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提魂使者 大神 > 第71頁(第1页)

第71頁(第1页)

那位繡婆是個面相嚴肅的女人,在楊家教了半年的課。繡婆的眼睛花了,再全不了針上的精細,所以才開始做這教姑娘刺繡的生意。每日早飯後,她侄兒趕著驢車送她過來,一直到日近昏黃,再來接她回家。

楊青青一開始很有些怕她,那樣一張臉,冷冰冰的,但凡楊青青出神了、針走錯了,她就拿手裡的針頭在楊青青手臂上一戳。力道不大,又隔了幾層衣裳,其實並不厲害,但楊青青那時小小年紀,皮肉鮮嫩,針扎的疼痛還是每每叫她能從椅子上跳起來。

她跟母親哭過這回事,可母親說,這是下半城裡最好的繡婆了,嚴師才能出高徒,不過針扎一下,有什麼打緊?

楊青青只好噙著淚回去。

後來有一天,早起就陰雲密布,繡婆還是按時來了。她隨身的布包里總帶著一把傘,因此也不擔心落雨了回不去。可那天,暴雨從午後開始落,天早早黑成了墨。一直到楊家宵夜時分,雨沒停,繡婆的侄子也沒有來。

楊青青的娘只好叫上繡婆一起吃飯,嫂子在桌上笑嘻嘻地說,原是不管晚飯的,今日天氣糟得很,也是沒有法子。

繡婆臉上還是冷冰冰的,眼也不抬地接了一句:「勞東家管這一頓,今日的工錢便不算罷。」

楊青青有些坐立不安,一頓家常便飯罷了,又不是席面,如何抵得一天的工錢?更何況,繡婆就捧著一碗稀飯,很偶爾才動筷子夾面前的一盤豆芽菜,委實沒有吃多少。

楊青青看著桌上一家人,她家算不得高門大戶,繡婆年紀也不小,父親和哥哥都沒有迴避,卻從頭到尾一言不發,只管吃飯。娘和嫂子得了繡婆的話,倒是心滿意足的樣子。

又想起方才在房裡上課時就聽到繡婆的肚子響過。她每天是帶著乾糧來上課的,中午楊家人自去吃飯,繡婆就留在屋裡,啃一個冷饅頭,或者一塊烙餅。

這還是楊青青有一回吃得快了,早回了房才瞧見的。她還是怕繡婆,但看著那冷饅頭就覺得不好吃,便每天快到午飯時分,就叫廚房的媽媽煮一壺熱水來添茶。

屋裡有熱茶,總比干嚼著冷饅頭強些。她還想著,若是繡婆吃得好一點,興許就不會冷冰冰的,也不會拿針戳她了。

今日中午繡婆大約也只就著熱茶吃了那麼點東西,一定早就餓了。楊青青不敢跟母親和嫂嫂開口說錢財的事,不知怎的心一橫,伸長胳膊夾了母親面前的一盤迴鍋肉。那是用鹹菜炒的,裡頭不是全肉,還有拿紅薯粉揉了、切成片狀的粉塊塊,但因著有肉油浸潤,滋味很好,是一般小戶人家做肉時常見的配菜,又好吃,又能撐分量。

楊青青沒敢夾真肉,只敢挑裡頭的紅薯粉塊塊。她把那塊又大又厚、粘著油水和鹹菜的粉塊塊放進繡婆碗裡,便飛縮回手低下頭,不敢再看娘和嫂嫂的神色。

繡婆也沒說話,好在這頓飯很快就吃完了。這天夜裡繡婆也沒能回家,那雨落得像是破了天一樣,別說人要行走,便是驢車馬車,怕也寸步難行。

繡婆睡在了楊青青房裡,兩人蓋上被子,楊青青都快睡著了,才聽著繡婆突然說了一句:「姑娘,你別學得太快,太好。」

楊青青迷迷糊糊地,順嘴就問:「娘說要好好跟你學,有好女紅,才能找個好人家。」

徹底沉入睡夢前,楊青青好似聽到繡婆嘆了口氣。

很久以後,楊青青回想起來,大約就是從那一天開始,繡婆便很少再拿針扎她了。有時她繡著繡著打瞌睡,繡婆也不喊醒她,非要聽見有人往這頭走的腳步聲,才會拿手掌在桌下推一推楊青青的腿。

繡婆教了半年課,顧相城裡時興的花樣子,都一一傳授給楊青青。甚至還有一種從蘇州傳過來的繡法,不知她從哪裡習得,也教給楊青青了。結課那天,繡婆瞧著屋裡屋外都沒人,又跟楊青青說了一遍:「不要繡得太快,你會的也別全叫你娘和嫂嫂知道。」

這話她悄悄跟楊青青說過好幾回,楊青青總鬧不明白是為什麼。可是繡婆性子冷淡,不願話多,這已經是她跟楊青青師徒之間僅有的私房話了。

於是楊青青即便不明白,也還是照做。繡婆走了以後,楊青青本以為不用再上課,日子終於能鬆快些,可沒想到活卻越來越多。先是嫂子把她學成的繡品帶去走親訪友,又是母親去拜壽吃席,總叫她連夜繡些好東西做壽禮。

慢慢的,下半城那些小有餘財的門戶裡頭,便都知道了楊家有位手藝出眾的小繡娘。與上半城不同,下半城的人,就算楊家這樣有點錢的,也不過就是能請個把婆子,能吃上飽飯葷肉而已,家裡的女眷時不時還要跟下人一起煮飯燒水,做些繡活去賣,更不是什麼稀罕事。

楊家人都精明,沒拿著楊青青的繡活去夜市里擺攤,或是送到繡莊上寄賣。他們就走下半城裡那些還算殷實的人家的門路,只做後院女眷的生意。

在後院中有了名聲,比在街頭賣帕子價高得多。

娘和嫂嫂帶回來的生意越來越多,楊青青每日睜開眼就得拿起針,到夜裡,全家的燈油都省著堆到她房中,就為了讓她再繡多一點,繡快一點。

楊青青這才漸漸明白,繡婆為什麼要讓她別繡太快,別繡太好。

可她已經藏了不少,還是擋不住娘和嫂嫂滿面紅光帶回來的單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