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降妖术语 > 第27頁(第1页)

第27頁(第1页)

第21章

福壽堂位於鬧市中心,是座兩層的酒樓,四下開闊,二樓座位的風景極好,整個市集往來的行人盡收眼底。因此也成為京中貴人消遣的選之地。

今日的福壽堂張燈結彩,格外熱鬧,卻不接收外客。只因京城最有名的富商方總萬將在這擺壽宴。

提起方總萬,自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人都知道他極富有,生意遍布全國,幾乎各行各業都有他的買賣。但了解他過往的人卻鳳毛麟角。

好在錢善武就是這鳳毛麟角中的一員,身為捕頭,如果連京城第一富豪的背景都不了解,無疑是一種失職。在結伴赴壽宴的路上,他給白逢春講述了方總萬的發家史。

方總萬不是京城人士,三十歲左右到京城來販貨,最開始做的是木材、漆器生意。後來靠這個發了財,積累了第一筆財富,之後又開始轉做其他生意。

自此他仿佛得到神仙指點一般,做什麼生意都能成功,每一樁買賣都賺了大錢。沒過幾年,就成了京城裡有名號的商人。

接著他聯合其他幾家富商,創立了自己的票號「和聯」,在全國各地設有分號。又聯繫了不少部院裡的官老爺到「和聯」存銀。有了這層半官方的支持,大家自然對「和聯」刮目相看。

沒過多久他又開辦了一項的生意:一些京官長期在清水衙門任職,熬上十幾年,終於有機會外放,到外地做一任知府、學政。可赴任需要錢,官老爺的師爺、隨從都要開支,這些京官往往拿不出。

方總萬敏銳的盯上了這個機會,低息或者免費借錢給官老爺們,保他們風風光光的赴任。借出去的錢過上幾年也許歸還,也許乾脆就不要了。但是方總萬在各省的生意,官老爺們是一定要照顧的。

江南的茶葉、巴蜀的鹽井、中原的瓷器、晉北的瑪瑙,每一樁生意他的商號都有所涉及。背後都是巨大的利益。

憑著這般鑽營,方總萬很快就成了京城裡炙手可熱的紅人。商人做生意要找他,官老爺借錢要找他,甚至工部開辦一些些大工程都要找他通融。

他用賺來的錢在京城買了不少田地房產,開辦了很多酒樓和煙花場所。請碧寥來的憐花院就有他的股份,他也因此得了個「方半城」的外號。

但不少窮苦百姓卻對他恨之入骨,他買地後興建豪宅,讓不少附近的百姓流離失所,所以人們在背後送了他一個「方扒皮」的綽號。

白逢春之前並不了解方總萬的背景,聽了這些,白逢春打定了主意,撿一段喜慶的書趕快說完,看情形早點離席。

方總萬的管家早在門口守候,他泛著油光的臉上堆出滿面的笑容,不停的和到場的來賓點頭示意。

一旦來賓的身份讓他覺的有必要招呼,他會熱情的寒暄上幾句,親自帶客人入場。

他見了白逢春、冬青與錢善武,含蓄的點了點頭,又遙遙的拱了拱手,隨即吩咐手下的僕從引二人入座。

錢善武職責在身,不能久坐,進了酒樓便去四下查看。酒樓一樓坐的是一般客人,有身份的客人都到二樓就座。白逢春因為要為客人說書,也被安排上了二樓。

他和冬青在二樓角落裡坐下,掃視四周。二樓共擺放了十幾張八仙桌,最北側有個臨時搭起的半米高的台子,裝飾的花團錦簇。

最靠近高台的桌子應該就是正席,正中的位置坐了位面色精黃、臉頰削瘦的中年人。看氣色有些灰敗,眼睛下有深黑色的眼袋。這人應該就是這次壽宴的主角方總萬了。

方總萬周圍坐著幾個官員和富商,有幾人白逢春似乎在哪裡見過,卻叫不出名字。

方總萬看起來很疲倦,但為了自己的壽宴強打精神支撐著,陪同桌的客人閒聊。

白逢春又看了看大堂中的其他人,卻發現了張熟悉的面孔。王之問也在席間,身邊圍著幾個文士打扮的人,正在高談闊論。

王之問也恰巧看到了白逢春,忙走過來問候:

「白先生,早聽說今天您也要登台獻藝,我們又有耳福了。」

接著他壓低聲音道:

「上次的事情多謝您,莊明我己經教訓過了,他也保證絕不再犯。」

白逢春拱了拱手:「好說,沒想到王夫子也是方員外的貴客,看來我們真是有緣。」

王之問應該也聽過關於方總萬的非議,顯的有幾分尷尬,解釋道:

「我也是應他人之邀。方員外的一個遠房侄兒在我書院裡讀書,奉叔父t?之命特地邀我一起來,我實在不好回絕,其實這種應酬的場合我是很少來的……」

看來方總萬為了舉辦這次壽宴下足了本錢,力求將京城各界名流一網打盡,盡數請到。這次恐怕不只是祝壽那麼簡單,他是要借著這次機會,要疏通平時不熟悉的關係,結識的人脈。

白逢春暗自感嘆,到了方總萬這個位置,連過生日都是一場關乎生意的算計,實在太累。也難怪他顯的如此憔悴。

王之問指了指正席後面的一張桌子:「喏,那位巫女大人也在,這方員外真夠有面子的。」

白逢春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霍英素和那高個子孔九也在席間。霍英素並未注意到二人,她一直盯著方總萬,似乎在思考什麼。

「想必是方員外為了感謝治病之恩,也藉機邀請她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