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唐朝太子李建成 > 第57页(第1页)

第57页(第1页)

说罢,大军挥师而去。

小雨清寒,大军行得稍有缓慢。刘文静身为副将,打马同李世民并辔而行,只见他兜鍪之下,五官并那丝发均已有些沾湿,然而望向远方的目光,却是格外深沉幽邃。

自打降了那屈突通,自永丰仓归返之后,刘文静再见李世民,便只觉虽不过半载之别,对方却已然变了许多。

便如此刻这般深不见底的眸光,却已远不再是当年那个略嫌冲动的少年。

不过十八岁的年龄,便已然以西讨元帅之身,出兵抗敌。军中的历练,到底是催人成长的罢。

刘文静收回望向对方的目光,忽然想起什么,却又再度望了过去。

雨幕之下,李世民唇角上一处微肿的痕迹依稀可见。这伤痕若寻常人见了,或许并不以为意,然而之于刘文静,在数次夜里去府中寻他而不得后,这痕迹代表着什么,便已是昭然若揭了。

收回目光,轻轻地苦笑一声。这一次,却被一旁的李世民觉察。他侧过脸来,看着刘文静道:“肇仁可是有话要说?”

刘文静蓦地回过神来,却又极快地一笑,扯出其他话题道:“在下只是好奇,不知此行对战薛举父子,秦王心中有何计议?”

李世民闻言,却是微微皱了眉道:“不过数月不见,肇仁如何倒变得生分了?”

刘文静一怔,很快明白过来,便轻轻笑了笑,重复道:“不知此行对战薛举父子,世民心中有何计议?”

李世民这才笑了,抬眼望了望前方的路,只轻轻出四个字:“后发制人。”

“后发制人?”刘文静看着他的侧面,不知为何,一瞬间只觉得那神情像极了李建成。他皱了眉,道,“世民,你可曾想过,此战乃是我大唐开国的首战。陛下亲自送我大军至城郊,便也是寄望于我等早日携带一场振奋人心的大胜而归。此战,需得速战,不可久拖啊。”

李世民仍是看着远方,摇首道:“初占长安后,我便曾同那薛仁果交过手,深知他父子二人生性焦躁自傲。与其速战速决,却不如拖上一拖,及至其躁动之时再一举攻破。”顿了顿,转头望向刘文静道,“故此战……必要后发制人,方可取胜。”

刘文静同他对视着,还欲再劝,然而李世民却已淡淡地止住道:“肇仁不必再言,此时我意已决。”

刘文静看着他,只能摇摇头,叹息一声。

几日后,大军驻扎于高墌一带,同另一侧虎视眈眈的薛举大军,已然成对峙的势头。

薛举军正是气焰旺盛之时,见李氏大军来迎,为首的又是年纪轻轻的李世民,次日便派了人马于营外,极尽骚扰挑衅之能事。

帐中几员年轻的小将按捺不住,已是怒火纷纷。几番请命,只道要出去一举将敌人杀个干净。

然而身为主将,一向主张速战速决的李世民此,番却是格外冷静。他按下小将们出战之请,任薛举人马叫骂侮辱,一连数日,竟是毫不为所动,只道来日方长,再耗上一耗不迟。

刘文静本意主战,见状心内焦急异常。然而他同李世民相交数年,却也深知他的性子素来最有主见。自己做出的决定,纵然无一人赞同,却也要执着到底。

然而眼见着时光一日一日地耗过去,大军在城中坐吃山空,却没有半分迎敌之态。他终是按捺不住,同另一名副将殷开山商议以后,便决意一同去往李世民帐中劝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