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季汉刘璋类似 > 第250章 封王非我意(第1页)

第250章 封王非我意(第1页)

兴平二年,九月初。

南郑官寺庭院内的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或是呈现青黄色,或是被秋意浸染的深黄,黄到极致的树叶便掉落在了地上,于庭院中铺垫起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刘璋见着又一片树叶在风中落下,这片树叶随风摇曳着抖了几个圈后终是归于尘土之上,他饶有兴致的捡起了这片落叶,心中感叹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又是一年将尽了。

自来到东汉末年,他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想着安安稳稳度过一生,而后见不惯这浑浊的世道,决定做点事情,洗涤掉这世道的浑浊,还一个太平盛世于天下,让后世不至于出现五胡乱华之事,如果运气好的话,他想着将时代往前推进。

而从兴平元年奋斗到如今的兴平二年,两年过去,刘璋自认做的还算不错,他坐稳了益州牧的位置,将汉中掌控在了手里,招揽了一批文武才俊、谋士良臣,前景称的上是一片光明。

这时兵曹彭羕踏入院内,向着刘璋拱手禀告:“明公,孟达、杨帛、李休等人已在明堂候着了。”

“好。”刘璋点头,今日他要接见一群汉中的二五仔,做招降纳叛的干活。

不多时,谨身站在明堂中间的孟达、杨帛、李休三人,见到了从明堂后面屏风转出的刘璋和彭羕二人。

只是扫了一眼,孟达、杨帛和李休就埋下了头,恭恭敬敬的等着刘璋坐定后,向着刘璋齐身施礼道:“见过明公。”同时黄权、吴懿、甘宁、法正、徐猛、袭肃等分坐两侧席位的一众文武也是跟着施礼。

“坐。”刘璋没有摆什么架子,他也不太喜欢摆架子,只一声吩咐,他令三位汉中的叛徒安座。

随即刘璋打量着三人,并同这三人交谈了一番,对孟达这位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蜀汉二五仔,老贼司马懿起飞的垫脚石,刘璋在一番交谈下,不由惊叹孟达的言谈身姿着实不错,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似有将帅之才、卿相之器,也难怪孟达背叛蜀汉投靠曹魏后,能够拿到魏文帝曹丕的青睐,以一介叛徒的身份坐镇东三郡。

对杨帛这位汉中祭酒,张鲁所亲信的豪族杨氏出身的人物,刘璋的第一印象是憨厚,盖因杨帛肤色黝黑、面色老实的原故,但就是杨帛这么个看起来像是老农一样的人,一见汉中战事不利,就做成背主的事情来,可见人不可貌相。

刘璋猜测前面张鲁听闻到杨帛反叛的消息,估计吃了不小的惊,毕竟杨帛的相貌言谈太具有欺骗性了,杨帛给人全然是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样。

‘人心啊!’刘璋感慨了一句,人心这种东西是最为难猜的,如于禁,追随曹操三十余年,为曹魏外姓第一大将,为人又号毅重,但为关羽所擒后,立马就拜伏请降,把曹操心里堵的来了句:‘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打量完杨帛,刘璋同李休交谈了两句,李休言谈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看李休的身姿也算不得一员猛将,不过中人之才尔。

“休有一言,欲进于明公。”李休面色端正,突然来了一句。

刘璋微笑,摆出一副从谏如流的模样,示意李休憋了什么话可以直接说:“无妨,卿且直言。”

李休隆重的出席,居于殿中向着刘璋拜服而下,口中宣言道:“明公,前者汉中有甘露降,土石中玉器出,此乃大祥之兆也……而张鲁惑之,以为赤气将衰,黄家当兴,欲举号于汉中,建制称号,为汉宁王,而为功曹阎圃所谏,故不得施行。”

“区区一米贼,竟敢妄猜天心人意,实在是不自量力。”彭羕一贯的轻傲,表达了对张鲁的蔑视,同时他扫了刘璋一眼,在他心中能为王者之人,除了刘璋非他人莫属。

甘宁亦是冷哼了一声:“黄巾贼、米贼,这些以鬼道惑人的犬辈,净是想一些美事……天降甘露,土生玉器,这等的祥瑞,岂是张鲁这个米贼能承受的住的。”

李休点头:“甘中郎将和彭兵曹说的是,张鲁以祥瑞属己,实是痴心妄想……但天生祥瑞,也并不是没有缘由,休懂一些占卜之术,曾经卜上了一卦,卦象显示祥瑞归属于汉中之主,可张鲁非有这等的福分,我意这些祥瑞的征兆当是归属于明公。”

李休说到这里,他的容貌不由焕了起来:“明公,天降甘露,土生玉器,皆示意有王者出矣……今明公东平巴郡、南荡叟夷,现下又是驱逐张鲁,还汉中一片清明,非命世之主岂有这样的文武才干。”

“如今宇内大乱,朝廷不振,民心不知所归,正是明公大展宏图之时……还请明公进位汉中王,以顺民意,以俘民望,使天下之民知有所归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