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元秀公主男主角是哪个 > 第2页(第1页)

第2页(第1页)

只是元秀说到做到,根本不理会两个宫女的劝说,还是采蓝沉得住气:“阿家且慢,听奴婢一言!”

“有什么话快说,仪驾呢?叫外面的人去传!”元秀站住脚步,冷冷瞥她一眼。

采蓝低声道:“阿家究竟是看重五郎圣誉些,还是更想借机收拾赵丽妃?”

“赵氏是什么东西!怎能与五哥相比?”元秀讥诮一笑,“你到底想说什么?”

“阿家若为圣誉着想,万春殿万万去不得!”采蓝飞快的说道,“五郎夜宿万春殿虽然失节,但如今六宫想必还没多少人知道,五郎身边的鱼烃自会劝说五郎趁早离开,此事便可悄然揭过,不惹非议!若阿家鸾车前去,恰好遇见五郎,或者未曾遇见,也将引人猜测阿家所去为何,岂不是反而害了五郎?”

采蓝这番话一针见血,元秀顿时一惊,迟疑半晌方道:“……你说的不错。”

“五郎这些日子也是劳顿不堪,昨晚说不定只是过于疲惫,才没有返回甘露殿,阿家若不放心,等今日五郎送了太后梓棺出宫返回后,着人召了鱼烃来问一问便知,鱼烃从前是伺候过文华太后之人,难道还会隐瞒阿家不成?”采蓝松了口气,文华太后,也就是宪宗元后,原本谥顺德,丰淳继位追封生母,改为文华,丰淳如今身边的心腹宦者鱼烃,从前就是文华太后的心腹,对丰淳和元秀自然忠心耿耿。

元秀想想也是,这么一折腾,她倒有了点食欲:“庖下有什么清淡的吃食弄些上来,本宫有些饿了。”

采绿忙道:“奴婢这就去。”

一碗鱼粥才喝了一半,门外却来了不速之客。

“九妹!”

同样麻衣银饰的人看起来比元秀大两三岁,却显得面如桃花,不染而赤,气色极好,这是排行第七的昌阳公主,与元秀的三哥齐王一样为杨太妃所出,原本定在下月下降于户部侍郎崔见成长子崔风物,但如今昭贤崩逝,婚期自当延误,所以还住在凤阳阁中。

元秀看到她来得这么早,有些惊讶,放下调羹起身道:“七姐怎么现在过来?”

“我想你定然是睡不着起得早,果然如此。”昌阳公主走到桌边,看了看采蓝采绿,元秀便示意她们退到门外去:“七姐有什么事这么神秘?”

“神秘?”昌阳脸上却露出一丝厌恶,讥诮道,“丢脸的事,难道还要当着宫人的面说不成?”

元秀心头一跳,差一点就变了脸色,但很快想到,昌阳可没这个胆子当着她的面指责丰淳,丰淳对姊妹们虽然比对兄弟要好一点,但也只有同母的元秀得到他另眼看待,昌阳性格泼辣,却不是不会看眼色之人,于是沉住气问:“七姐先别生气,好好的说,究竟是什么事?怎么就丢脸了?”

“还不是咱们的大姐?”昌阳冷笑着道,“堂堂平津长公主,都已经嫁过两次的人了,公主府里面首如云关不着你我的事,可如今太后梓棺还停在太极殿上,却这般忍耐不得,五郎怜她守灵辛苦,所以特许她这段时间出入宫门不禁,谁想到她竟夹带了男子入宫,在四海池假山后……”昌阳虽然泼辣,但终究还没出阁,说到这里脸上一红,一带而过,忿忿道,“……被母妃身边人恰好路过发现,这事母妃也不好意思去告诉五郎,只好三更半夜的把我叫过去,让我趁早来找你想个办法。”

元秀公主

正文皇后王氏

[更新时间]2012-03-0113:58:27[字数]2564

元秀脸色好一阵阴晴不定,足足半晌才回了神,昌阳公主不知道赵丽妃之事,以为她纯粹是被平津长公主所气,毕竟昌阳公主的生母杨太妃还在世,昭贤太后又没养过她,痛不关己身,所以她即使丧中依旧气色不错。

但元秀三岁失了生母,却是昭贤太后亲手抚养长大的,十二年的养育之情,怎么说也比亲生的差不到哪儿去了,元秀一向好强,怎么能够容忍平津长公主如此不敬她的养母?

“你先不忙着动气,先想一想这事可怎么办?”昌阳公主性子急,等了片刻见她只是不语便催促道,“今日太后梓棺离宫送入靖陵,百官都要到太极殿上最后拜别的,若在这时候走漏风声惹得满朝皆知,咱们李家的颜面可都让大姐给丢尽了!”

元秀沉着脸问:“知道这件事的人太妃可有看起来?”

“自然,总共是一个嬷嬷带着两个小宫女,那嬷嬷是母妃身边老人,发现后叮嘱那两个人不许吭声,回去后让母妃挥退众人才禀告上去的,如今三个人都被看在了母妃后殿里,据那嬷嬷说,大姐虽然自以为挑了四海池边一个僻静角落里,无人发觉,但却不知道,她嫁出去这几年,宫里一些建筑改了地方,所以那座假山其实在一条近路旁,那嬷嬷担心大姐会被其他人遇见,不知轻重的嚷出去,所以在暗处用力咳嗽了几声,把他们惊走了才去禀告母妃的。”昌阳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抱怨起平津,“若不是遇见的人里有个知事的嬷嬷,单那两个小宫女,天知道这会已经多少人知道了!”

梦唐之制,先帝崩殂,太子升座,其母自是为太后,其余诸妃,无子女者皆发往长安城外皇家寺观修行,以为先帝祷祝,有子女者则由子女接出扶养。杨太妃本应随其子齐王往齐地,但因她染有痼疾,当初昭贤便特许她留在帝都,以便太医院问诊看拂,加上丰淳现在妃嫔不多,因此杨太妃便未迁出太极宫,而是照旧住了安仁殿。

元秀侧头看了眼铜漏,寅末卯初,应该还有时间,她站了起来:“我们一起去见五嫂。”

昌阳公主也是此意,平津长公主是女子,又是后宫范围里的事,虽然丰淳是皇帝,但弟弟过问姐姐这样的事情到底难开口,本就该皇后先来处理。

只不过平津长公主的生母卢氏生前和杨太妃不和,平津因为是宪宗第一个女儿,即使是庶出,出嫁时也被额外加封为长公主,宪宗在世时,在公主中宠爱仅次于元秀,两次嫁的驸马也不是寻常人家,杨太妃既盼着能够借此事叫她吃个苦头,又担心平津的舅舅们与夫家联手来给齐王与昌阳使绊子,尤其不要被平津以卢妃和自己的恩怨反咬一口,所以叮嘱女儿借同住凤阳阁之利,把丰淳帝最疼爱的胞妹元秀拖上。

元秀猜出她的意图,但念在杨太妃知趣,没有一味想着给平津难看,不惜将事情闹大的份上,她也不介意顺势为之。

何况,此事平津做的实在过分了。

立政殿上王氏刚刚用帕子沾了沾嘴角,示意宫女把早膳撤下,就听到外面禀告昌阳、元秀两位公主联袂前来,不由一怔,她还不知道平津公主的事,却和元秀一样,以为两个小姑子是为了昨夜丰淳帝宿在万春殿的事而来,嘴角划过一丝苦涩的笑。

从丰淳还是太子时她就管不住赵氏了,又何况这次呢?

但丈夫已经不可靠了,小姑子更加不能得罪,尤其是元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