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六零清平纪乐文 > 第43页(第1页)

第43页(第1页)

闺女的懂事贴心,聪慧灵敏都让夫妻两人自豪,如果凤天幸只是和普通百姓,那么一辈子只能让女儿委屈她的聪慧,可他不是。他们夫妻有能力给女儿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学习条件。大石村不是凤天幸的责任,凤天幸不是自私自利的人,帮助大石村的村民,给予妥善的安置也算对得起村里人的期待了。

“老哥不用担心,没发生什么事。这次给董县长复诊,我跟县长提了村子里的事。合并大队是不能幸免,不过合并大队会分做在给村子单独一个队,你做队长村里人也能有个依靠不会被欺负了去。至于我们家……董县长见我医术还成,推荐我去县医院当医生,有正式工作会牵走户口和粮食关系,好歹够吃够用的。”

一旁的村民,听到凤家要搬到县城还在县医院里当大夫,羡慕的一个劲追问情况。石长春见此,憋闷的心慌,又不能乱发脾气,只能忍着怒气冲村里人吼了几句。村里人缩着脖子不再七嘴八舌问,石长春才叹气道:

“城里好,去城里好,你也是从咱们大石村走出去的,说出去咱村里也觉得光荣,今后有个啥事,去县城也有个熟路的人在,心里少发慌。”

凤天幸笑着点头:“大石村也是我的家,就是搬去城里,空闲也会回来看看。这边有屋有舍,这么多年的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里也是我的家。”

石长春好歹心里有个欣慰,问了现在就要搬家,干脆的招呼几个汉子搭手。不过凤家要带走的东西不多,床柜子这些不需要带走,只带走衣服棉被就成。家里能吃用的口粮,也是要带走的,拉拉杂杂的也装了大半车。石长春在知道拖拉机是镇里刚分给的,送了凤家去县城后还要回镇上,赶紧的回家换了身干净像样的半新衣服,准备跟着送凤家到县城,也认认门。

收拾完要带的东西,再三跟羡慕的村民告别也,一家人和石长春一起坐到拖拉机后斗里的小凳子上,黄成坐到拖拉机手身边的坐手上,摇动了拖拉机轰隆隆的启动,拖拉机缓慢倒退掉头,在开始养村外驶入。馨妍还是第一次坐拖拉机,机器的震动坐的一点都不舒服。好在娘亲担心她人小坐不稳车,伸手把她抱进怀里,馨妍总算舒服一些。

轰隆隆的拖拉机太响,说话聊天声也听不懂,各自怀着不同心情,沉默的坐在拖拉机上,冲跟着拖拉机的村民挥手。一直到了村口,跟着送行的村民才停住了脚步,目送拖拉机出了村子。只是在出了村口,一直等在村口的孙妮儿,迈腿跟在拖拉机后追着跑,对身后孙老二媳妇的喊声充耳不闻。

轰隆隆的拖拉机响声,根本听不清嘴里喊的什么,凤天幸挥手大喊让她回去,可却低估了孙妮儿的决心。一个三岁多的孩子能跑多快,不可能追的上拖拉机,拖拉机手头询问要不要停会。凤天幸扭头扫了眼一头汗水,咬牙没停脚念头的孙妮儿,叹了口气冲拖拉机手点了点头。拖拉机刚出村子一里多路,因孙妮儿的原因暂停。

没了拖拉机震耳的响声,凤天幸也没下车斗,多快跑到拖拉机跟前的孙妮儿喊道:“丫头快回去吧,伯知道你不舍得伯和伯娘,等有空闲伯跟伯娘会回来看你们。快回家去吧,别送了。”

孙妮儿,一直咬牙跑到拖拉机斗跟前,起伏喘息着柔弱的胸口,一脸决绝和毅然道:“伯,求你带俺一起走,俺能帮着照顾妹妹,能帮伯娘做很多事,求你带俺一起离开。”

