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工匠盾构机 > 第43章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第1页)

第43章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第1页)

定下动工的日子后,秦岭隧道二线(右线)工程在徐复文率领的团队领导下,先期开工了。

当年老八这支猛虎发挥了引滦入津作战时的顽强作风,二线平导坑于1995年元月18日动工,平导单口平均月进度为200~250米,大大高于一线的施工速度。

而一线(左线)这边,仍在进行慎重的地质堪探。

严开明知道,这次国家花大价钱引进质构机可不单单是为了这座隧道工程,更有投石问路的意思,为盾构机国产化打下基础。

贯穿整个八十年代,国家在掘进机项目上都有研究,但是通常工程规模小,而且也暴露国产的掘进机零部件不合格的弱点。

之前最大的工程是使用直径108掘进机开挖了10k的引水隧道,那台掘进机是美国制造,引进的成功也使得国内有信心在更大的工程上使用大型盾构机。

此次引进德国路德公司的两台盾构机直径88,为全断面硬岩掘进机,毕竟这次施工长度达到18k,是我国目前施工长度最长的隧道,而且又是复杂地质施工,盾构机的实际效果像不像外国专家声称的那样先进,国内的专家心里还没有底。

因为没人会操作这两个大家伙,这就需要外国人亲自来做。

德国人名字很长,此次来华的两个专家组负责人就简称埃里希和鲍尔吧。

埃里希的样貌真的很典型德国脸,一眼望去便觉得严肃、刻板。鲍尔面相好一些,可是却沉默寡言,好像多说一句话就要付钱似的。

严开明对两个德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好对付。

果然如此。

吃饭的时候,为了适合德国人口味,局里特意准备了烤乳猪,这是招待德国人不二的法宝,然而这一次失效了。

埃里希还适当的称赞了一下美味,鲍尔只是低头吃,看不出喜欢也看不出不喜欢。

“能问问盾构机是怎么制造的吗?”严开明的德语很书面话,他的语言偏向专业用语,基本对话反而生疏,他干脆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埃里希开着玩笑说:“当然是在鲁尔区制造的。”

工程局的一些专家们脸色不太好了,有些人甚至一脸怨气的看着严开明,似乎在笑话他傻,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人家德国人也是懂这个道理的。

严开明不为所动说道:“我国曾经和意大利还有法国合作制造过盾构机,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与德国合作?”

两位德国面色如常,却是几个国内的专家拉下了脸。

“开明,这是欢迎会,问什么技术问题嘛,德国朋友刚下飞机,哪有你这样不礼貌的?”

严开明不悦,老铁的人做事从来不会拐弯抹角,他当即站起来,对说话的人道:“这位同志请你说话注意一点儿,在场的不是什么德国朋友,而是德国工程师,我们花每小时4000元的价钱雇佣来的,我们有理由问他们一些问题。”

气氛顿时尴尬了。

涉及国格的问题,谁也不敢再接严开明的话茬,除了一开始自找不痛快的那位工程师瞠目皆舌的站在那里,还指望有人替他说句话。

鲍尔吐了一口乳猪骨头,然后很斯文的用餐巾擦了擦嘴,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正视严开明,用字正腔圆的中国话说道:“既然你对盾构机的制造感兴趣,那么请你去找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合作,如果他们有能力做出最高日进尺超过20米的大型盾构机的话。”

说话,鲍尔把餐巾往餐桌上一撂,起身走了。

话不多,但是那股硬气让在场最能言会道的人也哑口无言。

埃里希似乎好说话一些,不过他举杯的时候面上也不见带着多少笑容,这边的国内专家尴尬的陪着笑。

这一餐当真是不欢而散啊。

层峦不断的山峰上打着红旗,从特定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些红旗是沿着设定好的线安插下去的,每个红旗下有一个钻探组,他们正用形态各异的钻头向下打孔。

严开明喜欢收集岩石样本的老习惯还没变,盾构法施工和打眼放炮可不一样,这台大地龙一旦钻进去可倒不出来,对地质堪探的要求可谓变态,右线已经开工两个多月了,左线这边还在做先期准备工作。

“怎么样?老八能干吧,这会儿都打进去两百多米了,平均每天3米多,这可比咱们当年凿天山快多了。”迎着山脊呼啸的风,徐复文喊道。

他是看到老战友在山顶作业,特意爬上山头的。

“是啊,照这个施工速度,你们的平导比我们要快十个月完工,真不是猛虎老铁八,人工能达到这个速度,全世界也没谁了。”

山顶的风不算小,可是见识过葫芦嘴的黑风暴,再大的风也不放在眼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