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病弱白月光(快穿)(千里孤鸿)百度 > 番外三(第1页)

番外三(第1页)

o1

“你真的确定了,要选择晋朝作为日后的专业研究方向吗”

面前,相识三年的老师坐在办公室,手中拿着她的资料,慎重询问。

“是的,我想我考虑清楚了。”楚瑛回复道。

“你大学期间,表的论文论晋朝慧宗一朝的文人生活探究确实有很多的亮点,但还是缺乏足够的专业性,部分地方缺乏足够的史料作为论点的支撑。你要知道,研究历史不是做历史明家,搞研究和学术需要更为严谨的态度,每一条得出的论点都需要足够的证据。”

“晋朝方向的研究,尤其是晋慧宗一朝的历史还存在很大的商榷性。晋朝方向,对于搞历史研究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很让人神往的朝代。你的许多前辈们,在建国后不久,学习了新的研究方法后,纷纷将视角转向了这个前朝不太提起,甚至有所诋毁的朝代。当然,如今晋朝研究的奠基者,也基本是建国后那批学者。确实,那段时间,他们成果斐然,出版的一系列论文,专著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不仅理清了晋朝两百多年的政治历史脉络,还对不少时间段的政治生态,社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那只是短暂的辉煌,他们遇到了阻力,加之年代的特殊性,有很多本因完成的研究都被搁浅了。”

“这一搁浅便是十几年,当年搞研究的那些人大多都去了,就算没去,也大多换了方向。如今,搞晋朝方向的又是另一批人。怎么说呢当前学术界对晋朝也确实不够重视,基本还都是一些青年学者在这个领域耕耘,能够称之为顶梁柱的没几个,甚至还比不上海外。你也知道,我们学校历史学的重点对象是近代史和晋朝之前的陈朝,以及晋朝之后的刘宋一朝。你要好好考虑,选择研究方向还不急,重要的是先扩展足够的视野。”

“是的,老师。我知道,我在这条道路上走的还不远,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但我很早以前就定下决心,将它作为我的毕生研究方向。当年,我选择学校时也是看中我们学校曾经拥有不少的晋朝方向的教授。老师,选择导师的时候,我选择了您,您也收下了我,我早就下定决心,追随你的步伐,从事晋朝方向的研究。”楚瑛回答的十分镇定,也十分干脆直接,仿佛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坐在办公室中,带着一副眼镜的中年男人听到这话,愣了一愣后,笑了笑,说道。

“我倒是没想过,你居然有这样的决心。当年,你上我开设的晋朝政治史课程时就特别积极,但我也只是以为你是一时兴趣。每年,踏进历史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可是毕业后能够从事学术研究,或者说愿意投身于历史的人太少了,而这其中,选择晋朝方向更是少之又少。我最初也没想过,你会愿意毕业后留下了,继续深造。其实,当初,我并不是很看好你。”

“这个专业,不仅需要足够的时间支撑,更需要良好富足的家庭,只有这样,学生搞研究时才能无后顾之忧。我看过太多太多在这个专业上有足够灵气的人,也看过不少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的人,但他们不是败给了家庭,便是败给了时间。搞历史研究,出研究成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那么长时间的冷板凳,又得不到足够的报酬,那可不是多少人能够忍得了的。你确定,你真的要继续这条道路吗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导师,我实话说吧,我和你一样,一直都对晋朝慧宗一朝很感兴趣。你写的那本紫钗记的前世今生我特别喜欢,看了很多遍。还有,我从前,怎么说,就是野路子,以前特别喜欢晋朝的文轩居士,十分敬佩他的经历,看了不少关于他的史料。再后来,读了大学,进行了专业的教导,以及在学校老师们的指点,我才逐渐从那种状态摆脱出来,真正以一个历史专业的学习者的态度来看待这段历史。”

“但看的史料越多,历史素养也慢慢提升不少,我对这个时代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理宗后期,慧宗一朝,神宗前期,这段三十多年的历史,我看的越多,便越好奇。我一直觉得这段时期的历史对神宗后期以及神宗之后的文宗时期,影响很大,甚至,晋朝绵延的两百多年,从安居一隅之地,到逐渐统一的展都和这段时期的举措有着很大的联系。我知道,当前晋朝方向,主要集中于神宗一朝,但我和导师您一样,更关注的是慧宗一朝,虽然只有二十多年,虽然这段时期的史料也比较少”

