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宠文结局之后讲的什么 > 第76页(第1页)

第76页(第1页)

流珠微微侧眼,便见堂中跪着个身形偏瘦,个头不高的小男人,那人的官服上都是褶子,十分随意地挂在身上,一点儿型都没有,就跟挂了个破布袋子似的。他面上满是胡子,这乍一看过去,连他那五官都看不清楚。

流珠看过崔坦先前与薛微之的《痴娇丽》一同刊出的《齐达杂谈》,看之前还只当他是个数学比这古人好些的普通人,谁知翻阅之后,却不由暗自叹道:这崔坦实在是个天才,生在这样的朝代确乎可惜。那《齐达杂谈》虽只是崔坦许多不甚严谨的想法的综合,但其中画了些机械构想草图,囊括水下呼吸装置、发条传动、风速计等,流珠作为文科生,虽看得不甚明白,但也十分愕然。

然而此时此刻,这个几乎是上天赐予这个腐朽朝代的礼物的男人,却只能跪倒在地,为了拿到一点小东西研究一下,而苦苦哀求那位上帝王。而官家见了他,只轻轻搁笔,慵懒笑道:“崔先生不若将你的那些诉求一股脑全都说了罢,也省得一次次来朕这里求。”

崔坦闻言,果然高兴起来,细细一数,道:“臣想要殿下自海外寄回的那些新奇玩意儿,好好钻研一番,看看咱们是不是也能造出。臣还想请陛下拨些银子,建个观象台,这……”他一想,接着道:“这古人说了,‘天子有灵台,以观天文’。陛下,咱们必须有个灵台啊。还有……陛下老说臣忙活的都是奇技淫巧,无甚大用。臣听了后,也觉得陛下说得有理,当官要为民做主,臣无领事之能,便想要利用那些个旁门左道,来为民谋福。”

说着,他在袖子里掏出了许多纸来,流珠把眼一瞧,却是各种各样的草图。崔坦边整理着,边道:“官家,臣有许多为民造福的设想,必能让百姓……”

傅辛打断道:“你先前费了老大功夫,造了个所谓能察觉地动的仪器,虽说起作用了,可那却是等地动了才有动静,不能预知,那又有甚大用处?朕听说你还拿刀子,剜了不少青蛙鸡鸭,说要研究其内血脉构造,又捣鼓出甚东西了?朕就让你给朕讲讲几何数理,权且轻松轻松,你倒给朕摆脸子了。崔先生,朕这银子也不宽裕,不能你说要,朕就给啊。”

崔坦苦着脸,低着头,道:“官家,臣在乡里之时,就被人家说是个怪人,不通人情世故,常常讨了人家的嫌,甚至还有人说臣是个傻子。他这话说的没错,臣在人事上面,确乎傻得要紧,官家何必与我计较?唉,灵台就算了,这些图,官家可得抽空看看,还有把那些洋人东西给我看看,又不费银钱……”

傅辛轻轻点着头,仿佛听入耳中,而那视线,却缓缓滑至阮流珠的那双白皙的手。傅辛轻敲案面,随即一笑,对着案下絮叨个不停,全然不会看人脸色的崔坦道:“好了,好了。你这话匣子一打开,倒还收不住了。东西给你看,图么,朕自然会看,而那观测天象的灵台,朕给你拨银子。只不过,朕要你答应朕一件事。”

崔坦大喜,连连谢过,又道:“官家,答应甚事?臣穷得都饱一顿饥一顿了,官家想从臣这里划拉银子,约莫是要失望的了。旁的么,臣也没啥文物字画……”

傅辛翘了翘唇角,沉声道:“朕以后要你做这事的时候,再告诉你。”

