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面条西施发家记 > 第81页(第1页)

第81页(第1页)

“是啊,那你这个长姐好好孝顺吧,反正我是已经分出来了,我跟你说,半个店儿的家是你的,生意也是你的,你每天把挣的都送甜井胡同呢,我姐夫不说啥,我也只当不知道,至于这边儿么,我这个向来说一不二,她来了,我好吃好喝好招待,但是银子,我一个铜子儿都不会给的。”关于海氏的问题,常相逢跟自己这个愚孝的姐姐根本无法沟通,“还有一点我要提醒你,这个浆面条方子是我的,如果再从你那儿流出去,”常相逢冲着常巧姑微微一笑,“我是什么脾气姐姐你应该也很清楚,咱们俩儿可是一奶同胞。”

“怎么会?这点儿分寸我还没有么?我就是觉得咱娘太可怜了,能接济一点儿她的日子就好过一些,你这边儿也是,她要是来了,你别给她脸子看,”常巧姑连忙跟常相逢保证道。

“行了,我知道了,这灶房怪热的,你出去凉快吧,”常相逢的好心情叫这个姐姐给弄的荡然无存。

“我帮你烧火,你一个人儿怎么忙的过来,”常巧姑也知道妹妹生气了,当初自己弄丢了凉粉方子,害的妹妹一个姑娘家跑到巩县求助,现在想想她都愧的慌。

“我听你姐夫说,段天生好像叫人打了,怎么打的他不清楚,反正是叫人抬着送回来的,咱娘只怕这阵子日子不好过,”常巧姑往灶膛里塞着柴禾,忍不住又跟妹妹说甜井胡同的情况。

“叫人打了?太好了,那你可不要给娘钱,最好段天生没钱治病,一命呜呼了才好,这样我就把娘接过来,好好孝顺她,”这可是个好消息,常相逢都想去请那个打了段天生的人吃顿饭致谢了。

“其实有些事你姐没说全,”常相逢终于找了借口把常巧姑打发出去了,耳根还没有清静,窦恒又转了进来。

“还有什么事?”常相逢将锅铲放下,菜也不炒了,专心听还后面还有什么炸弹。

“因为人家说段天生叫打了,我专门去打听了一下,不敢跟你姐说,”窦恒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个家都要靠你。”

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常相逢了然的看着窦恒,心里万分想念自己爸爸跟哥哥,有他们在,什么时候能轮的到她当家作主啊,可现在,窦恒这个一家之主完全把她当做依靠了,“你直说吧,段天生叫打了,我只有痛快的。”

“他前阵子带着你娘去巩县了,好像是要认亲,”窦恒满脸通红,海氏的真实来历窦恒是知道的,而人家海家上次来人直接说海氏是远房亲戚,便是打定主意不再认她了,结果段天生还带了她过去,但凡有点气性,有些孝心的人都不能跟着去。

“自作孽不可活,”常相逢冷冷一笑,“随他们吧,反正段天生受了伤一时半会儿闹腾不了了,最重要的一点,家里的银子还是你要保管好,我姐那人-”

“这不太好吧,”家里老人伤了,自家闺女不拿钱?虽然窦恒也很恨段天生,但是海氏来的时候,常巧姑给海氏银子,他还是同意了。

“有什么不好的?段天生不是我们的亲人,是仇人,你连这个都分不清楚?我跟你说明白了,这个口子你一开,以后他三天两头说病了来要钱呢?那种人,只怕爬也要爬到赌坊去的,”赌徒瘾君子什么的,托网络和电视的福,常相逢见的可真不少。

这倒是,窦恒点点头,“我知道了。”

“你想想,海家是什么样的人家,想整死个人需要直接用打的?既然打了还叫人送回来,肯定是留着他的命的,所以你跟姐姐根本不必担心段天生的死活,倒是他的伤晚一天好,大家能消停一天,”常相逢继续给窦恒做思想工作,常巧姑是个典型的古代妇女,以夫为天是她骨子里的“美德”,只要窦恒不愿意给海氏银子,常巧姑顶多也只能像以前一样,从生活费里省一点儿贴补海氏。

“你说的是,其实现在有了浆面条,我都想着存些钱买地了,毕竟田才是人的根本,那些城里的官老爷不都在乡下有庄子么?”当官的人读书认字,他们做的事在窦恒眼里是绝不会错的。

窦恒要买地常相逢当然赞同了,“是这理,咱们这种小生意一时半会儿赚出一大笔银子也不可能,我觉得你可以随时留意着,就近谁家要是卖地,哪怕是一亩半分呢,买点儿是点儿,种不了粮食咱们种菜种豆子都行。”

“我也是这么想的,都到下半年天冷了,我看看能存些先买上几分不,”虽然在甜井胡同长了十几年,但骨子里还是觉得有地才可靠,现在又得到常相逢的支持,顿时信心大增。

因怕城门下钥几人赶紧吃过晚饭常相逢送他们回家,“明天你们就不要过来了,等初九开张,你们也别来了,又不是什么大生意,”如果常巧姑他们过来,势必耽误东门的生意。

“那怎么行?这样吧,到时候叫柳嫂看着摊儿,我跟你姐夫过来看看,”自己妹妹新店开张,当姐姐的哪儿能不来帮忙,没那个道理。

“姐夫还得卖凉粉呢,我看这天儿也卖不了几天了,不抓紧时间怎么行?”自己跟令狐俨翻了脸,想来他不会没品到连三个月都不叫卖够,可就算是令狐家的生意撑着,但老百姓继续吃的却少了,再这么跑着卖就不划算了。

“嗯,你姐夫闲不住,现在面条擀的都似模似样了,”常巧姑抿嘴一笑,最初窦恒和面不是稀的提不起,就是硬的揉不动,害得她都在后头跟着返工,“等他不必出去卖凉粉儿的时候,家里的面条就叫他包了。”

“那就好,”窦恒真心是个不错的男人,长的满看的过去,顾家,老实,没有坏毛病,跟常巧姑又两情相悦,“你啊,赶快把他教出师了,以后就只管做在家里等他干活就行了。”

☆、六十开张啦

第二天天不亮常相逢便带着锁住起了身,先将豆腐磨好上锅炖了,待徐氏起来帮忙,常相逢就叫锁住回去睡回笼觉去,自己跟徐氏将摊子摆上,开张做生意。

这个时代也不存在“占道经营”这一说,常相逢还是将自己的豆腐锅摆在了门外,门口只摆了两张低桌子,再有客人便直接招呼到院子里去。

头天生意并不像东门外那么好,一是荷花巷从来没有卖小吃的,过来赶集的人也想不到来这里吃饭,二是赶早集的许多都是吃了早饭的,徐氏看着那锅热腾腾的豆腐,有些发愁,“要不咱吆喝吆喝?”

“大娘你放心吧,这头三脚难踢,咱们今天不是试营业吗?连挂鞭都没放,大清早的谁看的着?”常相逢安慰徐氏道,“再说咱们做的也不多,真剩下了中午控控水,咱们炒豆腐吃。”

“你这丫头就不知道愁,”被常相逢这么一劝,徐氏也静下心来,“昨天你不是让我给左邻右舍都送了一遍面条嘛,我听着话音儿,都说味道不错,这热豆腐那边前街已经有了,这浆面条既然只有你知道方子,那我这两天再把龙宫的事儿传传。”徐大娘对常相逢游龙宫的事是深信不疑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