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关于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见免费阅读 > 第69页(第1页)

第69页(第1页)

这样穷酸的场面,没有半点排场可言,让远道而来的孟子世十分恼火。

可他不敢发作,因记着父亲的大伯的千叮万嘱,只得压抑怒气,想着便是礼官随从以为孟苍舒故意为之,暗笑他没有面子,也得待回京师再处置,在这里还是老老实实将大事办清楚才对。

于是他撑起一副十分官方的笑容,待车马俱停后方走下车来。

“良慈郡刺史孟苍舒,请问圣躬安。”

孟苍舒领着属下行礼长拜。

“圣躬安。”

孟子世说完这句后,扶起孟苍舒:“孟刺史辛苦,忙着郡内琐事,还要出城相迎,折煞我了。”

他是给自己台阶下,谁知孟苍舒抢先一步,就地一滚先一步下去了:“此乃礼制,断不可废,今日能至此的良慈郡官吏都已面拜,请御史宣读所持旨意,鄙郡上下大小官吏皆仰戴圣恩已久。”

孟子世一时语塞,还好身后礼官熟稔礼节,纵然听见这番意趣盎然的对话,也没有做出任何响动。

绣衣御史一般带有随行礼官六人,此乃仪仗祖制。

这六人里有两个身担鸿胪寺郎官的孟家门生,安排进来是用以有所照应,鸿胪寺本就是他孟家的权职所在,这样的布置实在轻而易举不需额外请托。

还有一人是太常寺的祭酒,这人是圣上安排的,因要代圣上行慈悲川祭祀,聊表圣心,他是不看孟子世脸色行事的。御史中丞衙署的舍人有两个,绣衣御史乃是御史大夫门下的官吏,这就是带来的衙门里两个真正办事的,一路安排都是他们的职务。

最后那一个,也是孟子世最在意的,便是来自大司徒府一位少史。

这是景司徒亲自吩咐来的,说是年下大司徒府也感圣恩浩荡,遵循旨意,不敢因京师一地繁华而忘离乱之地的苦辛,于是以大司徒府衙署的名义,也捎带上给几个地方衙门的赏赐,因只赏赐衙门各级官吏,无涉于民恩皆由君典,这既没有越过圣上,却恰好的体贴圣意并分担一二,十分的聪明。

伯父特别叮嘱,要他一路上不许跟此人犯浑,务必时常注意他的举动,是否和其余人多说了哪些不该说的话……此时这人就在自己身后两步外,不知听了这段孟苍舒不给自己面子的对话会作何感想。

想到这里,他又多了层恼怒在心头。

而这六位礼官其实都听到了这段对话,不免人人有些腹诽。

他们只知道如今朝野内人尽皆知的这位良慈郡刺史孟苍舒据说和孟氏本家沾亲带故,可今日一见,似乎两家也格外生疏冷漠的,没个热乎话,几人便觉有些古怪,可都手持礼器,也不好多看,只沉默着好奇静听。

孟子世仗着家世跋扈惯了,自今年年初当了这个绣衣御史,更是威风八面,到了哪处,官员不都夹道相迎,可此时孟苍舒不冷不热,来迎接的官吏稀稀疏疏,动作还不整齐,上上下下连客套话都没有,着实让他火大。

他心中不禁埋怨,若是自己哥哥当初没有弃了这个刺史,那姓孟的外家小子哪有这个命捡来两千石的尊贵?今日竟然对本家的人如此无礼!

但孟苍舒是拿公事先办这样的道理压他一头,他也只能忍着怒意,缓缓展开缎绣圣旨,待众人跪迎后宣读。

其实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快过年了,从前造贼乱严重的几个郡日子不好朕知道,今年给大家都准备了一些恩典赏赐,过个好年,大家来年开春继续为建设大雍而奋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