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之孤家寡人女主 > 第28页(第1页)

第28页(第1页)

这样的园子要不是面积小了点,比起御花园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了,端妃不由用力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肉里。甄家花了这么大本钱接驾,奉承圣人,甄昭容日后势必更加受宠了,尤其,端妃自个已经差不多是人老珠黄了,甄昭容却正是明媚鲜妍的时候,因为刚刚生育的缘故,身材显得有些丰腴,却更显出一种混着天真和成熟的风采,更加动人起来。没有哪个女人不会嫉妒,身在深宫,能见到的外姓男人也就皇帝一个,端妃在深宫这么多年,虽说不至于将心交给了承庆帝,但是深宫里的女人,能惦记的无非就是皇帝了,端妃也曾经受宠过很长一阵子,如今甄昭容显然成为了她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尤其,人家家里对甄昭容的支持也是一等一的,这就更让端妃郁闷嫉妒起来。

田家不一样,田家根基深厚,家大业大,顾忌的事情也更多,却是不敢太过跟端妃亲近的。田家可以经常给端妃送钱送物,让端妃在宫里过得松快舒服一些,但是,除非端妃有更大的利用价值,比如说,端妃有了皇子,而且这个皇子还有角逐皇位的希望。尤其,田家之前想要支持端妃为后,为此触犯了承庆帝的底线,导致田家受到了不小的打压,承庆帝已经派出了心腹前往东南大营,眼看着就是去夺权的,偏偏田家却什么也不能做。田家哪怕再有能耐,也是不敢跟皇帝对着干的,因此,尽管端妃在得到承庆帝的许诺,可以随驾见见久不见面的父母之后,也给家里捎了信,但是,已经警惕起来的田家却已经不愿意冒险了,他们宁可退一步,也不愿意被承庆帝生出更多的猜忌之心。

田家的做法无疑比较聪明,端妃哪怕被家族劝服了,在理智上知道这样的确是对的,但是在看到甄家的做法,和承庆帝脸上轻松愉悦的神情之后,还是有些嫉妒沮丧起来。

徒景年跟在承庆帝身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真实的江南园林风光,上辈子他旅游的次数也不少,一般就是陪着女儿去,偏偏两人出行多半是旺季,景点里面总是人挤人,他顾着不要跟女儿被人挤散了还来不及,哪有多少心思看风景。如今这么大一个新修的园林在自个面前,不好好看看,也太对不起自己难得出来玩一趟了。

金陵城里面地皮不便宜,因此尽管甄家费了很大力气,不过,毕竟园子建在城里面,但是面积也实在是很难太大了,算一算,也就是一二十亩左右,没多久,御驾便行到了主殿。

徒景年先下了御辇,这才站在一边,伸手作势扶住承庆帝的手下了御辇。一行人在太监宫女的伺候下进了主殿,而跟随而来的妃嫔在得了承庆帝的口谕之后,也在曹安平的安排下,往各自的住处而去。

承庆帝洗漱了一番,又喝了杯茶,听到曹安平禀报说,奉圣夫人正领着甄家人在外面候见呢,当即开口道:“宣奉圣夫人与甄家一干人等入内觐见吧!”

曹安平低头应了下来,亲自走了出去,宣甄家一行人入内觐见。

奉圣夫人这会儿其实才五十岁不到,保养得也很好,这会儿穿着一身极为庄重的诰命服色,头上戴着绣着喜鹊登梅的勒子,手腕上还挂了一串佛珠,这会儿带着一众儿孙进了殿,打头就给承庆帝行了叩拜大礼:“奴婢叩见圣人,圣人万福金安!”

承庆帝连忙叫曹安平去搀扶奉圣夫人,口中道:“嬷嬷不必多礼,曹安平,赐座!”

曹安平带着恭敬的笑将奉圣夫人搀扶起来,一边小太监飞快地端来一个锦墩,就放在御座下首,奉圣夫人谢了座,这才斜签着身子,端正地坐了下来。

甄家的诸人也得了承庆帝的话,一起起了身,他们可没有赐座的荣幸,要知道,甄家是内务府出身,那就是皇家的家奴,若不是出了个奉圣夫人,他们等闲连皇帝的面也看不见,就算有幸面圣,也只有跪着趴着的份。因此这会儿承庆帝说了说免礼平身,便只能垂手站在一边。

承庆帝看着奉圣夫人,叹道:“多年不见嬷嬷,嬷嬷可老多了!”

“回圣人的话,奴婢本就年纪大了,蒙圣人恩典,奴婢如今儿孙满堂,每日里尽有人伺候着,舒心得很,奴婢何曾想过这样的日子,这都是圣人的恩德啊!”说着,奉圣夫人又要叩拜。

承庆帝一个示意,曹安平急忙又扶着奉圣夫人坐下了,承庆帝跟奉圣夫人又一起回忆了一下当年的艰难岁月,说得承庆帝满脸动容,看着奉圣夫人的眼光更加柔软起来,这才说到了徒景年:“嬷嬷,看看朕的太子,你瞧着如何?”

“圣人的儿子,自然都是好的!”奉圣夫人笑呵呵道,“奴婢瞧着,太子殿下跟圣人小时候生得很像呢,听说太子殿下聪明伶俐,这也是圣人的福气啊!”

徒景年总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不过还是谢过了奉圣夫人的夸奖,心里却有些别扭,好在脸上毫无异色。

甄家人对承庆帝那叫一个奉承,口口声声,自己如今这般,什么都是圣人的恩德,自家愿意为圣人肝脑涂地,万死不辞,对徒景年也是众口一词的夸奖,将承庆帝说得眉开眼笑,很是赏赐了甄家众人一番,除了各种御赐的物件之外,又干脆赏了自己的奶兄甄应嘉一个同进士出身的功名,甄应嘉大喜过望,更是连连谢恩不迭。

作者有话要说:

☆、

对甄家的恩赏才刚刚开始,在金陵待了没多久,承庆帝接见了这一任的江宁织造余怀,听其当面述职之后很是嘉勉了一番,并且许了他户部侍郎的位置。余怀紧绷了快两个月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织造这个位置不好做,一般不知道织造这个衙门怎么回事的人,自然觉得织造管得不就是织造锦缎,作为贡品进上去嘛,有什么了不得的,随便弄个八九品的小官也能做好,前朝的织造更是干脆找了几个太监看着的。可是问题是,本朝的织造却不一样,本朝的织造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肩负着情报工作,也就是监察江南的重任。

本朝开国之后,对情报就非常重视,江南一向是鱼米之乡,富贵之所,偏偏离京城还比较远,这边闹出来的事情也尤其多。什么科举舞弊,贪污受贿,卖官鬻爵简直是层出不穷,最让人烦心的还是土地兼并,这是个大问题,因此,织造府还得看土地兼并的问题,遇到谁家的土地超出了一定的限额,就要想办法让人家分家析产了,最主要的,还是得把隐户给炸出来。

江南这边土地肥沃,心眼也灵活,因此,多半日子都过得去,这年头也不搞什么计划生育,只要还能生,那就可劲生,对于普通老百姓家里来说,小时候那就是往锅里面多加一瓢水的事情,等大了,若是家里地不够多的,不管是去做学徒学手艺,还是去学着做点小生意,亦或是卖苦力,总之,一般情况下是饿不死的。但那时一般情况,小农经济之所以容易破产,那就是因为抗风险能力差,遇到什么天灾人祸,那就得倒霉。于是,很多小老百姓为了不交税,直接就带着自己的田产,投奔当地的大族,最主要是家里有功名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