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被招婿了百度 > 第18頁(第1页)

第18頁(第1页)

茶湯里不完全是茶葉的味道,還添加了一些蔥姜。

張棹歌將它當成了沒放鹽的湯來喝。

待她喝下茶湯,崔筠才讓夕嵐遞上一副字帖,說:「阿姊說張副將欲練字,讓我備兩本字帖,這字帖雖不是什麼名家之作,卻也是我崔氏先祖中書法佼佼者所留下的字帖抄本,如若張副將不嫌棄,不妨收下。」

張棹歌:「……」

夭壽了,她當初不過是敷衍竇嬰的,竇嬰怎麼當真了?

她又不考科舉,把字寫那麼好看做什麼?

可以跟竇嬰互通書信?竇嬰又不是不知道她的毛筆字難看,看得懂就好了啊!

而且她們通信的最大障礙是字丑嗎?不,是她不會寫繁體字好伐!

心裡吐槽歸吐槽,她也清楚這字帖的價值。

在知識都被世家大族壟斷的時代,這樣的字帖,哪怕只是抄本,也值不少錢。

萬一她能帶著儲物戒穿越回去,她手裡的字帖都足夠被人供在省博物館了吧?

可她最終還是壓下了貪念,說:「那就多謝了,不過既然它們這麼珍貴,等我練完字我給你還回來。」

張棹歌卻不知,這抄本其實是出自崔筠之手。原字帖早在南北朝時就隨著戰亂遺失了,流傳下來的都是藏本。

藏本珍貴,崔父當初都是糾結了許久才拿出來讓崔筠臨摹練字的。

昭平別業被毀後,這藏本也就落入了崔元峰的手中。

崔筠沒有告訴張棹歌這是她的抄本,是不希望被人知曉後會拿來做文章。

第12章稅事

竇嬰離開後,崔筠花了幾日才重適應舉目無親的生活。

入冬了,忙了一年的農戶可以清閒下來,她這個肩負著三十幾口人生計的主子卻沒法清閒。

炭窯日夜冒著煙,木炭源源不斷地出窯運往各處。

孟家許是在忌憚什麼,又許是暫時沒能找到崔筠的弱點,這些時日一直蟄伏著。

如此一來,鄉里能令里正煩憂的事就只剩賦稅。

朝廷改租庸調為兩稅法已有幾年,但這收稅的工作一直都很難順利開展,年年都有各種亂子。

租庸調簡單來說就是除了收地稅、戶稅外,還得按人丁收稅,比如一家有三個男丁,按規定每人可以領永業田和口分田共計百畝。每年交稅時,除了交這百畝地稅和按戶等劃分的戶稅外,還得再交三個人的人頭稅。

兩稅法則是取消了人頭稅,只按田地資產和戶口來交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