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天官赐福图片 > 第25頁(第1页)

第25頁(第1页)

老和尚望向道重的目光,已經不單單是欣慰,還有震驚。

一個十一歲的孩子,能從蛛絲馬跡中,就能分析出天下大勢,如此聰慧異與常人。

「南昌府是行省衙門所在,駐軍數目不菲。若是所料不差,怕是領兵之人早被寧王策反。寧王若是敢動,反軍數量絕對不對少。大明承平許久,地方將士那裡能承受真正戰火,說不得叛亂會成席捲之勢。」說到這裡,道痴不無擔心:「若是寧王有心入住蜀中割據天下,那湖廣亦不能倖免。」

他擔心這點,也是經過深思熟慮。

依照他看,造反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固然朱棣當年以藩王身份造反,搶了侄兒建文帝的江山,也不代表有人可以跟著效仿。

建文帝登上皇位後,先是重用儒生,施行改革,廢除太祖舊例,御下寬仁,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成效卻不盡人意。

沒有人會感激建文帝御下寬仁,反而會覺得他行事有悖祖宗家法。

建文帝減免江南重稅,後果是國庫空糜。

他下令限制僧道私田,分了他們多占的土地,損害了他們的既得利益。

天下承平沒多久,在藩王封土邊疆,手握重兵時,建文帝開始削藩。

明明是名正言順地繼承皇位,卻鬧得「天怒人怨」,而後燕王造反,多少有些順勢而為的意思。

現下天下承平已久,正德皇帝又不是昏君暴君,沒有什麼天怒人怨之舉,寧王也不是邊藩,手握數十萬大軍,想要推翻朝廷,可謂是痴人說夢。

「天和」既占不上,剩下的只能靠「地利」。

畢竟蒙古在關外虎視眈眈,朝廷有能力平亂,卻未必能受得了持久戰。

偏生南昌府無險可守,要是想要跳出生天,蜀中就是最好的選擇。

老和尚聞言,思量片刻,搖了搖頭道:「不會取道蜀中,蜀藩開府百五十年,經營蜀中以久,且又是出了名的親善朝廷。寧王若是想要去蜀中,不等朝廷出兵,蜀王振臂一會,說不得就與之展開對峙之勢。當是東進南直隸,欲取南京。名不正則言不順,只有占了南京,寧王才能抬出寧獻王與成祖皇帝舊約,與朝廷劃江而治。」

道痴聞言,這才放下心。

雖說兵禍起,定會殃及地方百姓,可他又不是救世主。

王道洪與張真人的退避,無一不說明寧王反跡已露,朝廷卻無動靜。這只能說明,寧王勢大,還有就是朝中有人阻塞視聽。

道痴只是千里之外的小童,哪裡輪得著他操心此事?

辭過老和尚,又吩咐虎頭好生看寺外,道痴從山上下來。

王家的馬車,早已在山下候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