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昏君自救系统 > 第94页(第1页)

第94页(第1页)

难道说要白白地送给辽人,壮大辽人才高兴么?

杨广为帝,从不惧怕言官的批评,不过这种无理的说辞只能让杨广开骂,骂的那人死都觉得是一件为难的事儿。

这次,官员们总算是领教了火力全开的官家战斗力几何了,这次之后,言官出现了成批乞老还乡的现象,杨广觉得挺有意思的,不是要罢官回乡么?

没问题,大宋别的没有,就是官员不少,这些年,虽然他已经在极力地精简了,可是冗员的情形并没有彻底地消除,还是有一大部分的人依附于此生活。

能为朝廷省点儿银子,杨广十分乐意地就放行了,言官们还能如何?饶是知道这位就是个软硬不吃的,可是大家还是心存侥幸,这下子被打脸了吧?

罢官的言官们惊悚地发现,他们空出来的缺儿很快地就补上了,而且还都是以年轻官员为主。

皇帝想要年轻化的心思一致都很明显,不过没想到,不是机会的机会,竟然被他给抓住了。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心情就甭提了。

宗泽成为了新一任的宰相,简直就是一步登天,许多人在不忿的同时也是观望,这个宗泽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皇帝这般看重。

不过是“同进士”出身的宗泽虽然政绩卓著,不过很多人还是看不上他,这自然是可以理解的,这位宗泽宗大人出身浙东,是“金华火腿”的祖师爷,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能从宗正少卿的身份直接跃为当朝宰相,实在是官家隆恩。

有什么样的皇帝,自然就有什么样的臣子,便是所谓的主明臣直,宗泽自以为官家将自己放在宰相这个位置上,自然不是让自己享福来的,到任之后,洋洋洒洒的万言书便送了上来。

尽管杨广也知道宗泽是个能为之人,从底层一步步地爬上来的,所闻所见自然比起旁人来是大大的不同,不过还是被他的这份万言书给打动了。

宗泽为宰相,御史中丞赵挺之(李清照的公公)为右相象征着杨广彻底地掌控了朝堂,从继位到现在,总共七年的时间,完全掌控朝堂,杨广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许是经历的多了,他喜欢上了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法,平和地改革也让朝堂上少了许多的波折。

不过可惜的就是,赵挺之并没有能多活跃几年,与两年后逝世,不过赵氏一族自然还是有能支撑家族之人,李清照并不用和赵明诚分离,依旧过着还算幸福的生活。

这些都是小节,杨广不过是听过一耳朵就算了。

宗泽,赵挺之,种师道等人此刻正团聚在官家的御书房,众人面前阅览的便是宗泽的万言书。

显然,想要有所作为,自然是要集思广益的,宗泽的上疏中并不是没有缺陷的。

因着官家前言,众人畅所欲言,争论不休,到了最后,总算是集众人之力,总结出了一份施政大纲。

杨广对于这份东西还是比较满意的,这都是朝臣们的智慧,并不完全靠着自己,这就很好,如若不然,将来自己一旦离开,这大宋可该如何?

皇太子赵恒自然是立于一旁,参与其中,虽然赵恒还很稚嫩,不过皇帝表示,教育太子,还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好的法子呢?

历史上,这位皇太子赵恒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不过是受了父亲的连累罢了,也由不得他。当然,也不能否认这货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

赵恒还年幼,不过在言行上已经有几分官家的风采了,朝臣们简直比自家儿子有出息都高兴,朝廷后继有人,这是最大的喜事。

赵恒自己也知道机会难得,和这些人在一起,特别的专注,也许有很多东西他听不懂,看不明白,不过依仗着自己的记忆笔头,一一登录下来,然后去请教杨广。

历史上的赵佶总共有三十八个儿子,其中活到成年的有二十五人,不过现在么,情形似乎有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