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盛唐国师全文免费阅读 > 第四十二章 梁记小吃(第1页)

第四十二章 梁记小吃(第1页)

阳历8月12日,武德九年七月十五日。

梁翠花就来到了装修好了的新家,这十多天都是借住在别人家里,这回看到新盖的房子自己都不认识了,现在他们家可以住在二楼了,当然也可以住在一楼,两层的加大加宽,而且还改善了厨具,这些厨具可是内销的,别人买不到。

而且根据装修图纸,其实是在二楼,把三家店算是连通了,从服装店到洪宝坤的原先的盐店,现在是股东们开会的地方了,然后就是原馎饦店。

洪宝坤这是祖宅,原本是杂货铺,主要是卖胰子、厕筹、木碗、木盘、竹筐、扫帚、等。

后来去了洛阳,也有店铺,再就是经过战乱,又因为被人说有盐让他买就生了这个事,回到了长安。

总体来说就是都是两层,两层之间有前后露台连接,然后会议室是在原先盐铺上面的二层,盐铺的位置,又给了梁翠花一大部分,一小部分是给洪宝坤出门的走廊。

这样一楼就是大了很多,二楼住人,还有花坛,盆景,蓄水桶,原本每家都有水井,这回额外曾建了一座蓄水桶,而且后面是楼梯和洪宝坤家是共用出口的,很像后世的日本建筑。

这里给房屋和蓄水桶支撑用的是钢筋,而且钢筋外面还用木头包装了一下,看起来就是木柱,这样就是钢筋和木质一起支撑,绝对结实。

馎饦店二楼有作为食材准备和储存的地方,还有切菜,和面等用的操作台,然后还有一个向下运作的小货梯,人力摇动的,将处理好的食材送到一楼,这样就算整整扩大了一倍多。

而且以前这里就是两口子自己开的馎饦店,后来男人没了,梁翠花带着孩子在这里继续干,也挺可怜的,好在勤奋和肯干让这位母亲苦尽甘来了。

辩机还给她安排了一名女帮手,兼拉面师,这是十里八村头一号的女汉子,一直嫁不出去,都三十了,平时只是帮助父母做点事情,赚钱也不多。

张伟学过做拉面,总是做不好,最多就是像那么回事,但是和卖的肯定差距巨大,后来听说要放蓬灰水,就买了,但是比率不知道,上网查也查不到,看视频那都是不全面的肯定有猫腻。

现在成了辩机,更是没力气去做了,寺院的厨师和尚也试过了,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后来辩机觉得还是力气和时间问题,就找力气大的人试试,这女汉子张宁就是,最后做出来了兰州拉面。

认识她,是因为当时张宁的父亲张大山的脚踩中了很硬的竹笋尖,被扎穿了脚,家里没钱,大夫不给看,就送到了大总持寺,辩机直接显示让张大山咬住东西,然后开始用高度酒冲洗伤口,然后看到没有泥土或者竹子纤维,就用烈酒跑过的纱布给缠上了,并给了它们一小瓶烈酒,让他定时的给倒在伤口上,还嘱咐没有了来拿。

就这样,知道这女子力气大了。

如今让她来做拉面绝对没问题。

当时教她的时候,周围就围了不少人,和尚,沙弥,香客们。

当一条一条细细的拉面拉出来的时候都惊讶了。

而拉面里面主要是放了盐,没人看到而已。

而且拉面的汤是从秦琼府上买来的猪肉,熬得,带有鲜味,食客吃不出来有盐。

原本一家没有名字的店,现在有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梁记小吃”。

梁翠花可是感动坏了。

这一大早,刚解除宵禁,不少人就出门看到了这景象,很多人喊着“翠花,重新开张了,来碗馎饦。”

突然有人道“翠花姐,这新开张了,不会又有新吃食了吧。”

梁翠花惊喜道“有,有,还很多呢?我把牌子拿出来你们看。”

有人说道“俺不识字咋办?”

旁边一人说道“找人给你念不就完了。”

梁翠花从店里拿出了一块木牌支棱在地上。

上面写着馎饦、油茶面、豆腐脑、豆浆、油条、这些是之前就有的,下面是肉夹馍、拉面、炸鸡……然后一大堆鸡的零部件,煮串,鸡肉串一钱一串,蔬菜和豆制品一钱五串,鸡杂碎一钱三串。

这煮串就是串串香,可惜辣椒还在玛雅帝国那边,也就是中美洲。

虽然华夏也有很多辣的食材,但是不同的食物,辣的方式和口感完全不同所谓葱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到腚眼心,蒜苔辣到脚后跟,韭菜辣到脖项筋,生姜辣到脑门心。

这是张伟的家乡土话,就是描述的不同的辣,其中生姜的辣往往属于出汗的那种辣并不是很舒服。

但是辣椒的辣才是最上瘾的辣,让人吃了以后还想吃。

可是如今没有,也没法用其他的辣物代替,虽然辩机看到有叫辣椒的,结果是同名不同物,这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一种植物。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三百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从记录看其实这应该就是生姜。

所以此辣椒并非南美洲的辣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