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关于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见免费阅读 > 第62页(第1页)

第62页(第1页)

为留有余地,孟苍舒将三家的财物与两手都分给朝廷一部分后,与萧玉吉商议后将其余留下,加上他们夏日抢种的食物,足够全郡所剩不多的人口过冬了。

再加上原本的吕家堡也开始了改堡为城,于是另外的石家堡被孟苍舒当做郡内的粮仓,全部粮食运了过去,教留下的武威军看守,也算解决了仓储的燃眉之急。

天下初定这两年,炭价昂贵,京师冬日甚少雨雪,倒是日子还好,但再往北常有冻饿而死的百姓。

孟苍舒为避免这一情况,专门命人负责检查城中各废墟的木材,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无法再用可做烧材的,全都分类避潮贮藏。

而之前慈悲川敛骨后许多兵刃的木柄端头朽烂,无法再接上铁器,不如砍掉腐朽部分,重做炭材,统一烧制,实在不够他们还有郡东三家以及皇帝赏赐的银两,再去临郡——尤其是灵武郡这样多山多木的地方采购,也肯定能将寒冬熬过。

这些烦心事,孟苍舒还能应付得来,最让他发愁和欣喜的,是青郡军解甲归田一事。

“这样多的人都想离开么?”

八月末的时候,庞绪命参军统计了数额点清名册,愿意留下和愿意走的分别造册,结果竟是愿意走得还多个百八十千人。

孟苍舒没有料到,吃了一惊,可转念一想,天下太平谁不愿意落叶归根呢?好些人还抱着希望,能回去找到不知死活的失散家人,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他原本打算为良慈郡留下的人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这次倒是庞绪反过来安慰他了:“老弟别急,我想了想,从咱们这里去到老家青郡,可是自西陲到东海的距离,冬日路况难行,怕是得走上大半个冬天才能到,就算有坐骑,也是要两个月起看,哪有人冬天赶这么长路的?不是作死么?所以我和他们说,来年春暖花开再回家,今年这里管粮管住,只要一冬干些力气活,不需要拼死拼活,愿意留下的,来年春日再多给些遣散盘缠就是了。”

这个办法好,孟苍舒最近忙得事情太多,脑子转得都慢下来了:“我可以上书给朝廷,这期间看看能不能让青郡那边看看谁家还有亲人在,如今在何处,东部几郡不像咱们现下还兵荒马乱的,人家人口都重新造册了,只要人还活着且留在

依誮

青郡,就能查到,这样将士们想回去的也能找到家在何处,若是亲人没了,其实不若留下更好。”

“正是这个道理!”庞绪听了直搓手,“我那些幕僚文书什么的,好些都是在郡外时遇见的读书人,他们上路不甚安全,大部分都愿意留下,不过有些悄悄求我接他们尚在的家人至此,我想待明年春日里再安排。这些人不但识文断字,跟着我多年也熟悉朝廷文书往来,放在老弟你的郡衙绝对是够用的,就算做个教谕也足够学问,我往后用不上这些人了,他们若是能在咱们这安家,你也多些人手转圜。”

两个人一来二去的商量,便很快敲定了人员问题,然后就是朝廷的抚军赞表,皇上果然对庞绪的自请解甲归田龙心大悦,准了他的全部请求,又赏赐了许多东西,庞绪没自己留下,全都给了孟苍舒,让他紧着郡上用,他一个县侯,用不上那么大排场。

待到十一月中旬,萧闳抵达良慈郡时,整个郡都在井井有条的忙碌着。

马车上,萧婵忍不住趁着母亲小憩时偷偷掀开帘子朝外看,一旁骑马的萧闳见了只是笑,也不制止,轻声道:“别让冷风扑了脸,这里可比京师凉多了。”

“没事,我就看两眼。”萧婵用细小的声音说道,“哥,都说良慈郡荒凉,可我看着……怎么还挺热闹的?”

确实,道边的田地虽大部分都是荒着的,可但凡开垦了的地方就有人在忙活,官道上为走马车方便压了一层混着黄泥浆的晾干青蒲草,硬了后道路平坦许多,好几架马车都在前后赶路,车后面装着盖了毡子的货物,一时看不清是什么,萧闳看那个毡子,像是行军军营的帐篷裁出来的,马车用的马也十分神气,或许也是军马。

“冬天快到了,一路上都在赶着储备过冬的粮食,良慈郡要养活的人口少,但也不能马虎,我看他们就是在忙这个。”萧闳凑近帘子跟妹妹细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