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洪荒同人)阵起洪荒 > 第264頁(第1页)

第264頁(第1页)

不過眼下,繁榮安定的杭州城不曾經歷過這些苦難和悲痛。當然,這也並不影響許宣對於劉英國公的崇敬。

和尚是方外之人,但法海卻也真實地活在大宋的國土上。

他倒不至於閉耳塞聽到連本朝歷史上的知名人物都不曾耳聞的地步,畢竟他有一座寺院要管,身為金山寺方丈,和當地權貴官員打交道,有時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但是,這卻無法解答他心中的疑問。

一個死去不過百年的凡人,哪怕他身前有不凡功業,得朝廷冊封城隍,但又有什麼機緣能夠成就神聖?

菩薩曾在夢中告訴他,一生降妖除魔是大誓願,他以此度無邊眾生,便須應勢而行,檢束身心,刻苦精勤,方有得成金身之日。

此道唯一,道途艱苦,他得菩薩教誨,自然銘記於心,日夜不敢忘。然而眼前,卻有一個生生的實例,證明這世間尚有別的法門可以得窺大道。

法海的心中升起了一瞬的動搖,有那麼幾息,他的腦海中掠過了幾個妖孽死在他杵下前悽厲惡毒的詛咒。

不……

法海默念經文,暗暗懺悔自己的不誠。佛法精妙,菩薩慈悲,他怎可心生懷疑,墮入邪道?

劉秋楓略一頷,算是承認了自己的身份。

而後他看向法海,多年來沙場磨礪、官場浮沉、身居高位,劉秋楓的身上自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不知禪師因何在杭州城內大動干戈?」

杭州地脈關係重大,劉秋楓自不會主動提起。但依照天規戒律,光是法海在凡人聚居之處與人鬥法,便足以劉秋楓以城隍的身份問罪於他。

「妖物作祟,老衲自當除之。」重堅定了自己信念的法海沉聲道,但連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若他當真心底毫無動搖,此時也便可以不回答劉秋楓的問話。

「幾位道友入杭州城以來,安分守己,並不曾有違律之舉,卻不知禪師所言『作祟』一語,因何而來?」

「這——」法海一時語塞。在他看來,妖怪接近凡人,就是圖謀不軌。他既有意斬妖除魔,總不能每次都等到凡人受到傷害以後方才出手吧?「這幾個妖怪挾持凡人,更有吃人之心,國公為何替他們說話?」

人有什麼好吃的?撲天鷹翻了個白眼。不過,不待他將這等駭人之語說出口,有一個人出乎意料地先站出來反駁了法海。

「我不信白姑娘和殷哥兒會有害我之意,此事恐是一場誤會。」

許宣面上鎮定,但心下也不是沒有過一時慌亂的。不論是白姑娘和楊殷表現出的不凡,還是身為杭州城隍的劉英國公話中的默認,都向許宣直白地揭露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心生欽慕的白姑娘和在他看來已經與他熟識的殷哥兒確實都是這位禪師口中所說的妖怪。

而如此一來,過往白姑娘身上那些如果作為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子會讓人覺得奇怪,但卻被他們強行理解為家資巨富和孤女寡居所帶來的不同的異樣,也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然而,妖怪或許非人,但那麼長時間接觸下來,許宣卻能夠相信,妖怪其實同人應當並無什麼不同。

妖有殊異之能,但如禪師之輩,同樣也有有別於常人的本事。

是以既然有言「日久見人心」,那麼妖怪也當是如此。

許宣從未感覺到過白姑娘或是殷哥兒有害他之心。甚至白姑娘對他多有包容,而殷哥兒雖然偶爾會捉弄他,但那更多的卻是一種親近。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心生妄想,覺得自己能夠高攀得起白姑娘。

想到這裡,許宣有一瞬的低落,但仍是堅定了眼神,看著當是為保護他而來的法海。

「禪師一片好意,許宣心領了,但以己心論旁人所為,恕宣不能認同。」

「你——不知悔改。」法海早就習慣了不識妖物的凡人對他的誤解,聽到許宣的話,此時也不過恨鐵不成鋼地一句帶過,而不曾放到心裡去。對法海來說,此時此刻,更重要的不是凡人的態度,而是他第一次見到的、突然冒出來的這位城隍的立場。

劉秋楓自然看懂了法海的眼神,心知心懷偏見之人總是有其固執,難以被說服。

「人妖並非決絕兩立,禪師著相了。」成為城隍以後的劉秋楓自然知曉了當日一路護送他進京,與他有過短暫師徒之誼的兩「人」究竟是何等不凡人物。

而東華帝君復活東皇太一,為妖族另開天的驚天動地之舉也讓他妖皇帝俊的身份再無從隱藏。

於私,若非妖皇帝俊與通天教主指點護持,他未必能活過當年;而於公,天庭已與妖族達成一致,承諾待妖族與三界眾生如一。是以劉秋楓在毫無顧忌、出手在前的法海和遵紀守法,只是無奈反擊的珍娘等妖之間自然會選擇後者。

「既然國公執意與這等妖物同流合污,那就莫怪老衲得罪了。」

法海不識城隍,更不知劉秋楓出手阻他乃城隍應盡的職責,只當他與妖怪勾結。即使心中仍有想不通的地方,但想到菩薩教誨,法海還是舉起了禪杖,意圖以一人之力,對抗城隍和那幾個妖孽。

城隍戰力不強,但勝在主場優勢,至少,他可以做到將在場的一眾凡之輩驅逐出境。

錢江出海門而廣闊,比起繁華的杭州城,更適合雙方動手。

法海發現自己轉眼被換了天地,大吃一驚。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不及細想,只能倉促應對免了城郭束縛,得以放開手腳的珍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