眼泪顺着脸颊一颗颗掉落,孙妮儿痛哭失声,呜咽隐忍着哽涩冲曲红霞和馨妍继续哀求:“伯娘,你可怜可怜俺,带俺一起离开,在孙家俺过的太苦,可能不知道啥时候就饿死。伯娘,求你了,俺在村里真的活不下去了。”

曲红霞抱着馨妍直皱眉头,就是石长春都皱眉不赞同的看着孙妮儿:“你这孩子咋不懂事呢,咱村里日子苦点,可好歹没饿死了谁。孙家人口多,可也没缺了你那口,咋也把你拉扯到这么大,咋能奔着……算了俺懒得说你这妮子,赶紧的回去,别耽搁时间了。”

孙妮儿一肚子的苦水没地诉,她能说啥?说日子太苦撑不下去?还是说还有一两年的苦日子,农村还会饿死很多人?不能,都不能说,她就是没念过书,也知道她的经历不能让人知道了,破四旧不讲啥牛鬼蛇神,可暗地里搁心里信的人还是很多。哑然无语了片刻,孙妮儿哭着看向曲红霞,哀泣道:

“伯娘,求求你带俺一起走,俺想做你跟俺的闺女,等俺长大了,俺会跟妹妹一样,很孝顺很孝顺你跟伯的……”

孙妮儿捂着嘴呜呜咽咽,要说可怜成度那是跟容易因人心软可怜,可想到孙妮儿的目的,曲红霞就是可怜不起来。馨妍不喜欢跟孙妮儿玩,这是夫妻俩都心知肚明的事。女儿有多聪慧,夫妻俩也清楚,一岁可能还不懂,可慢慢长大了,怎么可能不明白自己身世由来?曲红霞跟凤天幸一样,不怕馨妍知道自己是领养的,可他们一样担心馨妍会因为各种不堪入耳的闲言碎语难过。

而且,三岁看到老,孙妮儿现在会因为孙家贫苦而嫌弃,有怎么可能不会有天嫌弃凤家。一个人,性格和心性,或许有后天养成的因素,可天生的东西仍旧没法改的。比起嘴巴能说出花的孙妮儿,不论是凤天幸还是曲红霞,都更觉得馨妍从不言不语,更多的却会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用她微弱的力量来体贴关心。

孙妮儿从一开始就没明白一件事,幸福两个字,并不是只靠嘴巴的甜言蜜语就能找到的,靠的是心与心最浅白的靠近。“妮儿,不是伯娘不想帮你,我们娘俩去县城也要靠你伯一份工资养。虽然不用下地劳作,日子不定还没村里宽裕。你爹娘把你拉扯这么大也不容易,日子再苦也没不顾着你,轻易别说这种让人心寒的话。”

“你个死妮子,喊着喊着来一头劲的跑,你跑个啥。”孙老二媳妇跨着大步,朝着这边快速走来。曲红霞冲孙老二媳妇笑了笑,看着她走到跟前,狠狠翻眼瞅着孙妮儿,伸手控制着力度在孙妮儿背上掐了她一把。

曲红霞叹气,孙老二媳妇就是在刻薄的是,对养在跟前的孙妮儿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农村本就轻女思想很重,别说女孩子挨打,儿子也一样说打就打。棍棒底下出不出孝子曲红霞不知道,但很多时候父母对着自己的孩子,要更随意点。都会有种自己孩子不记仇,打过骂过一样亲的心理想法。

对旁人的孩子那就是后娘心里了,也就嘴里夸夸罢了,有好事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自己孩子,有好吃的也会留给自家的娃。就算对自家孩子怒其不争,疼爱之心一样不会少。两个孩子打架,就算犯错的是自家孩子,手上打着自家孩子,心里也是恨不得揍吃亏的孩子。仗己,觉得是自己人,什么事都不会见外。这是大多父母的通病,也是所有人的通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