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之宝黛 > 第73页(第1页)

第73页(第1页)

晴雯听了感到十分的诧异,就是平儿听了,也很不解,黛玉叫晴雯先去忙着,便拉了平儿悄悄的说:“告诉你们奶奶,这个月的月例银子快想办法放了吧,若是不够,只管先在我这里拿了去用,我昨儿恍惚听到有人在背后议论了。”

平儿听了,忙点头,小声说:“后儿才到日子呢,每月的十五放月例银子,并不曾晚过,怎么还有人背后议论?”

黛玉笑道:“你奶奶拿着他们的月例银子放出去的事情,只怕有人知道了。”

平儿听了,点点头,给黛玉道了声谢,便告辞出去了。这里黛玉自是备了酒席给晴雯接风。潇湘馆里一片笑语欢声。

--

[第二卷相许:【056】家仆进京]

黛玉自搬进了潇湘馆里,便少了那些无聊的人的骚扰,的确是舒心了不少,每日里只把弘历给她搜罗来的古书翻来细看,王嬷嬷便带着其他丫头们做些针线,黛玉闲时便教晴雯读书识字。

晴雯本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只是性子急了一些,字倒是认识了不少,无奈字却总写不好,便生气撕烂了纸,扔了笔,坐在一边生气。紫鹃便笑道:“你也该拿出点耐性来。你瞧瞧姑娘,每回看书,不都是一看就是一上午,若不是我们提醒,连时间都忘了呢。”

晴雯笑道:“你也不用笑话我,你只拿起笔来,给我写一写你的名字,我就服你。”

紫鹃笑道:“说你呢,别攀扯我。姑娘又没叫我读书识字。”

黛玉在一边看书,被吵得不行,便说:“你们两个每个人抄一遍三字经来,看还有没有时间在这里吵。”

紫鹃听了,忙道:“姑娘,我这手,哪里拿得动笔呢,还是赶紧给你做夏天的衣服去是正经。”

晴雯听了却说:“你针线上不如我,还是我去做吧。”说完也跟着跑了出去,

黛玉看着两人飞快消失的背影,无奈的笑笑,继续看书。

刚看了《二十四史》的一小段,就听老太太屋里的丫头琥珀来了,在外边跟王嬷嬷说:“姑娘做什么呢,前边来了一个奶奶,说是林姑娘家的旧仆,今儿有事进京,特来拜见姑娘呢。”

王嬷嬷听了,便问名字,琥珀说是林水沂的娘子。王嬷嬷听了便绽开笑颜说:“原来是我的大儿媳妇儿到了。”说着便进来给黛玉回禀。

黛玉听了,忙笑道:“是大嫂子来了,叫紫鹃拿了衣服了换,咱们这就过去。”说着换了一套不大常穿的淡紫色茧绸春衫,又往镜子里整理了一下发髻,便拉着王嬷嬷的手,跟着琥珀往贾母房里来。

此时王嬷嬷的大儿媳妇,闺名叫翠儿,因王嬷嬷的三个儿子分别叫林水沂、林水涟、林水涛家里下人都叫她沂大奶奶,因王嬷嬷的三儿子林水涛进京赶考,所以跟着丈夫随了来给黛玉请安顺便看看婆婆,到了京城一切自是妥当的,玉凤银楼的人早就在京城置办了房产,以备南边有人来的时候住,此时正好安排了林水沂一家子十几个男女都住进去了,商量了,便先教水沂媳妇带了一个婆子两个丫头,并两大箱子南边带来的土仪特产等物,进来给黛玉请安。这会儿正在贾母房里坐着说笑。

王夫人等见是黛玉家旧日的奴才来请安,虽然心中瞧不起,怎奈人家带来的东西却是十分厚重的,便看在东西的面上,也在一边陪着说说闲话。

一时黛玉扶着王嬷嬷进来了,先给贾母等人请了安,翠儿便要给黛玉行家礼,黛玉一把拉住说:“家里的众人早就散了,难为嫂子还想着我。”

翠儿听了,心中明白是黛玉本不欲在此张扬,便也不勉强。只福了一福,笑问了姑娘安康;又给婆婆请安。说笑了一阵,贾母只黛玉在此说话不方便,便笑道:“你们好不容易见了面,先去你们姑娘房里说说话,一会儿午饭准备好了,我便带了一同去林丫头那里同用。”

黛玉听了,甚合自己的心意,便答应了,带着众人回了潇湘馆。

一进屋里,翠儿便带着婆子丫头都齐刷刷的给黛玉跪下磕头。黛玉忙拉了起来,又叫雪雁紫鹃扶起了婆子丫头,笑着说:“咱们一家子,哪里用得这么多的虚礼。”

翠儿便笑道:“姑娘,这话要是被我家老爷子知道了,定是不依的,如今老宅里,每日晨昏,都要望着姑娘的位子请安呢。”

黛玉听了,便诧异的说:“这如何使得?”

翠儿便笑着说:“姑娘,这有什么使不得的?姑娘本是家主,虽是女儿家,老爷在世时只当公子教导,一家上下谁不知道?所以咱们见了姑娘,只同见了老爷一样,姑娘在这里住着,不过是这里老太太面上的事情,咱们自己家里的礼可是不敢废的。”

王嬷嬷也在一边说很是这样。

黛玉听了,方垂泪道:“自小我没了娘亲,都是奶娘一手照看到大,虽说是主仆,但却同母女无异,以后嫂子便是我的亲嫂子了。”

翠儿便又安慰,王嬷嬷也拉着黛玉进了西里间,请坐了,婆媳二人在下首陪坐。翠儿又拿出一个卷轴递给黛玉说:“这是公子的画像,我临来前去庄子上给公子请安,再请老管家的示下,老管家便叫带了这个来给姑娘,说千金万金难买一家人康泰,还请姑娘多保重身体,小公子如今身体也很好,读书也用功,姑娘不必惦记。

黛玉听了,忙接过来,展开看时,只见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公子正在窗前读书,其眉眼与自己的父亲无二,嘴巴鼻子清秀的很,有青姨娘生前的样子。黛玉见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喜欢的是自己的弟弟长这么大了,又爱读书,不负父亲半生操劳,伤心的是姐弟二人千里相隔,父亲如今仍没有音信,一家三口不知何时相聚。

王嬷嬷和翠儿自是款款的解劝。直到午饭时,老太太来了,只带了两个丫头,叫几个婆子抬了食盒来,也不用王夫人等人伺候。三人才住了,请王嬷嬷和翠一同坐了用午饭。

翠儿又回了贾母,说家里的三弟进京赶考,我家相公带着家人一同送了来,今儿见到姑娘,自是想请姑娘出去,家里的人都见见,方能了一了心事,不然都来府上给姑娘请安,男女老幼,颇为麻烦。

贾母听了,便笑道:“如今你们也是大户人家了,只跟林丫头当成亲戚走动,既是请她出去散散心,我还有什么话说?”

黛玉听了,也是欣喜异常。用完午饭便要出去。贾母见了,自然不好阻止,只叫过紫鹃雪雁仔细的叮嘱了,又亲看着黛玉打扮了,坐了车出去,方回自己房里来。

因天气转暖,贾府众人都开始歇中觉,贾母略躺了躺,便起来了,一时薛姨妈进来给老太太问安,贾母便跟薛姨妈闲话。

因宝钗已经送进宫里去待选,所以贾母问道:“宝丫头的事情有消息了吗?”

薛姨妈忙道:“前儿刚进去,今儿叫蟠儿去打听了,估计到晚上会有消息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