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之帝图 > 第80章 火烧汉营(第1页)

第80章 火烧汉营(第1页)

就在雄阔海悲伤之际裴元庆竟站了起来。

原来裴元庆明白想在这么短时间内拿下都阳关根本不可能,他冲上云梯只是为了鼓舞士气,所以他只是在云梯下端徘徊。

裴元庆击飞滚木是为了鼓舞士气,又不愿意在宇文成都面弱了威风。而当礌石砸向裴元庆时,裴元庆并没有逞一时之气,而是选择躲避。

当礌石飞到裴元庆身旁时,裴元庆想趁这个机会下云梯,所以裴元庆便故意撞到礌石之上。

因为是礌石飞到裴元庆身旁时裴元庆自己撞上去的,裴元庆离地面又近,而且裴元庆预测好了地点他会落在了一个没有滚木和礌石的人堆里。

一切皆如裴元庆所想的一般无二,所以裴元庆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并没有性命之忧。

雄阔海见裴元庆没事先是一惊,后由惊转喜。

雄阔海道:“元庆,汝没事吧?”

“吒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并无性命之忧。”裴元庆摇了摇头。

雄阔海道:“元庆,汝还是去找军医看一下吧。”

裴元庆点了点头。

都阳关可不是城池而是连接豫州和徐州的一座大关,所以想要撞开城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想要从外面拿下都阳关自然只能登上城墙从里面打开城门让大军进入。

等到黄巾军的滚木礌消耗殆尽之时。

朱儁喊道:“第一个登上城墙者官升一级,赏3ooo钱!第一个打开城门者官升三级,赏5ooo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汉军听闻朱儁所言都拼命向城墙上冲。

宇文泰喊道:“顶住!援军就快到了!”

因为黄巾军的顽强抵抗,汉军一直无法冲到城墙上。可黄巾军的箭矢也消耗殆尽了,而且此时黄巾军的士气十分低下,身体也十分疲惫。

汉军有七万大军,一批士兵阵亡后并一批士兵又补上。而黄巾军只有四万老弱残兵,若非宇文泰指挥得当,都阳关又城高墙厚,都阳关早就被汉军攻下了,哪里能支撑到傍晚?

傍晚天已经暗了下来,天黑对攻城十分不利。

朱儁道:“鸣金收……”

“父亲!不好了!”朱元璋大惊失色喊道。

朱儁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生了何事?”

朱元璋听见朱儁但面上还是慌张之色。

朱元璋道:“父亲!不好了!我们中计了!”

朱儁道:“中了何计?”

朱元璋指向汉军大营方向道:“父亲请看。”

朱儁指向汉军大营,见汉军大营此时一片亮光,大营上还飘着滚滚浓烟。

不是着火又是什么?而且火势臣大,那么大的火势自然不会是意外造成的,因为意外造成的火如果那么大很快便会汉军被现,自然会被汉军扑灭。而现在火不但没有要被扑灭的迹象,而且还越来越大了。

原来郭嘉让一批亲兵假装投敌,偷偷打开城门去投靠汉军,等汉军攻城之时放火。

“围城无阙”乃兵家大忌,故围城必阙。

面对“投靠”的黄巾军,汉军自然收下了。因为如果不收就堵住了黄巾军的投降之路,也就是说如果黄巾军输了便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不是堵住了黄巾军的投降之路,而堵住了黄巾军的生路。这样会使黄巾军拼死抵抗。

朱儁道:“鸣金收兵,快些回到大营之中。”

朱元璋道:“不应该缓慢回营吗?这样关上的黄巾贼便会摸不清虚实,不会加以阻拦。”

朱儁摇了摇头道:“我们现在回去怕来是来不及了,与其回去不如……”

―――――――――――――――

“围城必阙”的意思是把敌人包围住的时候要留一个缺口。

“围城必阙”也叫“围师必阙”。

“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

“围师必阙”是一种心理战术,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处可跑,眼看没活路,必定会拼死抵抗。要让对方绝望,必先给他希望,此所谓围师必缺。

相关的典故很多,比如: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