崔坦蹙了蹙眉,犹疑了下,道:“不能是杀人害命之事。”这话本是他随意出口,却激得傅辛眉心一跳,遽然抬手,将毫笔掷入堂中,御墨飞溅至崔坦身上,崔坦倒也不甚在意,只听得案上男人沉沉笑道:“你这心里头,到底是怎么想朕的?杀人害命,朕会要你这么个手无缚鸡之力,心无审度之能的傻子去杀人?赶紧退下,别在这里污朕的眼。”

崔坦将一沓厚厚图纸置于旁边的小案之上,起身欲退,却又听得傅辛揉了揉眉心,温声道:“崔先生回去后,随便拿个你发明的玩意儿过来,朕给你定为专利,赏你些银钱。你拿了钱后,请个婢子给你洗衣裳梳头,打扫厅室,而后再寻媒人给你说门亲事,老这么形单影只的,朕看了也觉得可怜。你可记下了?”

崔坦回身一拜,却叹了口气,道:“臣这性子,娶了娘子,娘子也要跑,请了婢子,日后也付不起月俸,总不能一直指望着官家养活。”他谢过傅辛的恩情,而后疾步离去,傅辛倒是哑然失笑。

崔坦一走,傅辛遽然拉了流珠的手,扯得她猛地撞入男人宽厚的胸膛之中,又听得那人在耳畔温声道:“方才心有戾气,又见你百般不从,这才动了手。你以后顺着朕些,朕便不会再这样为难你。来,让朕给你涂药。”

说着,他拿起案上的小瓷瓶,伸手欲去褪她衣衫,流珠微微咬唇,连忙避开,并笑道:“官家,儿急着回府呢。这药,儿回去自己涂罢,便不劳烦官家这般纡尊降贵了。”

傅辛动作微滞,随即轻轻抬手,替她整理了下耳鬓碎发,柔声道:“朕身处九五之位,心中有百般无奈郁卒,却不可轻易与外人说道,往往只能借事发作。珠儿便迁就下朕罢。”

流珠低低笑道:“谁人都得迁就着官家不是?哪有个人,稀得迁就儿呢?”

傅辛顿了顿,沉沉说道:“再等两年,你丧期一过,局势也稳当些后,朕便会给你名分。”

二人正说着话,门扇一侧忽地有人颇为做作地清了两下嗓子。一听这声音,官家蹙了蹙眉,松开怀中美人,流珠理了理衣衫,立在案侧,随即便见傅从嘉大步跨入门内,先给傅辛请安,竟又对流珠问了好,这才笑道:“爹也是辛苦,清明还要理政。”

官家冷哼道:“有你们这样的儿子,才是辛苦。”

傅从嘉一笑,不再赘言,但与傅辛说起了政事。傅辛此时倒不忌惮流珠听去,只因二人所商议的政令,基本已到了行将颁布的阶段,流珠便是说与旁人听,也无甚价值。

宋朝开朝之初,开国之君为重兴农业,而开历史之先河,不立田地,亦不抑兼并,使得田野日辟,亩产剧增,然而及至傅辛一代,新的问题便产生了——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愈发悬殊,徭役日重,农民逃徙,不少地方的小官在每月写折子时都在奏章中谈及此忧。

这个朝代虽名为宋,可根据流珠的观察,民风习俗虽大体与宋相近,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譬如傅辛改革前的科举制度,偏重诗文,更像是唐朝的科举,而这里的户籍管理制度,称之为“图甲制”,更像是明朝的里甲制。这制度有利有弊,起初自然是应时之需,而如今却反令贫富之差逐渐扩大,而里长处事不公,衙门中饱私囊等并不鲜见,近几年频频闹出案子来。

薛微之入朝之后,急着出头,便献上均银法与仗田策,为的便是解决这个问题。他这人虽在男女之道上为人不齿,但在朝政上却也算是颇有见地。薛微之的办法,在朝臣间褒贬不一,譬如金玉直便是反对派之一。但无论如何,经过月余辩论之后,傅辛终是决定,清明一过,便将薛微之的主意推行下去——薛微之急着出头,官家也急着立下政绩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