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 第52頁(第1页)

第52頁(第1页)

周衛國是明算科及第,在計算方面很有天賦,他雙手攏進衣袖,開始盤算著,「一隻信鴿的飛行度大約是一個時辰兩百里左右,僰道縣至長安約莫一千九百里,鴿子飛行時間粗略估計在十個時辰……但鴿子畢竟是牲畜,不好控制,而且鴿子日落之後便要歇息,不像人一般可以晝夜勞作。而一天之內僅有六七個時辰有太陽,算上各驛站替換鴿子的時間,飛鴿傳書最快也要兩三日。」

張牧川仰頭看了看天色,輕聲說道,「驛站倒也有夜裡能飛的鴿子,只是度會比白日慢上許多……這樣吧,總共分四路進行,飛鴿傳書也試試,另外再派人乘船順著大江前去夔州,再翻山而行,北上長安,這個方案看上去最慢,但是最為穩妥。第三路則是派人前去益州,讓熟悉路線的不良人每三十里一換,片刻不歇,走蜀道,過劍閣,直入長安。」

周衛國皺了皺眉,「這三路都很尋常,期間變數太多,第四路是什麼?」

張牧川從懷中摸出一個火摺子,輕輕吹了吹,「點狼煙,烽火示警!」

周衛國當即瞪大了眼睛,連連搖頭道,「不行!我只是一個市令,怎敢讓人點燃烽台!此事又不可告知都督,無解!」

張牧川盯著地上那些突厥狼衛的屍體,舔了舔嘴唇道,「不用都督許可也能點燃烽台,此事並非無解……」

高陽眼珠子一轉,頓時明白了張牧川的打算,輕笑兩聲,補充了一句,「而且,我們也不需要將消息傳去長安的三省六部,直接告訴要去九成宮的人即可,這樣又能省下些許時間。」

第三十一章

其時大唐對烽台有著嚴苛的管理制度。各邊鎮每三十里設立一煙墩,每天日落時分,燃煙一炬,接遞至京,以報平安,這又被稱為平安火。

若有警示,則燃煙兩炬,或夜間舉二火,瞧見了煙塵便舉三火,發現賊人行蹤則燒柴籠。烽台內除了壘木弩箭,水瓮乾糧等戰爭生活用品,還有鼓一面,旗一張,用以傳遞簡單消息。

每一個烽台都安排了六個人,五人駐守,觀察敵情,最後一人負責日常文書,符牒傳遞,以及給其他五人定期宣講朝廷的各類政策主張。

貞觀以來,戰事頻繁,聖人若是接連兩天看不見平安火,便睡不著覺,只是可能大多時候是興奮所致。

朝廷為了防止有人胡亂在烽台燃煙,致使聖人乾熬一宿,還在大唐律令中做了規定,烽燧士兵如若沒有及時傳訊,或者點火數量錯誤,傳遞錯誤信息,每人判處三年徒刑。不應該放烽火的時候燃煙,以及在烽燧二里以內放火之人,全都判處徒刑一年。

僰道縣位置獨特,臨近六詔蠻荒,四周山獠也多,故而設有烽台,加之朝廷近來想要加強對於地方的管治,每年都在不斷增烽台數量,幾乎在大江南北形成了一張龐大的烽網。只要有一處發現異常,京都長安很快就能知曉。

烽台燃煙在張牧川所說的四路之中,確實是最為快捷的法子,但這裡有大風險,畢竟此時長安的突厥人還沒謀反,只是有意圖而已。如若烽火示警之後,人家並沒有造反,那麼放火者至少也得蹲一年大牢。

黨仁弘治下粗暴,他要是知道下屬瞞著自己燃放烽火,哪裡會讓你去大牢里蹲著,直接幹掉,省下一筆口糧。

這才是周衛國先前聽了張牧川的話之後瑟瑟的原因。

可眼下似乎也沒其他辦法,不放烽火,必死無疑,燃了狼煙,可能會死,周衛國思來想去,還是準備聽從張牧川的建議。

雖然周衛國此時仍舊一頭霧水,不知道張牧川和高陽方才那番交談是什麼意思,但他很自覺地轉身走進貨棧廂房,換上心腹僕從送來的夜行衣,又特意多揣了幾個火摺子,以防萬一。

可當他從走出貨棧廂房的時候,卻發現張牧川和高陽還是原來那番打扮,且以某種古怪的眼神看著自己,他皺了皺眉,催促道,「你們干愣著做什麼,快去換衣服啊……」

張牧川偏了偏腦袋,「換衣服幹嘛?我這一身還很乾淨,用不著更換。」

周衛國黑著小臉,壓低聲音道,「你糊塗啊……不換衣衫,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你,到時候根本無法脫身,莫要為了偷懶,枉送自己的一生!」

張牧川摳了摳腦門,「我為何要怕別人認出我來,咱又不去做什麼惡事。」

周衛國愣了一下,木然問道,「我們不是要去烽台偷偷燃煙,示警長安嗎?」

「我們確是要去烽台燃煙,但不需要偷偷去。」高陽捂著嘴輕笑兩聲,說道,「大人可曾聽過趕狗入窮巷?」

周衛國歪著腦袋想了想,頓時恍然,「你們是想把僰道縣的突厥人趕去烽台?可這兒的突厥人都被我砍光了啊,你該早些跟我說清楚,也好留下幾個能喘氣的……」說著他轉身看向自己的心腹僕從,埋怨了起來,「阿貴,你也是太心急了,做事總這麼毛躁,怎麼能讓那些府兵把這兒的突厥人都殺乾淨呢!現在整得多尷尬!」

那心腹僕從呆了呆,一臉錯愕。

張牧川呵呵一笑,「無妨,大人不必尷尬,這兒不是逃脫了一個突厥狼衛嗎?咱正好兩件事一起辦,絕不浪費半分力氣!」

周衛國摸著下巴,面色肅然道,「想法確實挺好的,一隻兔子兩種吃法……但那逆賊好不容易逃脫,必然潛藏起來,咱怎麼才能找到他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