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国工匠盾构机 > 第84章 不降价(第1页)

第84章 不降价(第1页)

鲍尔越来越喜欢这个国度了,相比南亚次大陆的某些国家,这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要好太多了。

这些年,这个国家在飞速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远超古老的欧州,比如地铁,干净又明亮,比又脏又烂的巴黎地铁好太多了。

当然,高速路、高铁、特大桥、海底隧道等等基建项目仍然在日新月异的建设中。

这个国家已经开始制造盾构机了,在小直径盾构机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实力,不过对自己公司的产品,他依然有着绝对的信心,装备之王不是那么好搞的,虽然鲍尔认为这个国家搞出大型盾构机的时间表已经大大提前了,但是从质量上全面超越却没那么容易。

也多亏了“44事件”,那场事故让谈判变得容易多。

这么多年来,他与华铁打过无数次交道,对这个顽强而又倔强的集体,他佩服的同时又深感惋惜,多么优秀的团队啊,可惜他们虽然一直致力于高端装备的研发,但苦于起步基础太差。

汪承宇那小子他很欣赏,但是鲍尔也并没有在意对方的挑衅,在他看来,那不过是不甘心的叫唤,和“我一定会回来的”这样的话一样没营养,这次竞标十拿九稳了。

只不过这位熟悉中国谚语的外国专家,忘了还有一句俗语:计划没有变化快。

市里临时开了一个会,会议的结果对华铁很有利。

华铁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的功绩有目共睹,因为一个小事故就集体成了惊弓之鸟?

重新招标这件事上会讨论之后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不能为了倒脏水把孩子也泼出去。

连华铁高层都不知道,在市领导据理力争之下,建设标暂不重新招标,依旧由华铁隧道集团执行,毕竟临时找一家有丰富经验的建筑企业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商州市的开发最缺的就是时间。

第二,关于盾构机使用哪家,交给施工方提出方案,由轨道交通管理部门监管。

没有得到这个消息的鲍尔注定要为自己的大意负责,他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大意,开启了中国大盾构时代,从此路德盾构机的市场占有率一路向下飘,最终落得惨淡收场的结局。

“七亿元人民币,一分也不能少。”

对面的谈判对手是鲍尔的老熟识了。

严开明——盾构及掘进技术专家。

汪建国——华铁隧道集团高层领导。

季先河——国家盾构及掘进技术实验室主任。

汪承宇——华隧智能大盾构主设计师。

对方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似乎吃定自己了,但是鲍尔有自己骄傲,他有他的产品,产品质量代表一切,他相信中国人会退让的。

“鲍尔先生,我们是老相识了,熟人的买卖好做,因为我们相互知根知底,这个价格恕我们不能接受。”

鲍尔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悠闲地喝着面前的咖啡,眼光飘向面露焦急之色的陈主任。

陈主任是真的很着急,他急需一个新项目的成功来挽救“44事件”给他带来的影响,对他来说价格不是问题,这种谈判多半是为了做做样子,可华铁的那帮人还真谈起来了。

这个时候他不能不说话了。

陈主任轻咳了一声说道:“既然你们都是老相识,路德公司提供的产品也没问题,价格上嘛……”

他是在座的领导,但是他不能拍板,毕竟秦秘书还在一旁盯着呢,自己表现不好可是要失分的。

“我们有信心把价格压缩在7000万以下,所以鲍尔先生还是考虑降价吧,否则路德公司就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了。”汪承宇抢过话。

“你就是‘44事件’盾构机的总设计师吧。”陈主任不满的看了一眼汪承宇,言下之意是你设计的东西都出事故了,再便宜谁还敢用?

汪承宇没有否定,他淡定地回复道:“‘44事件’的全部事故经过已经过专家的审核,确认无误,并非盾构机质量的问题,而是人为原因,况且我们实验室筹备大盾构制造已经三年了,今年我们在材料上取得了突破,我们有信心制造出质优价廉的产品,至于对路德公司产品的考虑是基于该公司一向良好的质量,如果性价比差太多的话,我想市财政压力也很会大。”

七个亿到哪儿都不会说成是小数目,而且一次就要采购两台,压力的确不小。

“财政问题不用你们考虑,就说路德公司的产品质量行不行吧。”陈主任说。

鲍尔很自信地说:“我们的品牌就是信誉,我们的质量全世界第一。”

陈主任的目光又看向华铁的人,想听听他们还有什么说的。

一直沉默着的严开明说话了:“如果订购路德公司的产品,什么时候可以开工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