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明望族沈珏死了 > 第11頁(第1页)

第11頁(第1页)

真正使得沈家名揚士林的,是弘治三年出了一個少年登科的狀元沈理。沈理娶了狀元公之女,自己還中了狀元。翁婿雙狀元,成為士林佳話。

如今七年過去,沈理已經升了正六品侍講。中秋後因寡母病故,攜妻兒回鄉守制。自安葬寡母后,便謝絕親友,在墳前搭草棚守孝。

沈理是外九房旁枝,與沈家四房已經出了五服,連「坦免親」都不算,是「無服親」,只需穿素服即可。可自孫氏病故,當日往親友處報喪後,沈理既回城來奔喪,穿的是齊衰孝,儼然是給按照給親伯叔母守孝的服制。

族人看來,卻不覺稀奇。

五服之外,還有「義服」,孫氏雖只是族親,可要是沒有她十數年幫扶,也不會供出來個狀元。

沈理本不是愛應酬之人,可為了孫氏的喪事體面,對於明日陪沈舉人待官客之事,也沒有異議。只是從四房舉喪開始,數次過來弔喪,均不見沈瑞,使得他很是牽掛。

可問過沈舉人,沈舉人只說沈瑞稚齡體弱,難抵喪母之痛,臥病不起。待沈理想要探視,又各種理由阻擾。沈理雖受孫氏恩惠,可離鄉多年,與沈家四房其他人並不相熟,不好硬闖內宅。

一來二去,沈理不免心中生疑,這日接到帖子過來議事時,便以慰問老安人為名,攜了妻子謝氏同來,暗中囑咐妻子多帶幾個養娘婢子,好趁機在內宅探問一二。

沈理因惦記沈瑞,耐著性子應付了沈舉人半日,等告辭出來,就上了妻子謝氏的馬車。

「怎麼樣?可是見著了瑞哥兒?」馬車一動,沈理就急切問道。

謝氏搖頭道:「老安人只推說瑞二叔臥床怕風,不肯讓見客。」

沈理聞言,不由變了臉色,道:「有古怪,我早使人打聽過,四房只在嬸娘病故當日請過大夫,看的是沈瑾,對外說是聞母喪跌倒,傷心之下磕破了頭,哼,倒做得好孝子。」

謝氏神色古怪道:「相公說的不錯,委實蹊蹺。臘月下晌去小解時,被人錯認,聽了一句要緊的話。」

沈理正色道:「什麼話?」

謝氏皺眉道:「『蘭草,二哥要死了』。」

沈理疑惑道:「什麼二哥要死了!」剛剛說完,就反應過味兒來,立時變了臉:「二哥?!瑞哥兒!」

第七章歲暮天寒(七)

驚怒之下,沈理顧不得多想,一把撩開車簾喝道:「停車!」

不待馬車停下,沈理便要跳下車,謝氏忙一把拉住:「相公莫急,且再聽妾身一句話!」

沈理半個身子已經探出馬車,見妻子阻攔,紅著眼睛怒道:「還囉嗦什麼,嬸娘只有這點骨血,若是真有個萬一,我萬死難以贖罪?」

謝氏亦不慌張,只顧說道:「不想等到巧月去小解時,也被人錯認,依舊是聽了這一句『蘭草,二哥要死了』。」

沈理睜大了眼睛,慢慢坐回馬車,道:「到底如何,仔細講來。」

謝氏道:「聽臘月與巧月說,對方穿著粗布孝衣,髮髻上纏了白頭繩,是個十來歲的小婢,見認錯人,用袖子掩了臉跑了。」

「認錯人,兩次都認錯人?」沈理陷入沉思。

「不是兩次,是三次。等到趙媽媽去解手時,也聽到外頭有人認錯人,說的也是這一句。」謝氏道:「老爺,妾身瞧著,倒像是有人在故意往外頭散消息。」

跟隨主母出行的婢子、養娘,哪裡會接二連三地去客人家如廁,不過是謝氏抱著打探消息的目的,才安排隨行眾人借如廁之名,四下里探聽消息,沒想到卻是歪打正著。

沈理關心則亂,即便聽出這話有蹊蹺,可到底擔心沈瑞,咬牙道:「不行,我要回去看瑞哥兒。」

謝氏拉著沈理袖子不放,道:「相公只是晚輩,就算硬闖著見了瑞二叔,又能做甚?即便瑞二叔真被苛待,上面還有老安人與叔父在,只一句家裡辦喪事疏忽、奴婢慢待,相公還能說什麼?」

沈理皺眉道:「那就束手旁觀?這些日子都沒有瑞哥兒消息,顯然是真險哩,嬸娘生前最是仁善,想來有忠僕看不過去,才用如此粗糙手段示警。」

謝氏道:「嬸娘大事未完,多少人看著,要是瑞二叔真的病重,大夫早上門了,可見未必是害病。即便真是病重,相公一個人去搶人,也搶不出來。不管到底有甚蹊蹺,還是當攤開在族人面前為好。族中有長輩在,就算老安人與四房叔父說什麼,也有人能壓製得住。」

她是從女子立場看問題,覺得即便其中有古怪,自然而然地想到婆媳不和、妻妾爭風,「恨屋及烏」上,並不覺得老安人真能狠心害了自己嫡孫。至於陪在老安人身邊的鄭二娘,書香門第出身,又有即將扶正的風聲,曉得「人言可畏」的道理,就算真將沈瑞視為眼中釘,也不會愚蠢的在這個時候動手害人。

沈理即便牽掛沈瑞,可也曉得自己輩分低,即便是狀元身份,可也沒有凌駕與族親長輩之上的道理,獨自為沈瑞出頭確實難站在理。

他想了想,依舊下了馬車,道:「你先家去,我去五房叔祖家……」

族中受孫氏恩惠者眾多,像沈理這樣關注孫氏親生子的自然不是一個兩個。同沈理夫妻一樣詫異的,不乏其他族親。

若是孫氏沒有餘蔭在前,沈瑞的一切算計沒有依仗,這也是善惡有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