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关于封地治理的若干意见免费阅读 > 第93页(第1页)

第93页(第1页)

杜敦的这番话漂亮得像是景虔派来的人。孟苍舒告诫自己不能对武将有不合适的刻板印象,赶紧再次谢过。

从杜敦的告身来看,他应该是被急召回京的,颇有“临危受命”之感,因他本是在邰郡宛阳县做个县官,虽是小县,却也离京师不远,邰郡又富庶,战乱过后多有修持,与京师一江之隔备受重视,在这样的地方做地方官,一来要有背景,二来前途八成光明。

可杜敦却因施教得当的理由被朝廷召回,做一个品级虽略高,可权柄却少了好多的学官,若非有特殊安排,荀崎何必如此折腾自己人?

或许是荀崎上次受益颇多,已经打定决心要和孟苍舒搞好关系,这次杜敦也受了委派,说话分外敞亮,该说的不该说的一个字不落下,甚至连此次朝廷派遣学官的始末都一五一十告知:

“大人有所不知,荀内史如此急着安插下官并非鲁莽,而是实在看不过去此次学官选择的所作所为。”杜敦为烘托气氛,还重重叹息一声,“本次太学推举了几名颇有声望且有志去到地方做郡学长官的博士,然而这些人鸿胪寺大部分没有选任,反倒是一些和外戚勾连得不清不楚之人,他们全都给塞在去到各郡的人员里。”

“杜郎中。”孟苍舒叫他的新官职叫得殷切亲近,“郎中辛苦了,纵然郡学郎中的职位并不可小觑,然而京畿之地四方一周的父母官前程还是更让人艳羡的,您能割舍荣华前路,为报荀内史恩典,来我这不入流的地方做个学官,真是折煞我了……”

杜敦忙道不敢,可心中却想怪不得兄长对此人赞不绝口,这般待人接物,真是有好多要他参详的地方。他明明最关心的是这次学官一队人马的具体情况,可还是不急不躁先为自己宽心,做事条理和心胸使人敬佩。

“哪里哪里……”杜敦赶紧拱手,“荀内史于我家的恩德难以言书,下官与兄长毕生尽瘁,也不能报偿一二。”

如果没有当年荀太尉垂怜,他们可能如今还在草泽乡野,便是连字都不一定认识一个,哪有阖家满门的富贵?

这也是他放弃原本前程,愿意加入此行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杜敦看来,这也不是个很坏选择。

兄长任职礼官,虽贵重却也掣肘颇多,他在京师附近,能常来常往,可到底是借了荀家的助力,稍有不慎,只怕连累兄长也遭责备。说起来还是因为他寸功未有却能有如此官职的缘故。

良慈郡虽远且穷,百废待兴,但如若他做出一番成绩来,今后再有人拿他兄弟二人是攀附之徒说嘴,他还不能理直气壮当场驳斥?自己走出来的路才是自己的,旁人的助力也只是助力。杜家兄弟都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孟苍舒也明白。

他笑了笑,拉着杜敦对坐,亲切道:“那我就明人不说暗话了。这次来良慈郡的七张告身书,我是看了又看,总觉得哪里诡异,却好似雾里寻路,不甚清明,正苦着没有知情之人为我指点一二,荀内史便送来杜郎中指点迷津,我便在此虚心求教了。”

“岂敢岂敢……不过,此次安排确有不妥,荀内史十分担忧,只觉给良慈郡的安排甚为诡异,下官这一路也有些见闻,今日必定知无不言。”

杜敦按照荀崎的吩咐,将所知来龙去脉一一告知孟苍舒:

“此次学官选任,有几处郡上十分抢手,听说不少人请托,这也是常情,不是我灭咱们自己郡的威风,实在是……”杜敦略带歉意的笑,可还是径直坦言,“像沁源郡和九泽郡,都是富庶地方,早早土断完毕,这两年银米税赋皆让朝廷满意,齐梁王与定平王颇有能力,治理得当,尤其是他们二人母亲尚在天子之侧侍奉,故而二人常有赏赐,舅家也颇为显赫,不少人都想送自己家人过去,人往高处走自古如此……不过良川王殿下……”

杜敦顿住,去看孟苍舒脸色,只见其十分殷勤地倒了杯茶给自己,并无异样神色,又点头示意继续,他才重新开口:“到底良川王殿下无了母族眷顾,又年纪小,承明公主殿下威名在外,良慈郡又多灾多难,大家如何愿意到这里来?可大人的那位旧日恩师,却是自请前来的。”

这点孟苍舒一点也不意外,作为来恶心自己的人,一般都是很主动凑到跟前才能恶心到人。

“这位师尊大人,一路异常傲慢,教人极难亲近。下官自诩为人还算妥帖平和,与人相处多能相谈甚欢,可卢大人却实难相处……”

孟苍舒相信杜敦不是自夸。

“杜郎中一路辛苦了……”

“哪里哪里……”杜敦再拜,又道,“此人倨傲,一路又挑剔,为何会弃太学之尊,来郡上为地方一学官?换句话说……我与兄长为恩人责无旁贷,便是再往西往南的边陲,只要荀内史一声令下,我兄弟也绝不转圜,那么,以此而论,是不是……”

话说一半的技巧可是被杜敦玩明白了。孟苍舒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他没说出来的话便是:那这位自己的师尊想来也是一样,为着旁人一句话,才来到这里。

“我当年与本家的仇怨瞒得过旁人,但荀内史全然知情,如果不是荀老太公垂怜,哪有我今日在此与杜朗中知心若此?”

“大人清楚就好啊……”杜敦松了口气,他这次来提醒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件也不得不说,“还有一事,那就是荀内史命下官告知,此事由太子所起,圣上褒扬有嘉,荀内史虽不敢确凿,却也觉得圣上或许有意让太子全权执掌此事,今后若有巡视四方,还请大人多多准备。”

两件事说完,他也在这屋里耽搁太久了,未免旁人耳聪目明,杜敦便起身告辞,孟苍舒谢过后也知其用意,送至门前,谁料这是杜敦又回过头来,似乎一番挣扎后,还是开了口:“这话本不该下官说,然而与大人交谈仿佛如沐春风,下官钦佩大人,欣之所遇,也当如实告知……咱们这个学官一行,还有一人……总觉得也有些古怪,虽未必是受人指使,但或许有人硬要他来为难大人也并非下官危言耸听,实在是……此人难缠,请大人慎重万分。”

如果说前面是职责,后面这句就纯粹是个人意愿的提示,孟苍舒心生感激,再次谢过。

下一个他要面对的,就是这位仁兄。

王珂一进来,便让人心生不适。

此人出身望族,不过也是旁支,但行坐无端,颇为倨傲,和孟苍舒说话也半分不客气,还套近乎说,他们都是名门的旁支,孟苍舒只是笑笑。

看这位出身不如自己的刺史不够热情,王珂的面容也沉了下来,颇有爱答不理的架势。

然而孟苍舒却不惯着他的毛病,只平静道:“博士曾经做过鸿胪寺的官职,又去到了卫尉司,还曾给司隶校尉打过下手,来我这郡上前,是大司农的僚属,这般告身实在让人费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