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之帝图 > 第97章 明君(第1页)

第97章 明君(第1页)

孙策暗道:“统率、武力、智力、魁力都有了增加,可惜政治没有什么增加,不过政治暂时用处不大,等以后多加练习了就是了。”

孙策的想法是错误的,孙策认为现在政治没有什么帮助,所以想等以后在练习。

实则不然,一个圣明的君主“统率”和“武力”可以不用在意,但是君主的“智力”和“政治”必须要高。“智力”可让君主看清局势,明白该重用何人,用何人的计策。而“政治”能使君主所治理的地方老百姓安居乐业,减少当地贼寇,这样能使人口增加(古代人口很少,尤其是战乱荒年之时),这样可以给君主带来更多的税收和更多的士兵。

刘邦曾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是一个好的君主,可是刘邦的“智力”和“政治”不是也不高吗?

刘邦只是谋划上不如张良而已,刘邦的智力可不比张良低,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取得天下便是刘邦的智力比项羽高,虽然这其中也有“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的功劳,但主要还是因为刘邦智力高懂得如何去运用“汉初三杰”。

一柄宝剑在绝世猛将手中它的锋芒足可使天下人胆寒,而一柄宝剑在儿童手中不但不会对儿童有太大帮助,如果不小心还会伤了儿童。

刘邦不如项羽,可刘邦却打败了项羽,因为刘邦很好的运用了手中“宝剑”,而项羽不用手中“宝剑”与刘邦相争(项羽中了陈平的计划怀疑范增与汉有私情,渐渐夺去范增权柄,使范增大怒回乡为民),结果自然是项羽被刘邦打败。

相比之下杨广在“看人”与“用人”二方面上则要比刘邦差上不少。

李渊是一柄利剑,而李世民更是一柄世宝剑。隋朝是李渊父子推翻的,而李渊父子曾经是杨广手下,可是如果杨广能够看岀李渊父子是两柄宝剑,便不会被“宝剑噬主”,被李渊父子夺了江山。如果杨广能够很好运用李渊父子则会平定天下、开疆拓土。

而在政治上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秦朝“严刑峻罚”的做法,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这么看来刘邦的“智力”和“政治”足以使其成为一个圣明的君主。

而孙策此时进入了一个误区,孙策认为一个圣明的君主五维都需要高。也不知道孙策何时才能够醒悟过来?

―――――――――――――――

孙坚营帐之中,孙坚、孙策、刘伯温、孙膑、王猛、司马徽、周瑜、庞统、冉闵、关羽、许褚、宋江、穆羽等人都聚集在营帐之中。

许褚道:“不知将军召集众人前来所为何事?”

许褚道:“不知将军召集众人前来所为何事?”

孙坚道:“我们要夺取扬州了。”

程普道:“主公,不知我们要如何夺取扬州?”

孙坚道:“扬州有两股势力,一股势力是扬州刺史陈温,一股势力是贼寇严白虎。吾已写信于严白虎说愿与其瓜分扬州,我们会派兵假扮山贼攻打嘉兴,等到陈温派兵支援嘉兴时,那时秣陵定然兵力空虚,让严白虎趁机拿下秣陵。严白虎出兵攻打秣陵之时会稽守军定然也会空虚,我们趁机派一支军队拿下会稽,拿下会稽后再去剿灭严白虎。”

刘基惊叹道:“真乃妙计也!好一个借刀杀人!好一个声东击西!不知此计是哪位高人所想?”

孙坚道:“伯温,此计乃吾父所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