“唉”中年男人叹了口气,神色渐渐变深沉了起来,“史料的问题,确实很大。神宗晚年不顾大臣的意见,执意任命史官篡改了不少慧宗一朝的史料。后面文宗又不认真修订慧宗一朝的史料,文宗之后的明宗更是一如既往,晋朝后期的史官对慧宗临朝的这段时间仿佛都在避免和忽视,修缮的史料不仅不详细,还存在很多的错误,理宗神宗文宗明宗四朝的史料记事都极为详细,唯一不受重视的便是夹在晋理宗之后的晋慧宗。明明神宗时的名臣有不少在慧宗时期就出现了,更有着不少的成就。比如你说的文轩居士,萧子瑜,在慧宗一朝便当了十多年的宰辅。虽说当时宰辅不仅仅只有一名,可是萧子瑜,不过三十余岁,年纪轻轻便官拜宰辅,这明明就是深受帝王宠信的证据。可是,那些官员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文集却很少谈到这点。”

“唉,年代久远,历史所掩埋的真相便越来越多。慧宗这段时期留下了太多的迷了,光是晋慧宗这个皇帝,就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迷。大众对他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懂点历史的人可能都知道慧宗的儿子晋神宗是个英明神武的帝王,但他们却不知道,晋慧宗其实也是一个颇有神奇色彩的皇帝,比如他因为晋理宗宠爱贵妃,迟迟不能被立为太子,还有他当太子后与几个兄弟们争夺帝位,勾心斗角。当了皇帝后,更因为体弱多病,十年没上朝,朝政居然也依旧运转良好。但大众知道的大多还是晋神宗,毕竟神宗一朝,群英荟萃,留下了太多的名臣,也留下太多千古流传的诗句和画卷。”

“那也确实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文官最后的巅峰和鼎盛,堪称文化的盛世。无数的新东西,纷纷出现在那个时期。这也是,当年我选择研究这个朝代的原因。从通史转移到断代史,需要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史料。我当年,确实被它迷上了。后来,我看的史料越多,对晋朝越来越了解,对晋朝后期的展产生的疑问就越来越多。后来,我现了晋慧宗。现了永安二十三年。”中年男人看着对面依旧站着的女学生,停顿了会,接着说道。

“你先坐下。”

楚瑛的小腿站的有些微微麻,听到这话,微微笑了笑,有些不太好意思,坐了下来。

看到自己手下带的这个学生坐下了后,中年男人内心有些欣慰。

其实,他对面前这个学生,还是有很大的期望的。

虽然她相比其他的学生,可能在学术方面,历史方面接触的史料还不够多,历史素养还不是很深,毕竟她从小到大没有接受到足够的熏陶,这也是一般的历史学专业学生的通性。

可是,可贵的是,这个学生的观点很新颖,有很大的亮点。

更难得的是,她对历史的兴趣很深,人也不似同龄人那么浮躁,能够耐得下性子去寻找复杂繁琐的史料研读。

“别的我晚点说,先,我要和你说我出版的那本紫钗记的前世今生,都是推测,做不得数的。你可别完全相信了,本来我是不想出版的,只是自己写的玩的,要不是出版社找上门来,唉,我都不想出版。这一出版,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你老师我可被不少人追着骂,说我是在自甘堕落,胡编乱造。我这一世英名都快要被这本书给毁了哟”中年男人笑着说道。

“可是,老师,你的那本书,很多都是真的。”楚瑛很严肃的说。

“什么真真假假,都是猜测,我们也不是作者,又怎么知道作者是怎么想的。”中年男人听了楚瑛的话,无奈道。

“也不说这些东西了,我现在得好好和你谈谈你未来的学习任务”

一个小时后,楚瑛带着导师给她开的新书单出了办公室。

临走前,她看到导师对她笑了笑。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好导师,对学生认真负责细心,对学术专业虔诚。

其实,她选择他真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写的那本紫钗记的前世今生。

其实,她很想对他说,他在那本书中在他人看来胡编乱造的猜测都是真的。

她也相信,尽管他嘴上说自己是胡编,可是其实他自己还是相信自己在书中的猜测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写了一本长达十万多字书,仅仅为了写出紫钗记背后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o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