过是为了宗教支持,而妇好很可能是为了得到君王对宗教的支持才下嫁的。他们夫妻一般不住在一起,只有到约定的时间才见一面。而且妇好在嫁给商王后,几乎迫不及待地参与军地事物,只能说明她所图甚大。

顺便,如果我要写商周的文,大概率以妇好为主角写大女主故事。

感谢在2o22-o2-1121:o2:o5~2o22-o2-1222:o2: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楚言薇5瓶;所求皆无望、墨染涟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非公子不善言辞,还请顾丞相海涵。”见韩非不为所动,张平只得替他道歉。

顾衍摇摇头,示意自己并不介意后笑着对有些紧张的张平,“不知张先生和非公子一路来秦,可看出韩国与秦国风土有何不同?”

张平没想到顾衍如此亲和,心里感叹了一下不愧是天生凤子,颇有古人之风。虽然这种夸赞他人为人中之凤的习惯只有楚人才有,但贵族们普遍都比较认可这种极高的赞誉。他捋了捋胡子,也笑了一下说,“自入秦国境内后便觉何为政通人和。自进函谷关后,每乡官吏都恪尽职守,道路平整四通八达。往来行人也多平和,乡野无盗贼,治安颇好。”听得出来这不是他提前打好的腹稿,但对秦国的治理颇为赞赏。

其实此时人还没有太重的家国观念,反秦的大部分愿意都要归结到旧贵族留恋旧日荣光,百姓不满秦国颇重的税收和徭役,再加上连年的收成不好才会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揭竿而起,并且愈演愈烈。

因为秦王只是将韩王降等袭爵,保留了他们的宗庙,而贵族们也没有如传闻中那样被贬为贱民,甚至很多身负要职的官员都还在岗位上工作,所以张平对秦国并没有太多仇恨,这些话说得都是自内心的。

“哼。”韩非听张平说完后,冷哼了一声。

顾衍偏偏头,轻笑着说,“不知如此,可还符合非公子所言‘养为所用,用为所养’?”

韩非听出他语气中的戏谑,抬眼瞪向顾衍,结果看到美人低眉心下一阵,想起对方的身份又收回了视线。在韩国未被攻破的时候,他多次上书韩王,希望能改变韩国不行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局面,但韩王并不采纳他的谏言,还多次斥责他。如今自己的理想被敌国丞相这般戏谑于他,韩非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顾、顾丞相非、非法家、法家之人,又、又从何、从何谈此养用之道。”韩非沉声道,“秦有、有丞相,便是、便是亡、亡国之始。”其实他还想引用很多历代秦王重用贤臣,但并不完全信任他们的例子,奈何口齿不力只得作罢。

顾衍没有生气,他明白韩非的意思。历代秦国历代丞相的结局其实都不算好。跟着喜新厌旧的君主就是这样,作为他们的臣子应该早早的做好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1)的准备。虽然顾衍一直保持着作为臣子的底线,但在外人看来嬴政实在太过信任他,两人亦师亦友的关系也太过亲密,尤其在韩非这种太过看重君王‘术’、‘势’的法家来看,实在不妥。

“强公室,杜私门(2)。”顾衍在张平震惊的目光下平和的将韩非的主张说了出来,“先生既说‘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3)’可某既无党朋,又无私产,如今也不过是公大夫,连一些县令都不如,更无私产,又怎可称为国之虎?”

韩非根本就没想过顾衍的爵位如此之低,虽然在秦国公大夫已经可以被称为高爵,可这只是赐给民的高爵,对于世代公亲贵族的顾家来说都有些折辱的意味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顾衍看不到两人的表情,自顾自的继续说,“毕竟某只长于内政,对军事一窍不通,又因身体原因无法上战场拼得军功,所以爵位不高。秦国自上到下都尊崇秦律,就是某为丞相也要遵守。先生之忧,毫无道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