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怪物礼赞 > 第526頁(第1页)

第526頁(第1页)

大學生由零幾年的考研大軍,到一零之後考公大軍,轉變為了現在的入廠大軍。老齡化嚴重,退休線延後,從畢業到工作開始就在繳納養老保險的一群人,不得不選擇能「延長壽命」的幾家大廠,簽署賣身契。

aI率先取代了設計、軍事、醫學類領域,大眾勞力仍舊處於往年水準,去大廠當底層員工,任由高層吸食血液這種自殺式求生方式,成了最佳選擇。

不過大廠的進入條件嚴苛,招聘啟事不斷對外公布的同時,內部也在大換血,不停裁員。

這些報導加陰謀論在入廠呈普遍現象前,還算個比較火熱的題材,魏曉曾在自家小報社的要求下,發布過這類的文章,在報社一眾工作人員不敢出頭的情況下,她只身前往某個大廠內部,簽署賣身契,跟一幫正式員工和黑工同吃同住,揭穿了這個廠子的真面目。

那篇報導公布大眾時,這家大廠被迫關閉了一些分廠,總部一陣動盪,硬熬幾年後,還是在一眾公司中存活了下來。

直到後來國家下場干預,幾次大會總結,頒布的法律條例,Z國才沒像北邊的鄰國,被幾家公司轉變了經濟體制,一度被公司掌控國家經濟。

考研、考公、入廠幾種方式在宏觀調控下達到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

因魏曉的報導完全真實,全程直播,向群眾揭露自殺式求生的弊端,她也一炮打響名號,從那間小報社跳槽到全國最大的晨報社擔任記者。

即便媒體的發展讓報社記者同電視台記者的工作差異縮小,魏曉現在的工作也不再需要像之前的小報社那樣拼命,爭一個出頭之日,日常採訪安全了許多。

這次的採訪,那位教授指明只接受晨報社,魏曉跟幾個前輩爭得面紅耳赤才拿到這次前往北極採訪教授的機會。

她坐上飛機後,都咂嘴在想,晨報社不愧是全國最大的報社,裡面的人都太卷了,社恐人不自告奮勇根本拿不到採訪大拿的機會。

同她爭採訪機會的幾個前輩手裡還拿著幾家發出必爆的聞稿,都這樣了,還不放過她的芝麻肉,屬實對不起她這一整年給他們端茶倒水。

魏曉是個聞瘋子,不知道正是因為她潛心底層報導,苦心鑽研,並且這一年的茶水,前輩們都看在眼裡,否則不會把接觸遲教授的機會讓給她。

大家要是真有心跟她搶,論資歷,她跟所有人罵一個月都拿不到這個名額。

只有魏曉自己,以為大家把她當報社吉祥物。

在晨報社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環境裡,因為魏曉每天在採訪外的時間,穿著紅色系像過年一樣的服飾,活力滿滿地滿報社跑,一群要死不活的打工人看見這樣鮮活的顏色,才會戲稱她為吉祥物。

也就對日常交流不敏感的魏曉會把這種話聽進去。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第一個北極考察站建立成功後,Z國為科學發展又6續設立了的考察站,遠古項目研究的站點就臨近第一個北極考察站,位於挪威匹次卑爾根群島。

隔壁研究極光,這裡研究冰川。

遲暮剛留學回國不久,還沒好生回顧祖國的美食,就被自己爺爺拉來這個一眼望去,除了白色還是白色的冰川世界。

抱怨的話都說不出口,就跟在爺爺遲繼春身後打下手,聽話地為他抗設備,做記錄。

哪怕今天會有記者來採訪,他都沒有休息的時間。

遲家除了他爺爺和他以外的人,都從商、從藝,爺爺抓住他不放太正常了。

當初遲繼春還在研究院當學生,沒有加入遠古項目時,是遲暮的奶奶被人說親認識了只會做研究的窮小子,後續大多投資都是遲暮奶奶家那邊給的。

兩人一個從事研究,一個從事商業,常年異地,距離產生美,倒也相處平和。

但因為遲繼春陪伴孩子的時間少,遲暮奶奶去世後,他更是一門心思地前往北極,埋研究中,家裡人對他怨恨頗深,即便看在奶奶的份上,每年都為這邊的項目投入資金,也都不同意自家小輩進入這個學術領域。

遲暮是個例外,他在這方面的天賦太高,高考成績和相關比賽吸引了遲繼春的注意,難得回國找他談話。

對未來沒什麼規劃的遲暮索性遂了爺爺的願。

魏曉抵達考察站的時候,這裡的研究人員剛結束工作,準備休息,採訪的時間晨報社給的周期很長,她打算今晚先不急著詢問前幾天轟動的「遠古病毒」的發現,先和這裡的人打好關係。

經過幾十年的改造升級,考察站在國家的關照下,已經能在室內體驗到與外界相差甚大的溫暖環境,室內全年26攝氏度,魏曉穿著跟科考人員差不多的紅色T恤,在裡面蹦蹦跳跳地給大家發見面禮。

一番了解下來她才知道,這個考察站不是所有人都參與了遠古項目研究,屬於混合制。

其他項目領域的工作人員收到她的見面禮調侃她:「知道我不是關鍵人物,你不會要把見面禮收回去吧?」

魏曉經過晨報社的前輩們摧殘,很能開得起玩笑,「怎麼會?就是下次再來採訪你們的項目時,我就不再送禮了,老師您多擔待。」

聽她講話的人知道她在恭維,也被哄得開心。

雖然上面對考察站的幾個項目一視同仁,撥款沒有虧待,但他們搞的那些研究不如後來搭建的遠古病毒研究引人注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