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天龙八部慕容复第一次出场 > 第17页(第1页)

第17页(第1页)

几大高手也是高兴不已,本以为这次在劫难逃,没想到却突然出现了转机,所以大家谁也不会再去计较此事。

慕容复则想到如果自己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这场劫难,虽然这些人会感激自己,但终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六脉神剑,而自己上一世接触过鸠摩智,他为了绝世武功什么都做的出来,于是便说到,“各位大师也不要抱太大希望,虽然有我说项,也难保鸠摩智会放弃这个念头,如果说项不成,想必还是会有一番大战。”其实,如果慕容复尽力,当然能阻止鸠摩智,但如果只是说项,以他上一世对鸠摩智的了解,慕容复相信鸠摩智一定不会听从,而慕容复却巴不得这样,到时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才是自己想要的。

在场的众位当然也明白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大,于是本因方丈道:“慕容公子估量敌势,咱们若非赶紧练成六脉神,只怕宝经难免为人所夺,天龙寺一败涂地。只是这神剑功夫以内力为主,实非急切间一蹴可成啊!”

段正明知道天龙寺是大理段氏的根本,以往多次皇室有难都是天龙寺力挽狂澜才使得大理皇室延续至此,所以现在天龙寺有难,正是自己挺身而出的时候,于是说道:“方丈为了救段誉不惜损耗内力,如今天龙寺有难,我愿意略进绵薄之力?”

本因想了一下,说道道:“你不是天龙寺的人,如此做未免有失天龙寺的威名。”

枯荣大师却忽然说道道:“不过如果你愿意暂时出家也还算的是出家人,而且我们正需要一个人来凑足六人,这样就可以每人修炼一脉,组成这六脉。”

段正明自然答应,于是本参说道道:“那我们就开始吧。”说完却不动,只能眼看着枯荣,好像在等待什么命令一般。

慕容复自然也看出来了,恐怕是因为自己在场,才没有往下说,毕竟这六脉神剑是大理皇族之宝,定然不会让自己这个外人在场,而如果等到别人赶自己走,那就落了下乘,不过就这么走,还真是不甘心呢,不过慕容复眼睛一转,却是计上心来。

原来段誉也感觉到了场中的怪异,所以正拿眼望着慕容复。慕容复见到他,正是有了对策,他们对自己不相信,但对段誉可是相信的很呢,如果段誉记住了,以现在他对自己的百依百顺,一定会教给自己,那到时候还不是和自己学了一样,于是便说,“既然众位高僧要研习武功,在下也不便打扰,况且在下早就对天龙寺敬仰不已,正好借这个机会游览一番。”说着就往外走去。

段正明兄弟没想到他会主动说这些,其实如果他不说,以他对段誉的恩情,还有刚才对天龙寺的恩情,自己也不会真的要他离开,但枯荣等人恐怕也难以说出口,大家恐怕都会尴尬不已,而他自己提出,这两兄弟还真是松了一口气,不过对慕容复也多了一丝愧疚。

段誉则不管这些,他只知道在场的众人都排斥慕容大哥呢,但他知道这事情兹事体大,也不是自己该生气的时候,不过对于慕容大哥,却不想他就这么出去,“众位高僧,爹爹、伯父,我与慕容大哥一起出去吧,誉儿也很想看看这天龙寺的风景呢。”

段正明没想到段誉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其实段誉在场,一是他大病初愈,不宜外出,另外,也是出于私心,段誉作为段家唯一的后人,虽然他不懂武功,还是想让他看看这大理的最高武功,六脉神剑的,所以听见段誉说这话,却又心急,又欣慰。心急是怕他真的出去了,欣慰则是觉的誉儿长大了,知道关心别人了,是个有意气的孩子,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段誉对慕容复报的是何等心思,恐怕就欣慰不起来了。

而比他们更着急的是慕容复,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对策,怎么能让段誉破坏呢,于是赶紧回身,一把截住段誉,说到,“誉儿身体不好,大病初愈,如果再受了风,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我不愿看到的。六脉神剑本是段家的绝学,在下虽然很希望能一窥全貌,但却也不愿做那偷盗的小人行径。”说完,还趁人不注意,挠了挠段誉的手心。

这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但细细体味却也能体味出不少深意,所以这要看是谁来听了。对于其他人,当然是觉的慕容复的话合情合理,但对于段誉,最后慕容复挠自己的手心,简直如同挠在自己的心尖上一样,痒痒的,麻麻的,让人欲罢不能,想到慕容大哥竟然公然做这种事情,真是又羞又甜蜜,而他听到的只是慕容大哥想要看六脉神剑而已,虽然觉的这与大义不合,却相信慕容大哥这样的人,应该只是想看看而已,一定不会做出什么有害于大理的事情,于是便暗下决心,一定要记清楚这六脉神剑,然后告诉慕容大哥。

慕容复见段誉没有再说话,就明白他知道了自己所想,便放心离去。

大殿内,段誉仔细瞧着悬在枯荣大师面前壁上的那张经脉穴道图,想要记下来,却没想到随着他的记忆真气顺着经脉运行,竟然隐隐有突破的征兆,这就不得不说慕容复为他洗练经脉,全身杂质尽出,而几大高手又为他灌注内力的效果了,虽然这六脉神剑现时未有所成,也是因为他内功低微,不懂修炼的缘故,但假以时日,并将大成。

大殿外,慕容复看着山下的郁郁葱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六脉神剑(二)

忽然慕容复忽然闻到一阵檀香味,跟着听见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便知道是鸠摩智来了,便急忙回到殿里,发现段正明竟然已经剃了头发,与其他几个和尚一起坐在那里,而段誉则站在他们身后,于是也没有打扰几人,便走到段誉身边说道,“大轮明王来了。”

段誉见到慕容复自然是高兴的,不过他也知道轻重,所以只说,“枯荣大师已经说过了。”

慕容复还关心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段正明到底是不是真的当了和尚,如果他真的出家了,自己倒是少了一分阻力,便对段誉说,“你伯父真的出家了?”

段誉没想到慕容复会关心这件事,但也没有多想,就说,“没有,权宜之计。”

慕容复听了却有些失望,刚要说什么,只听得门外本因方丈道:“明王请移这边。”接着便有一个醇厚的声音说道:“有劳方丈领路。”众人便知是鸠摩智到了。

一阵脚步声后,只见一个身穿黄色僧袍,四十左右的和尚进入,观其人,气度非凡,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于是众人便知道这就是大轮明王了。

大轮明王向枯荣大师行礼,并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竟然一语道破枯荣所参枯禅的来历。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却还未修炼到“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所以一听鸠摩智的话便心下骇然。

鸠摩智继续说道:“今日见到大师,果然庄严宝相,小僧十分欢喜,小僧有一好友慕容博,与小僧情义非凡,他有一愿望,即想要界六脉神剑一观,如今他虽然已经身死,小僧却难忘这个约定,所以特此前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