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天官赐福图片 > 第21頁(第1页)

第21頁(第1页)

偏生丈夫粗心,只顧著同庶子說話,沒有看到這一出。沒等王楊氏示意丈夫,王琪的視線已經從容娘身上移開,「小聲」對王三郎羨慕中帶了惆悵道:「祖母說我娘是長得最好看,要是我也有姊妹,定當同容姐姐這般天仙模樣。」

他自以為是「小聲」,可扯著那壓不下嗓門的公鴨嗓,在座該聽到的人都聽到。

王楊氏到底女子,想著王琪沒爹沒娘的,終是不忍責怪。容娘望向王琪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憐惜。

王青洪向來將長女視若掌珠,現下只覺得王琪這話雖唐突些,可也是在贊女兒美貌,心裡有幾分自得。

道痴的視線,忍不住在王琪身上轉了一圈,怎麼看都是個面容猥瑣的小胖子。可這胖子,在打了人家兒子的情況下,又目光調戲了人家閨女,還能坐在這裡侃侃而談,讓王青洪夫婦生不出惡感,這就是本事。

五郎由奶娘抱著出場。

他已經將滿周歲,圓圓滾滾的,伸著小胳膊,衝著王楊氏使勁。

王楊氏接過,摩挲了兩把,滿眼慈愛,因要照應一家子用飯,在道痴見了五郎後又讓奶娘抱了出去。

為道痴「接風」緣故,晚飯時只設了圓桌。

等到席面上來,道痴心下微動。這一席菜置辦的葷素搭配不說,其中大半的素菜都在道痴筷子能夾到的地方。

王青洪與王楊氏都在留心道痴,見他只夾跟前的一碟涼拌筍絲下飯,夫妻兩個反應各異。

王青洪是神色添了黯然,王楊氏則不知覺地露出幾分柔和,隨即又警醒過來,將視線挪到自己一雙兒女身上,心裡暗暗唾棄自己多事。

這一切,道痴渾然未決,就著大半盤涼拌筍絲,用了兩碗米飯才撂下筷子。

屋外天色將黑,屋子裡已經掌燈。王琪吃飽喝足,滿臉饜足,告辭回家去了,只剩下王家五口。

王青洪先是對女兒道:「容娘,你是長姐,日後多看顧四郎些。」

容娘起身應了,王青洪又對王三郎道:「三郎,四郎過兩日也會去宗學。他讀的書少,課業上比不得你,你多照應些。」

王三郎亦起身躬身應下。

即便是一家子骨肉,可畢竟第一日相處,王青洪也有些不自在,自覺該安排的都安排,該吩咐的吩咐了,就打發兒女們下去。

他自己則是去了書房,即便是接著「養親」致仕,也不好斷了同京中往來,否則說不定就要泯滅眾人,真要在老家養老。

從主院出來的王三郎,則是硬邀了姐姐與弟弟,去桐院小坐。

桐院格局與耦院相同,只是上房裡比耦院擺件陳設多些,看著多是有些年頭的,當是王三郎的舊物。

將二人請進茶室,王三郎親手給姐弟兩個泡茶。

而後,王三郎笑著對容娘道:「恭喜姐姐,多了個弟弟,往後又多了個人供姐姐驅使。」說完,又轉向道痴道:「也恭喜四郎,有大姐這樣的姐姐,日後但凡有為難之處,只管學我一般,央求大姐便是。」

容娘輕哼一聲,伸出手指,點著王三郎的額頭,瞪著鳳眼道:「是恭喜,還是幸災樂禍?是不是早厭了我驅使,以為有了四郎你就自在了?想的倒美!」

本是大方溫柔的淑女,露出這幾分潑辣來,不僅不叫人生厭,反而越發鮮活。

如小大人般的王三郎也添了孩氣,拉著容娘的袖子道:「天地良心,弟弟是真心為大姐歡喜。打從南昌府回鄉,姐姐就不怎麼痛快,不就是因回到老家諸事百廢待興的緣故?偏生大姐閨閣千金之體,輕動不得,早先只能我在前面擋一擋。如今多了四郎,為大姐效勞的不正是多了一個?」

容娘心下詫異,這本是姊弟兩個之間的小秘密,現下三郎說起來卻毫無顧忌,對這剛歸家的弟弟未免太掏心掏肺了些。

道痴只在旁看著這姐弟兩個說笑,並不隨意插嘴。

不過三郎既將話遞過來,容娘便也大方地望向道痴:「多了個兄弟,我自是歡喜。只我這個當大姐的是個俗人,不像其他家的小娘子只知繡花不通經濟,幾年折騰下來,手上銀錢也有幾個。若是四郎趕上手緊,只管同我開口。多了我不敢說,百八十兩拿去零花是有的。只是話說在前頭,需用在正經處;若是敢拿去不學好,辱了門風,不用稟父親母親,我直接便使人拿板子教訓你!」說到最後,已是橫眉豎目,添了幾分凜冽。

道痴這回,真是驚詫不已。

要知道,天下承平許久,地方民生安定,一石糧食也不過是幾百文,換成銀子五、六錢,良田一畝也不過七、八兩銀子。

王容娘一個未及笄的小姑娘,隨口允諾給兄弟的花銷就是百八十兩,如何不讓人側目。

王三郎望向王容娘的眼神,已經滿是崇拜。

可世人畢竟輕視商賈之事,王三郎怕弟弟誤會,忙道:「四弟沒去過南昌府,不曉得那是什麼地方。那裡的人都長著富貴眼,不拘什麼身份地位,稍露清寒,就要受人輕鄙。大姐說了,既是人人都借著銀錢之勢待人,那她只做借勢的,絕不要被人小瞧了去。」

實際上並非只有南昌一地,時下民風如此,兩姓婚姻更是「男計奩資,女索聘財」,連那層遮羞布都不要了。

道痴怎會挑剔王容娘行事「不合規矩」,反而很佩服小姑娘的魄力,真心道:「大姐好厲害,比尋常閨閣女兒可是強出太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