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越1980当学霸 ... > 第111页(第1页)

第111页(第1页)

如果林景兰真的能如愿以偿,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就成功发表一篇,那么不只是在中国,即使放眼整个世界,也是绝对的佼佼者了。

也正因如此,林景兰这次格外没有把握,她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说她基础扎实、眼界上也比别人有些优势,但还不至于狂妄地认为自己比在能源领域潜心研究几十年的教授更厉害。况且学术上,虽然不能说是一代不如一代,但林景兰一直觉得很多老前辈十分值得敬佩,当初他们在万分艰难的条件下,还是做出了很多很伟大的贡献。

甚至林景兰有时候觉得,越是早一些的年代,人们越是能够潜心钻研,心无旁骛。在后面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因为有太多喧杂,实在是太容易分心了。

最起码林景兰不得不承认,她到了八十年代后,因为没有智能手机可以用,效率绝对提升了好几倍!

六月底,考试周结束,大多数同学们都长长地送了一口气,像是被扒掉一层皮一样。林景兰悠然自在地完成考试,又一一地向每门课程的老师说明情况,拜托老师们尽快将她的分数给出来,方便她找学校开具成绩单,寄往德国。

几乎每一名老师,不等林景兰开口,就先对林景兰说道,“你着急要成绩是吧?稍等一下,马上就好。”一边说着一边将林景兰的卷子挑出来,飞快地看完,给出一个极高的成绩,要么是满分,要么象征性地扣上两三分。林景兰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不是由衷地喜欢?甚至这些为林景兰上课的老师,已经没有把林景兰当做需要自己教导的学生了,而是当做一名可以在学术上进行深度讨论的平等的研究者。

“听说你申请的学校都是德国的?决定好去哪一所大学了吗?”老师一边看着林景兰的卷子,一边问道。

林景兰点头,“决定了,不过去的不是大学,而是马普研究所。”

老师一愣,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去哪里?马普研究所……那是哪儿……”老师的声音越来越低,在心里默默咀嚼着马普研究所几个字,突然瞪大眼睛,声调一下子提高,“你是说德国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

林景兰被老师突如其来的高声调吓了一跳,略微迟缓地点头,“是啊。”

老师连着倒吸几口凉气,嘴唇不停地张开又合上,又很多想说的话,但又一句句咽下去。他想惊呼、想大笑,那可是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啊!

他的学生,虽说他也就给林景兰上过几节课,但那也是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将要去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了!

不过老师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清华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份骄傲。虽说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比清华强上太多,是多少清华人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的所在,但老师还是硬生生地压下去了心中的激动,只是拍拍林景兰的肩膀,“好好发展,为清华争口气,为中国人争口气。”

林景兰将老师一系列变化的表情与反应都看在眼里,自然明白老师心中想了些什么,她心中涌起一阵酸涩,郑重地点头,“我会的。”

老师的心思其实林景兰都懂,他压抑着激动不表现出来,是为了表示,“难道清华的学生还进不去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可他那么激动,其实就表明了,到目前为止,清华的学生还真的进不去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

大家心中都清楚,清华还有很远的路需要走。尽管人人都都已经走得很努力。

林景兰是一个意外,是一个奇迹。虽然她成为了第一个敲开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清华人,但显然,会有很长的时间,或许是几年,或许是十几年,才能出现第二个能追随上林景兰脚步的清华学子。

所有的老师都记挂着林景兰的事情,每门考试结束后当天就给出了成绩。等到所有的考试都结束后,林景兰第二天就被学校通知,成绩单已经开好了,让她去取走,寄到德国去。

林景兰申请的方式也算是别具一格,因为她的大学课程压缩在两年时间内修完,因此每个学期的课程都有很多,尤其是这最后一个学期的。林景兰寄出申请的时候,还有很多课程没有修完,因此就没有寄出成绩单,寄出的只有自己的简历和推荐信等。

但事实上,林景兰又哪里需要成绩单来证明自己的优秀?各个大学和研究所,只要看到林景兰那一串长长的发表过的论文,立马瞪大了眼睛。那些论文中绝大部分可都是被sci收录的杂志里的,影响因子还都不低!这些很有影响力的期刊,各个大学和研究所都是有订阅的,将杂志找出来,一篇篇地找到林景兰发表过的论文,阅读完一遍之后,根本没有人犹豫,全都立刻做出了一样的选择——录取林景兰!奖学金全都按照最高标准提供!

当然,林景兰拒绝了其他学校的邀请,选择了最心仪马克思-普朗克研究生。

与此同时,林景兰即将进入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了清华。

即使之前还有学生并不清楚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代表着什么,如今也被普及过了。学校里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人在议论着林景兰的事情,眼中全都是崇拜之色。

几天后,又为热议林景兰添了一把火。林景兰捐款建造的新的能源系实验大楼竣工了,举行挂牌仪式。

林景兰可没有忘记自己捐款的初衷,自然是希望挂牌仪式举办的隆重热闹,让越多人知道越好,为清景专利申请公司树立起一个好的口碑。如今清景专利申请公司的名气已经够大了,至少在北京内是不需要再宣传了,但好的口碑还是要一点点积累的。第一年的盈利就捐款建楼回报清华,绝对为其口碑大有助益。

因此林景兰之前言辞拒绝了学校领导提出的,要将实验楼命名为“景兰能源实验大楼”的提议,坚持命名为“清景能源实验大楼”。校领导以为林景兰心怀清华,坚持要将学校的清字放在自己的景字前面,还很是感动了一番。

林景兰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她主要还是为了和清景专利申请公司同名啊。

林景兰和校领导、系领导站在一起,进行挂牌仪式。出乎意料地,前来观看的学生竟然格外地多,领导们稍有意外,毕竟挂牌仪式对学生而言枯燥乏味。不过很快领导们就想明白了,含笑看了一眼林景兰,这些学生们都是来看林景兰这个校园偶像的。

仪式结束后,领导们被引领着参观实验大楼,林景兰自然而然地充当着讲解者的角色,因为没有人比她更熟悉这栋楼了。

校领导们原本以为只是走走过场,但走进楼里面,却被结结实实地震撼住了。越往里面走,越是震惊。

“刚才那边主要是通用实验室,这边是专用实验室,对环境要求比较高,防震、防电磁干扰的实验会在这边的实验室进行,另外精密、大型的实验装置,也会放置在这边的专用实验室里。”林景兰边走边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