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盛世独宠之天玑全文阅读 > 第9页(第1页)

第9页(第1页)

许是因太过兴奋,这会子连一向知礼的青枝都插话起来。

刚端了两杯茶出来的碧蔓本就是最爱热闹的人,如今听到这话,立马就缠着青枝问。青枝便与她眉飞色舞地说起来,初晴也在一旁附和。

沈天媱和沈天玑见丫头们高兴,也不拘着她们。沈天媱摇着团扇亦是一脸自豪,开口道:“听说此次咱们圣上率领征北军出崤关,占钦州,平永嘉,取辽阳,一路势如破竹,直入天辰国都城,圣上将天辰国主头颅斩下,还活捉了天辰皇室所有人。如今,整个天辰国都已经是咱们大昭的国土了!”

便是描述如此血腥之事,沈天媱也难掩兴奋,倒好像巴不得自己也是征北军其中的一员,好上阵杀敌似的。

连以诗礼著称的沈天媱都如此,遑论其它大昭热血儿女?

“听我兄长说,上次先帝爷御驾亲征讨伐天辰,但却屡攻不破,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薨于崤关。太子殿下榻前受命,十六岁就登上帝位君临天下,掌管这偌大江山,如今即位不过八载,此次北征就能拿下这样的显赫战绩,倒真衬得上雄才伟略天下无双八个字。此次北征,不仅一血先帝之仇,更彰显我大昭国威,开疆拓土,威震四邻,如今天辰既溃,那西境夜凌国俯首称臣的日子只怕也不远了。”

大昭王朝四府一十三路,幅员辽阔,广袤无垠,北临天辰,西接夜凌,南毗蛮越,东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天辰既灭,如今周边能排得上号的也就只有夜凌国了,虽然夜凌国的国土也只堪堪与大昭某一路相当。

沈天媱唏嘘感慨,却见沈天玑似乎在出神,唤了她两声,她才反应过来。

“我知道的。”沈天玑眨眨眼,笑着道,“祖父也多次与我说过,咱们这位圣上深思密虑沉稳自抑心术才略举世无双,即位之初就以雷霆手段稳住一干老臣启用新党,不过几年就坐稳了帝位,掌控了整片江山,几年来焚膏继晷励精图治,如今咱们大昭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样的天子,自是万民敬仰的。”

沈天玑之所以出神,是因前世里也有这么一件事。昭武帝御驾亲征,凯旋而归,全国自是一片振奋。只前世这时候她已经嫁入苏家,石女臭名在外,日子过得一日不如一日,对于这件全国的大喜事,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但是对于这位昭武帝,沈天玑却记得,大昭最有名望的睿思殿大学士周衍璧曾与他的学生们说过:武帝当政,大昭必能九州海晏,河图再现。

事实上,大昭在武帝当政之后,的确是日益强盛,威慑四邻。只可惜,前世的沈天玑没有那么长的寿命看到四海归一八方来贺的盛景,如今想来倒真是有些遗憾了。

此生沈天玑本就以不失本心为念,心境不复前世之悲,如今听到这等喜事,自然也是高兴的。

沈天媱想了想,又笑道:“我记得大堂兄就是这次征北军的统领吧?此次出征虽有天子亲自督战,可统领士兵们也都是功不可没,想必这次大堂兄回京,必能封侯拜相,平步青云了!”

这说的是沈府长房嫡长子沈天瑾。沈家一脉向来从文,这沈天瑾却特立独行做了武官,是此次征北军的统领之一。

闻言,沈天玑也是一笑:“大哥哥本就是有才能的。只如今都是二十好几的人了,这回回来啊,最要紧的不是封侯拜相,反倒是先给咱们找个大嫂子呢!”

说着,两人都咯咯笑起来。

☆、清萏远归相聚欢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第一更~~

敬国公醒来后听闻征北将军大胜而归的消息时,果然眉开眼笑欣喜若狂。当日夜里沈家上下阖府欢宴,共庆凯旋。暂且不提。

征北大军归京,想来此时的京城是极热闹的,沈天玑犹记得,前世这会儿苏府的少爷小姐们都争抢着赶去城门迎接大军得胜归来,一时可谓盛况空前。

只是对于与京城有千里之遥的姑苏来说,或许即将到来的三年一度的秋闱来得更有吸引力些。

大昭建朝以来历来重视吏治科举,三年一次的秋闱被奉为民间盛典。昭武之后,恩科只开过一次,故而今年的科举,不知有多少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盼着十年寒窗后能一朝金榜题名,从此白衣卿相平步青云。随着秋闱之日渐近,姑苏府作为江南诸路的秋闱试点,大街小巷的行人都明显变多,熙来攘往里许多都是衣冠素雅举止从容的文人举子们。

盛夏将尽,姑苏满城莲花香。这天,姑苏知府谢和淳一大早接到朝廷发来的檄文公告,半刻也没耽误,当即命人张贴于各要塞城门,公示于众人。姑苏城中的众应试举子们也因公告里的消息一下子炸开了。街头巷尾,人人议论。

原来是朝廷念江南诸路自古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之地,特委派了名满天下的睿思殿大学士周衍璧为主考官,翰林院院士纳兰崇为副考官,主持今年姑苏府的秋闱。

沈府院内,本因错过京中热闹而正当郁郁的碧蔓听到这个消息,瞬间又兴奋起来,在沈天玑旁劝了许久,巴巴地想要沈天玑带她们去丰宁楼转转。

丰宁楼是姑苏街头最有名的茶楼,自来就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当中总有不少人高天阔论,针砭时弊,有些见解倒也颇有道理。

沈天玑正在挑拣可入茶的栀子花瓣,纤纤素手削葱一般,倒比那栀子花还来得稚嫩白皙些。

这些花瓣必须经过清洗、晾晒之后才能久藏,如今多攒些,待到大雪冬日也不至短缺。

“你这丫头啊,自己想去瞧热闹,偏生拉着我做挡箭牌,若是李妈妈问起来,也是姑娘我抵在前头,怎么也责怪不到你头上。你倒是打的好主意!”沈天玑嗔了碧蔓一眼,唇角却是勾着的。

“姑娘,这会子丰宁楼里定然全是风流雅士,您真不想去瞧瞧么?或许丰宁楼中就有举子谈论着给那位主考大人投拜帖呢!”碧蔓一脸笑,“您也知道的,周大学士当年可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不知迷死多少京城闺秀……”

一旁给沈天玑打下手的青枝扑哧一声笑,“当年?那可是二三十年前了吧?如今却不知是个什么老头子了。你心里想什么我还能不知道?你是自己想去看那副主考纳兰崇吧?又何必弯弯绕绕地说什么周主考年轻时如何?”她又笑着转向沈天玑,道,“姑娘,奴婢可是记得清楚,当初在京里,咱们在街上远远见过那位纳兰世子,碧蔓可是看呆了好久呢!”

纳兰崇是当今安亲王府的世子,安亲王爷又是当今皇上的嫡亲叔叔,这样的身份自然是极显赫的。去年这位世子又以皇亲之身破例拔擢为翰林学士,要知道,昭华朝官吏制度严苛,朝中参政者、三省六部主事者多出自翰林院。为避免皇权分立,自古皇亲国戚者都不允入翰林。纳兰崇能凭借自身才华得此重用,的确令人侧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