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观的人生感悟 > 彩礼的必要性和必降性(第1页)

彩礼的必要性和必降性(第1页)

很久很久以前,中部大部落里有一个叫小雨的姑娘,因为长的漂亮,许多勇士对她垂涎三尺,趋之若鹜。

部落领得知后,好奇一见,惊为天人,也是不能自拔。

于是领命人送了奇珍异宝到小雨家里,言谈间透露出对姑娘的喜欢,小鱼的父母自然欣然应允,乐见其成。

“下聘”、“彩礼”估摸着就是这样形成的。

领虽说得到了小雨,可小雨少女情怀,花花世界难免还会心猿意马,得陇望蜀。

于是领搞了一次篝火晚会,在晚会上对小雨说了一通情话,大告部族,纳小雨为王妃,将一处山林赐予小鱼家族。

迫于地位和权势,众勇士只能掐灭对小雨的幻想,对新婚夫妇送上祝福,并将牛皮兽毛当成贺礼。

“随礼”、“婚礼”也就这样产生了。不过,“洞”房这词肯定比彩礼和婚礼的由来更久,不必赘诉。

后来,中部落和北部落生了战斗,互有伤亡,你来我往间,都觉得不偿失,两边握手言和,北部落想将女儿小梅嫁给中部落领,促成和亲。

利国、利民、利己,一箭三雕,中部落领自然欣然接受。

可人家小梅说了,小雨有的,她也要有,而且她是领袖的女儿,更应该大操大办,风风光光,体体面面。

于是,以举国之力,明周公之礼,讨一族之女,和两部邦交,天下女子无不艳羡,从此这种礼节便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婚嫁礼节的由来自然无史可溯,无书可证,可细细想来,和我上面讲的插曲应该差不了多少。

至于我为什么会想这些呢?还得从一通电话说起——

前几日,与父亲通电话,他突然说道:“我们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人家,却总有人背后对你说三道四,你婚事中途夭折,多半是那家人贪得无厌,只把嫁女当卖女,这样的人家不要也罢。我以后嫁女儿自当给她准备一份嫁妆……”

听到此处,我就不乐了,我寻思着:“好嘛,给别人生女儿还不算,还想倒贴,看上去得了面子,实际上不是让我妹不值钱了吗?”

我父亲为人忠厚愚板,一生不曾害人,可这嘴巴的确不会说话,顽固不化,自以为是。我和他各抒己见,相持不下,于是电话不欢而挂。

事后我不能释怀,心中惴惴,怕误了妹妹幸福,深思熟虑后写下了这篇文章。

在讨论“彩礼”这个话题前,我先抛出一个问题:一套自己花788买来的西装,一套是朋友拆开试穿后觉得自己不合身转送给你的西装,你更珍惜哪套?

(这个问题不能换成自己特别在意的人,人很多时候珍惜的不是价值,而是情义。所以这里的“朋友”,关系适中就行。)

我问了十个人,十个人都说会珍惜自己买来的。

为什么呢?

因为人会更珍惜自己认真投入过的事物,会对自己付出过的事物更爱惜。

男女皆是。

辛苦打工搬砖得的8ooo元,我们会精打细算,打牌赢了2ooo元我们请人家吃五星级酒店也不肉痛,过年得的红包也会毫不吝啬的买这买那。

人不仅会对没付出感情的东西不甚珍惜,甚至也不会对轻易得到的东西有多珍惜。

所以酒吧女再美,骗到手往往都不会娶。

所以粉丝爱情再好,明星也会说换就换。

所以网红再漂亮,王公子也是说分就分。

(在我们看来一辆车、一套房、几百万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对王公子来说那不过是一颗糖,试问,用一颗糖就能轻易得到的人,谁会给予爱惜?站在王公子的角度思考,那些网红至始至终要的只是糖,也不值得被他珍惜。或许有个别真情实意日久生情的,可绝对逃不过被抛弃的结局。你想啊,一个人在酒吧里遇到过太多的渣女的人,那怕在酒吧遇到了好女孩,他会信吗,敢信吗?

象在幼年的时候被绑在木桩上,成年后力气大了,却再也不会去挣脱。因为它觉得曾经努力争取过没成功,现在肯定有一样,何必自己痛自己?

象的这种行为模式,人其实也是有的,我们之所以不相信在酒吧会遇到好人,一则是因为酒吧的确是心思不纯的人居多,二则是因为我们早已先入为主的定义出了这场合的好坏。

成年人都有这种想法:年轻的肯定不负责任,高冷的肯定不好追,漂亮的一定加倍珍惜……这都是基于这种先入为主的自我认识。)

既然衣服是自己用血汗钱买来的,那娶妻这事,男的就该给彩礼,女的就该收彩礼。不是吗?

只是,为什么现在的彩礼会变成无数家庭沉重的包袱,甚至成为整个时代展的拖油瓶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