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明季南略白话文 > 第84章 宜城张烈妇詈贼刘大巩守滁州(第1页)

第84章 宜城张烈妇詈贼刘大巩守滁州(第1页)

宜城张烈妇詈贼

烈妇何氏,湖广宜城人。她从小就聪明而且身材高大,成年后嫁给了一个名叫张联奎的读书人。张联奎家境贫寒,何氏不论早晚辛勤劳作,不畏严寒酷暑。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盗贼逼近宜城,张联奎带着妻子和儿子顺童进城避难。中间张联奎因为要回去照顾父亲,就返了回去,留下何氏和儿子艰难前行。当他们快要到达城门时,盗贼越来越近,男男女女四散奔逃,如同蚁群一般。何氏坐在轿子中,心想无论是向前冲还是留在原地,都难逃一死,她宁愿面对刀剑牺牲,忍受短暂的痛苦,以保全自己的名节流传千古,此时自己的孩子也顾不上了。当时张顺童只有七岁,但他非常孝顺,紧紧跟在母亲的轿子前不愿离去。贼寇骑兵蜂拥而至,张顺童一直哀呼着母亲。贼寇因为何氏的美貌而起了歹意,抓住顺童夺走了何氏,何氏伸长脖子要求贼寇杀了她,同时高声骂贼,盗贼无法使她屈服,于是杀害了她。张顺童毫无恐惧之色,趴在地上抱着母亲的尸体,哀嚎声震动天际,即使在被杀之前仍然骂着盗贼,双手紧抓着母亲的衣裳不愿松开。那一天,天色昏暗,阴风怒号,见到这一幕的人都感到悲痛,巡抚、巡按等地方官员为他们请求朝廷的抚恤。

刘大巩守滁州

崇祯丙子(公元1636年)正月,贼军连绵数十里的营地包围了滁州城。当时的太仆寺卿李觉斯和知州刘大巩带领士兵和民众坚守城池。贼军使用云梯和冲车,挖掘地道并填平护城河,从多个方向同时攻击城池。城内的守军用火炮还击,夺取并焚烧了贼军的云梯,造成贼军大量死亡,贼军因此暂时退却。贼军撤退后,掳走并侮辱了村落数百名妇女,并将所有人的头颅全部割下,环绕着城墙排列展示,将头颅倒置插入地下,露出头颅下部伤口对着城内,以此恐吓和震慑百姓。城头上开始施放火炮,但是火炮都崩裂或者哑火,城内守军惶恐不安,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有人下令收集数百个民间妇女使用的便盆,挂在城墙外面,希望能借助某种巫术或迷信方式压制敌军的势头。大炮重新点燃后,对贼军造成了重大打击,这让贼军更加愤怒,进而加大了攻城力度。此时,总理卢象升的部队驻扎在凤阳,各路兵马已经集结完毕,刘大巩急忙出了求援信函。

初八甲寅日,卢象升集合各路兵马在滁州会师,并在城东五里桥与敌军展开了激战,贼军大败溃逃。卢象升指挥军队追击,一路追赶敌军达五十里,战场上的尸体堆积如山。漕运巡抚朱大典派遣将领截击敌军,斩杀了六百多名敌军。敌军向西逃窜,直逼凤阳的皇陵。朱大典与总兵杨御藩在皇陵周围布阵,敌军不敢正面攻击,渡河奔向怀远县。十七日癸亥,贼军攻陷了怀远县。朱大典的部队赶到时,贼军已焚烧民居向北逃窜。十九日乙丑,贼军攻陷了灵璧县,并逼近泗州。二十一日戊辰,贼军攻陷了萧县。滁阳战败逃跑的贼军,被副将祖大乐在永城两次打败,并被斩杀了领混天王,贼军精锐大部分被消灭。二月初四日己卯,贼军攻陷了太湖县。十一日丙戌,贼军又攻陷了潜山县。

附记:贼寇头目混天王听说滁州地区富裕充足,且地形平坦开阔,适宜隐藏兵力,因此率军前往滁州,在那里遇到了孙姓游击将军的军队。孙游击虽然斩杀了名叫开山虎和混世王的悍匪,但在后续交战中,孙游记被鞭杀而失败。当时卢象升的援军还未到达,一名守城将领出战,却被贼寇包围杀害,滁州城内的居民极为恐惧,纷纷关闭城门,不敢外出。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派遣王守备率军前往救援(这一记载来源于野史)。

先前提到朱大典未能成功拦截贼寇使其逃脱,此处又提到了派遣将领截击贼寇。原因可能是未能取得大的胜利吧。

这一年,流寇的势力越嚣张,从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河南一直蔓延至长江以北,各地纷纷上报贼情。当时掌权的官员们虽尽力清剿,但未能取胜,于是暗中考虑采用招抚的办法。因此,在五月,朝廷布了大赦令,要求山西、陕西等地对被迫加入贼寇的群众实行安抚和妥善安置,以防他们反复无常。若有违背此令者,将严加惩处,因为贼寇的老巢主要在陕西、河北等地。然而,这仅仅是无奈之举,很难说是决胜的办法(书写于六月十四日)。

十月,朝廷下令开采平阳、凤翔等地的矿产以充实国库。以往即使是在俞大猷那时(当时倭寇在东南沿海横行),也未曾听说过通过开采矿产来满足国用的做法。至于搜刮物资、助马等事宜,无非是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小人逢迎君主的意愿,完全不顾这样做会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灾难。这不禁让人想到,崇祯皇帝身边的温体仁,是否就像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那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